《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

贫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本质上来说,贫穷的含义就是缺乏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说俗一些就是缺钱。

贫穷的问题里隐藏着很多问题,有社会阶级的问题,资源分配不均,信息不对称,还有个人性格和行为习惯等很多方面的问题。

这当然不是一本书就能讲透的,这里我们通过这本书两位作者阿比吉特·班纳吉和埃斯特·迪弗洛走遍全世界很多贫困地区收集到的信息得出的结论,与我们自身和我们国家的情况结合,试图进行一部分的讨论分析。

也许,对于我们自身和我们周围环境的人们,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也许我们不能改变什么,但有些东西,知道总是比不知道会更好。尤其当我们发现即使整个地球人种肤色文化语言各不相同,在贫穷问题上反映出来的特质却不尽相同时,似乎有些问题也值得我们坐下来了解。


《贫穷的本质》这本书里提出了贫穷十大特质

第一,穷人不会攒钱  他们没有战胜时间的能力

第二,贫穷会伤害人的耐心,穷人的耐心不足,做事缺乏韧性

第三,对于穷人来说,他们并不太愿意去正面解决问题,而是想方设法让自己的生活少一些乏味

第四,在选择食物方面,穷人没这么在乎营养和性价比,他们更在乎口味

第五,穷人认同把所有的钱花在重病的治疗上,但不愿意花很少的钱去做预防和保健

第六,很多穷人更喜欢在婚礼或者葬礼上花很多很多的金钱

第七,穷人会质疑教育的意义,不是认为教育不好,他们认为也许把用在教育学习上的时间去工作,也许会更好。(他们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赚钱)

第八, 穷人有时候对欲望,尤其是性,糖,肉,烟酒,和虚荣心方面的欲望缺乏控制力

第九,穷人有时不愿意把钱花在必需品上,反而不拒绝奢侈品 

第十,穷人习惯去拒绝别人对自己的建议和帮助,并且质疑他人和政府的动机。


其实在温饱型社会,穷与富并没有一个严格的分水岭,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一种感觉,感觉穷就是穷,感觉富就是富。

比如一个哥们是千万资产以上,虽没过亿,但感觉已经挺好了,去一趟奥门,嬴了16万,又输了200万,不敢玩了,看人家输个千八百万根本不在乎,回来说咱就是个穷人。

一个退休教师工资5000,当同学们去看她的时候,老太太说我这啥都有啊,什么都不缺。底确老太太想用的吃的真是应有尽有,老太太感觉很富足。

一般情况下,一个家庭的总支出不超过总收入的50%,这就是小康家庭。但是每个人的收入不一样,消费观念水准不一样,感觉也就不一样,月收入两万三万的感觉不够花,收入5000的感觉富富有余,谁能说清楚谁穷谁富?

因此,穷与富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有的只是命运+机会+能力这三要素,如果再加一条,那就是品德,品德决定你的收入是否是正常的,也决定你有能力获得财富,是否也有能力驾驭财富,所以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说,也有富不过三代之词,所以穷富无所谓,富爸爸是爸爸,穷爸爸也是爸爸,好看的是妈妈,丑的也是妈妈,幸福指数和穷与富没有本质上的关联。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厚德才能载物。大富由命,小富由勤,不要向贫穷妥协,只要勤勤恳恳,都达到小康是没有问题的。

那么是不是月收入十万百万的就好了呢?

有一个人曾经说过,当你月入十万的时候,中国银行就是你家,你想咋花就咋花,这本身就是穷人的思维,当真正月收入十万了才发现,要想消费还不够吃一顿饭的,住一宿宾馆的。所以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当你有了很多钱才知道,贫穷也是一种财富。

有一个贪官,上班骑自行车,退休了还去小区当保安,结果在他家收出的现金就点坏了四个点钞机,有人算过,他平均一天检财超过百万,但是他享受啥了呢?他有多少钱也还是个穷人,所以古人云,有钱若不行方便,如入宝山空手还。

我们不是为了每个人都追求富裕,这个社会也不能只是“唯财是命”,不过我们尽可能不要贫穷,发挥自己的优势,克服自己的问题,告别贫穷,就可以走向相对的自由选择。贫穷干涉我们的选择,这是贫穷很可怕的部分。

其实,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好的,贫穷限制了美好,摆脱贫穷是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

你可能感兴趣的:(《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