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的朋友》读后感

本书的内容大致分两个部分吧。一部分是破除固有认知;一部分是朴素的方法论。

作者对于认知部分的阐述真的就像一个希望自己学生都好的老师,眼巴巴的望着你,苦口婆心的劝说,生怕你觉知晚了 ,没有早日醒悟。

认知层面,我的感受有有以下五方面。

我们可以控制我们的“大脑”,大脑可以被我们当作人生玩具(哈哈,自己一直玩下去,会不会get到一门玄而又玄的技能?)

意识上控制大脑,即要意识到你的大脑不是你的“大脑”,而且要时时刻刻有这种意识。它想做的事情未必是你想做的。《自控力》有详细解释可参考。

心态上控制大脑。我们对现实的观点,只是有我们有限感官在内心屏幕上投射出来的幻影。所以需要搞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和能控制的部分,脚踏实地、活在当下。正如布尼尔祈的祷文: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请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请赐予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也许意识上和心态上两方面的结合就是作者所说的心智。

耐心。我本身缺乏耐心,所以对这点感受蛮深的。对人对事会因为耐心度变的不一样。对待人上面,耐心一点,除了摒除自身的傲慢以外,可以获得更多谦卑和自省的力量。例如当我想对一个人不耐烦说话的时候,可以停下来想想。是我的问题还是对方的问题?会不会是我的表达不够形象清晰?双方的信息会不会不对称?等等。真正有水平的人不仅自己懂,还可以用白痴都能懂的语言把别人讲懂。所以抱着别人听不懂是自己水平低的心态再来检视自己的东西,反刍观点,成为更好的自己。

那对事情的耐心更多地体现我是否安安心心的做当下的事情吧。这就涉及到是否提前准备、是否订立了现实目标、是否每天践行。有耐心与时间做朋友,大抵是消除焦虑、浮躁的最好方法吧。我认为可以积极的消极,以消极为手段,以积极为目的。轻效率重效果的来做事情。

一切的变化都从行动开始。我们一生做的事情,大多都是一个试错的过程。没有与外界的碰撞,就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标准是什么。人生该踩的狗屎一脚都不能少,说好听一点,生命最终会连点成线。

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往往取决于他多大程度上可以脱离对外界的依附。证明自己给别人看是最浪费生命的一种行为。所有傻逼都是自证的。忘记自己的优点,不与他人和他的生活作对比。活好自己,不嘲弄他人,理解并善待他人,尤其很多社会底层残酷环境的人。出身不是他们能选择的。我不能自以为是觉得如果自己生活在他们那种环境下还能靠自己能力过上比较好的生活。可以多看看2011年香港的真人秀节目《穷富翁大作战》会对这一点体会更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多掌控自己能掌控的东西,少向外看,多关注内心。

时间是加速流逝的。从每个人的感受出发,时间并不是匀速的,而是加速流逝的。可怕的是我们在时间上少有得到反馈,往往等有了这个意识的人,青春已逝。我很幸运,现在知道了这一点。不念过往,不畏将来,做好当下自己手里的事情,即是最好。

除了以上认知,本书还介绍了许多方法论。李笑来真的是那种很实在的老师,方法都非常朴实。一度我都只用电子工具了,被他这么一说,才发现确实有些电子工具用着不顺手,他倡导用最简单的工具—纸笔。工具这东西就见仁见智了,适合自己使用的就行。

1.记录时间流水账。重要的是反馈。等于这样有了检视自己时间去向,复盘自己目标、能力的标准。

2.规律的生活。这里并不单指睡觉饮食时间规律。而是把每天要做的事情固定下来,例如锻炼可以安排每天下午四点。看书每天早上七、八点。重点是固定时间,养成意识上的习惯,减少注意力的耗散节省心力去做更少更好的事情。自己早就领悟到这个道理,但迟迟未动,践行起来才是真理。

3.写作。我正在践行。用输出倒逼输入。顺便也是理清思绪的最好方法。

4.提前准备,提前计划。但作计划可以以周为单位开始练习。我们看到别人的从容不迫,都是别人提前很久准备出来的,时间沉淀出来的。

5.相信我,你并不孤单。这句话有魔力。

与时间做朋友,时间会报之以歌。

你可能感兴趣的:(《 时间的朋友》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