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易,当惜缘

图片发自App

“我若离去,后会无期”。不知为何,每次想到这句话,心中会莫名的苍凉与酸楚。人的一生,要经历太多的生离死别,那些突如其来的离别,往往将人伤得措手不及。人生何处不相逢,但有些转身,真的就是一生,从此后会无期,永不相见。

是啊,人自出生,似乎就开始了“人际关系”的建立。有天生已定的,如父母、兄妹、亲戚;有后来滋生的,如师生、朋友、同学、同事、邻居……交有深浅,情有浓淡,总归是人与人之间的一份“缘”。

同舟共济,照佛家的说法,都是五百年修来的,那相逢、相识、相交、相契、相知、相亲、相爱呢?

可是,许多最“有缘”的人,却因日日相处,反而忽略了人际间应有的尊重与包容。于是,父母子女之间,产生了代沟;同胞手足间,阅墙相争;夫妻之间,有了怨怼……

也有许多“有缘”的人,在时间的流程里,空间的阻隔中,由浓而淡,终至于无;更有许多“有缘”的人,因为“习惯”了对方的存在与给予,而视为理所当然,直到失落了这一份情缘,才慨叹未曾珍惜,却悔之已晚。“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容若这一句词中,包含了多少百折千回的悔恨与沉痛。

在人我的关系中,我所期望的,是以“善意”为出发点。虽然,善意并不能保证不产生错误,不造成伤害;一件事,在发生的当时,往往我们并不确知它是好是坏;这种表相的好坏,这种表相的好坏,往往只是“因”,而不是“果”。它的果,也许结在数年、十数年、甚至数十年后。但,出于善意而造成的“因”或“果”,即使是错误和伤害,也当是所有错误与伤害中,最可原谅的一种。

而在人我关系中,我所期望的终结一—不论是情皆本身的终结,或基于不可抗拒情况下的终结(譬如死亡),是“彼此无憾”。付出是一种爱;接受,是另一种。如果彼此都全心的付出,全意的接受了,那即使是终结,也应是“缘”的圆满,而不是残缺。

一个信缘的人,会明白,世间的情缘,是该聚的聚,该散的散,缘分尽时,一刻也不会停留。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不如一株草,草尚可经历春荣秋枯,而浅薄的缘,则短如春梦。就如同做了一场梦,梦醒之后,你伫立在凉风的窗前,发觉自己又回到生命的最初,一无所有。只是这样的一无所有,是否还清白?

在茫茫人海中,彼此能够相逢、相识、相交、相契、相亲、相爱,是何等的难能可贵!为什么总要“后知后觉”,等到面对人世无常,等到失落之后,才知道珍惜呢?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生不易,当惜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