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道有一次去南方某高校演讲,在问答环节,有个学生举手说到:“梁老师,我不是来问问题的,我是要你看清楚我这张脸,你要记住我的名字。”
梁文道不解,笑着问:“这是为什么啊?”
学生回答说:“这是因为你会发现有一天,我的名字,我的脸孔,会出现在杂志上,我会成为中国五百强企业排前几名企业的领军人,我会成为世界上最大公司的老板,或者CEO。”
梁文道虽然脾气很好,但是在那一刻,他很尴尬,也很疑惑地问道:“您能不能告诉我,您将来要干的那个企业,那个生意,是干什么的呢?”
学生愣住了,很久之后才吐出一句:“这我没想过”。
这件事让梁文道印象深刻,记了很久,在《一千零一夜》第一期节目中,他重新向观众讲了这个故事。
生活中,类似于那位学生的年轻人不在少数,他们可能还没找到自己兴趣所在,或者自己要发挥的领域,还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但他们知道一件事,他知道他要成功。
他们成功的标准既简单又粗暴——名字被人记住,脸被人认清,身家万贯。
梁文道在节目中遗憾地说:“这是大家公认的一个标准,古往今来好像都是这样。”
在当下成功价值观愈发单一化的社会里,我们有必要来讨论一下究竟什么样的成功,才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我试图从如下3点来浅谈一下看法,纯属抛转引玉。
01 什么是成功?
对于成功的定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很喜欢古典老师,在《拆掉思维里的墙》一书中对于成功的定义:成功就是越走越近。
在电影《荒岛余生》中,汉克斯扮演的查克身为联邦快递的系统工程师,飞机失事,掉落到一个小岛上去。当社会、身份、爱情全部远离,他尝试逃离这个小岛,但是潮水一次次地把他冲回来。
他对自己说:“我不能停止呼吸,因为明天,当太阳升起来,谁知道潮水能带来什么?”
即使命运用了最大的力量来扼住他的咽喉,他告诉自己:“只要你还在保持呼吸,那就是一种成功,因为明天,当太阳升起,谁知道潮水能带来什么?”
每一次呼吸都是成功,查克离之间的目标越来越近。难道这不是最好的成功?
切记:成功就是越走越近。
02 为什么这样定义成功?
之所以把成功定义为越走越近,是因为:当你把成功的定义放在外界,你会把自己陷入一种不可控的焦虑,一种得到前恐惧,得到后空虚的生活当中,就如哲学家叔本华说“人生就像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中摆荡”。
只有当你把成功的定义放在内心,你才能够真正获得可以掌控的幸福,获得那种贯彻始终的生活。你可以安心地靠在窗口看风景,然后更快上楼。
回顾生命,那些让你最幸福、最快乐的时刻,是不是都是来自生命深深的底部?那些最艰辛的日子,你默默地坚持,那些黑暗的日子,你的眼睛里闪着理想的光。回顾过去,那是你生命中一无所有的时光,也是你生命中走得最快的时刻,而成功就是越走越近。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的主人公加德纳告诉他的儿子:如果你有梦想,就要去捍卫它。当别人做不到的时候,他们就想要告诉你,你也不能。如果你想要些什么,就得去努力争取。就这样。
如果你有一个梦想,那就捍卫它;如果你有一个目标,那就去争取它,走起来!当你走在人生之路上,没有必要去羡慕那些走在高处的人,也没有必要轻视那些走在你后面的人,因为成功不是生命的高度,成功是生命的速度。成功在你此刻的脚下,成功就是越走越近。
03 怎样做才算成功?
罗曼罗兰说过:“成功的意义是发挥自己的特长,尽了自己的努力之后所感到的一种无愧于心的收获之乐,而不是为了虚荣心或金钱。”
而要找到自己的特长,就要抱着开放的态度,去尽量多地去涉猎不同的领域,探究自己内心做事快乐的底层代码,毕竟只有开放才能专注。
当你经过不断试错,不停寻觅,找到内心挚爱后,就要抱着“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心境,享受做事的过程,而非聚焦在结果上,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体会到做事的快乐、人生的幸福,而非陷入“得到前想要,得到后无聊”的轮回中。
以前的我,一直处于“间隙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的状态,由于没有一技之长,我在社会竞争中屡屡受挫、处处碰壁。
百般无奈之下,我尝试过创业、考过教师资格证、做过推销员等,我像一只无头的苍蝇,到处乱撞。可是,在我的心中,却始终找不到真正的向往。直到我邂逅了写作,终于点燃了我内心许久未有的激情。
写作带给了我太多的美好:写作平复了我波澜的情绪;写作让我找到了人生方向;写作令我体悟了人生的真谛。有写作陪伴的日子,让我在看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也让我的精神世界有一块乐土,从而可以忍受各种不堪的生活。
截至今日,我已在平台日更达455天,自知离一个合格的写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写作已经让我找到了人生的意义,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的呢?我也十分享受写作的过程,难道这不是最好的成功吗?
写在最后:
我们来到人世间,轰轰烈烈是一生,忙忙碌碌是一生,平平淡淡也是一生。如果你能找到内心的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无论成功与否,无论结局如何,便是成功的一生,因为成功就是越走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