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量少用反问句和别人交流



                         

        上午,我收到一个家长的微信,大概的意思是父母双方都要上班,家里没有人接孩子,让孩子自己在教室里写作业到五点半左右,等他们下班后再来接。万事皆可商量,这样的情况作为老师也是能理解的,但是令我不太舒服的微信中“以前都是这样的”这句话。我想,即使以前都是这样的,这位家长出于礼貌也应该和我这个新班主任商量后再作决定吧,毕竟每天都要清校,要求是不允许一个孩子留在班级的。但是我转念又一想,可能是我误会人家了,毕竟每个人说话的习惯不一样,我们也不应该通过片言只语而误解别人。我试着问他需不需要家长出示证明,保证孩子安全什么的。我这也是权宜之计,如果他觉得比较麻烦说不定就会想办法来接孩子了。没想到,他立刻抛来一句“你可以问问以前班主任,让她在教室写作业啊”。这句话,我看着更加刺眼了,毕竟现在我才是班主任啊。我深呼吸了几口,没有立刻表态,而是说和学校沟通一下。在家长眼中,放学后让一个孩子留在教室里写作业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是从学校角度思考,这牵涉到人身安全和是否有偿家教等问题,实在是“后患无穷”。不是有句俗语“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吗?

        校长给我的意见是,下周孩子们就要自愿参加课后服务了,在学校写作业到六点,这样一来就解决了他接孩子难的问题。这个星期还有三天的时间,如果孩子比较乖巧,就让她自己在教室等到家长来接的时间再出去,有事门卫可以打电话。我想,学校这样的处理方法既考虑到了学生的安全,又解决了家长的燃眉之急,实在是为民办学的好举措。

        为了确定孩子是否参加课后服务,我给家长发了一条微信:“你好,请问孩子上课后服务吗?”孩子父亲立刻回了消息:“上的,昨天不是签字让她带过去了吗?”一个强劲有力的反问句“啪啪啪”向我扑来,我莫名地愣住了,心里有一丝委屈。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对文字是比较敏感的,语气强烈的反问句的表达效果我是能清楚地感受到的。但是,我不能生气,因为我想起了两年前遇到的一个孩子的父亲:

        当时我教三年级,有一天晚上我接到家长的电话,他劈头盖脸就是一通火:“你怎么回事?不知道我们家孩子脑子不好吗?怎么还让她跑步?她现在身体不舒服了,你说怎么办?”听了他的“四连问”我脑子里一片空白,缓了好久才想起下午体育活动课时,我确实带领大家围绕操场跑了两圈,可平时课间操跑步时的运动量远远超过这两圈,而且这个孩子都能坚持跑完的啊?再加上他说孩子“脑子不好”,这又是什么意思呢?电话那头,孩子父亲机关枪一样扫射着,我终于听明白了,原来暑假里孩子从家里的楼梯上摔了下来,当时还昏迷去了医院,所以家长才会说“脑子不好”。这些情况我怎么能知道呢?期初每个人都要登记“特异体质”,这个家长也没有如实反映情况啊?于是,我底气足了一些,斗胆说出了一个反问句:“我印象中你们没有将这个情况告诉学校,我怎么知道你们家孩子不能跑步呢?”这下好了,电话那头传来了孩子父亲愈加愤怒的声音,真的如决堤的洪水倾泻而来,有些话是我从教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听过的。我委屈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眼泪却一个劲儿地“吧嗒吧嗒”往下掉。终于,他停下来了。我问他还有什么需要说的吗,他没好气地说声“没了”,“啪”的一声挂掉了电话。我那不争气的眼泪啊,一直流,一直流,一直流到我想明白了,他的怒火很有可能是我的那个反问句引起的,不禁懊恼万分。

        家长在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心情已经很糟糕了。这时,老师的态度如果再强硬一些,无疑是火上浇油,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很有可能将事态恶化,造成家长和老师、家长和学校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明智的做法是,老师要冷静,要学会“灭火”,其中的关键点则是平心静气地,不带任何负面情绪地和家长交流。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比登山简单。

        看着现在这个家长的反问句,想到了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我突然释怀了,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我只是想证实一下情况”。对方可能也意识到了什么,平静的回复到“嗯,她上课后服务的”。我又告诉他学校的意见,终于等到了家长的四个字“好的,谢谢”。“谢谢”这两个字瞬间就像盛开的花儿一样,灿烂了我的内心。

        反问,这样的修辞手法还是尽量让它待在文学作品中吧。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还是少用反问句为妙。

你可能感兴趣的:(尽量少用反问句和别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