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父母老后难相处》读后感

        随着科学技术和医疗卫生技术的发展,人类的寿命越来越长,而近几年中国也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再加上受之前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中国独生子女比例较高,所以在照顾老人方面,中国的子女面对了更多的责任——他们需要独自与两个甚至更多的老人相处且无人帮忙分担。所以,如何与父母相处,也是当今社会需要重视的问题之一。

        现今社会给中青年的压力也十分巨大,例如现如今风行的996工作制,它是以放弃个人生活的前提下,强调对工作的时间付出,毕竟每个人每天只有二十四小时。而在与父母关系的问题上,这就直接减少了中青年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增加了与父母沟通的阻碍,使得大部分人难以真正了解父母的需求,同时也加重了子女与父母间的矛盾,使得家庭关系变得更加的复杂和难以应对。

        而本书就是一本与父母相处的实用手册,它总结了父母的41种麻烦行为,并归纳为6大类,以此来判断父母的难对付程度,通过对各种行为的具体描述和心理分析,给出解决建议。在阅读过程中,我感觉作者总结的这6大类只是一个简单的分类,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其实不是一定要分的很清楚的,因为在我运用这本书来改善我与父母关系的时候,我发现我的父母既有自毁型特征(例如烟瘾),又有依赖型特征(例如对我提出不合理的要求,要求我时刻陪伴),有时候还有点自恋型特征(例如只从自己的角度看事情,不在乎会对别人造成什么影响)。所以,我后来主要还是根据具体行为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做更快捷一些。

        本书结构设计的很有条理,全书共分为9章,其中1-7章分别描述了依赖型父母、泼冷水型父母(分上下两章)、自恋型父母、控制型父母、自毁型父母、恐惧型父母的具体行为以及相处建议;第8章是对各类老年问题的描述;第9章则是从读者自身出发,如何优雅快乐地变老;附录中则简述了人格障碍。从各章节的具体内容来说,书中通过各种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列举了老人的行为特征和一些具体细节,给人以强烈的代入感,方便读者“对号入座”,找到与自己父母类似的行为,从而更快捷的找到应对方法。同时夹杂着心理学分析,使读者能更好的明白父母行为的原因,有助于进一步拉近子女与父母距离,帮助走出困境,真正做到了“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从根源上帮助读者和其父母走出困境。

        其实,在真正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才发现作者列举的这41种麻烦行为就是人格障碍的体现,它不仅仅存在于我们的父母身上,也有可能存在于朋友、同事以及我们自己身上,例如某些上司会有泼冷水行为——不讲理、总让别人让步、对别人极度挑剔;某个朋友存在自毁行为——酒精上瘾、饮食失调、强迫症;身边的恋人存在依赖行为——无法忍受独处,希望能时刻相伴或者无法自行做主和为决定负责;某个同事有自恋行为——只在乎自己的角度看事情,从不在乎会对别人造成什么影响。所以这本书不仅仅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与我们的父母相处,还能帮助我们改善与身边人的关系,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交往观念,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使我们更加自由的在这个社会上生活。

        最后,说一下这本书的排版,主要是以下两个问题:

1、字体较小

一般书的字高在4mm左右(以《自卑与超越》为例),但这本书正文部分的字高3mm左右,例子和总结部分的字高2mm左右,虽然行距合适,不会显得字特别紧密,但较小的字体还是有些影响观感,会加重眼睛的疲劳,减弱读者的阅读兴趣。

2、上下页边距布置的不合理

一般书的上下页边距为上宽下窄,以《自卑与超越》为例,上页边距为2.5cm,下页边距为2cm,页码位于页面上方,使得页面整体观感较为匀称。而这本书的上页边距为1.4cm,下页边距为2.5cm,虽然页码位于页面下方,但是由于文档内容与上页面之间的距离较小,在阅读过程中,文档内容有一种偏靠上的感觉,整体观感不和谐。

以上两点,使我在阅读过程中,总有种别扭的感觉,很难沉浸于书中,阅读速度比往常慢了不少,毕竟再好的书,如果排版不是让人很舒服,读者难以读下去的话,还是不能成为一本合格的书的。

与《自卑与超越》的排版比较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果父母老后难相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