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孔子说:“把道路上听来的东西四处传说,是背弃道德的行为。”
人特别容易道听途说,一个人从耳朵到嘴的距离,是最短的距离,听到了,忍不住就想说。
在道路上听到了一件事,还没回到家,就开始说了。意思就是,等不及了,要赶紧说。
再例如,网上转载帖子的人,你求证了吗?你知道这样的言论,会给当事人带来多大的伤害吗?只是觉得有意思,就转发了,这个转发的行为,就是典型的道听途说的行为。
为什么道听途说这么难戒呢?
所有难戒的东西,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都是从原始社会带来的,就是当我们是一个原始人的时候,我们最重要的目标是生存,生存最有效的手段是好人缘,你如果和周围大量部落里的人关系都处的不错,你就容易活下来,容易被包容。
那如何才能够处得不错呢?那就是广泛得传递消息。我们也会发现,这些道听途说的人,往往人际关系混的还不错。但问题是,孔子说,这叫德之弃也。这是背离道德、抛弃道德的事儿。
如果你不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欲望,原始人的欲望都是很难控制的,例如,嫉妒、愤怒。
路怒症的人,就是原始社会的生存方法。原始社会时候,能够保住自己的性命,你必须要让周围的人知道你不好惹,一定要打一架,哪怕自己头破血流,也要让别人知道自己不好惹。
但是现在这个社会,路怒症在路上打一架,看到的人都不会认识你,甚至和你打架的那个人,江湖都不会再见了。所以,这个方法根本无助于你在现代这个社会能够更好地活下去。
但问题是,它是你原始社会中带来的那种力量,所以,你就会莫名其妙地觉得,是别人别了我,我得冲上去报复回来。
因此,孔子采说:克己复礼为仁。你要想修炼成一个现代人,你要想修炼地在现代社会中能够游刃有余,能够靠文化来解决问题,你就得克己复礼。你要把你原始社会带来的那些习气,那些糟糕的基因里的东西,抑制住。
而道听途说,跟路怒症,跟吃醋、嫉妒是一回事儿。都是原始社会的习惯。
因为,你需要靠更多的传递信息,获得好的人缘,能够被大家所包容。但是在今天,你回发现,他经常传递的是错误的消息、虚假的消息、幸灾乐祸的消息、落井下石的消息。甚至有时候会造成恐慌,造成大量的社会资源的浪费等等。
所以,以后我们要学会,听到一个话,听见了,放在脑子里边放上几天,让子弹先飞一会儿,等到尘埃落定的时候,我们才能分得清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
不要那么着急地去分享,去获得关注点,去博眼球。去让别人觉得你是一个消息灵通地人士。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孔子说:“那些鄙夫,可以和他们一起侍奉君主吗?他们在未得到职位时,总是害怕得不到;得到职位以后,又唯恐失去,如果老是担心失去职位,就会是没有什么事做不出来的。”
相信每一位有反思能力的人,都会感受到自己曾经患得患失吧。
但是,孔子的修炼,以及王阳明说从心出发,叫致良知。我们就会发现,少了很多的纠结,该干什么就去干,根本不需要患得患失。
“鄙夫”,一种理解是“坏家伙”,跟“坏家伙”不能共事。不能跟坏家伙成为同事,不能和坏家伙一起侍奉君主。
但是,如果用“坏家伙”来说的话,就有点循环论证了。他都是个坏家伙了,你当然没法跟他一块儿共事了。也有一种解释是说,鄙夫,是那种出身特别低微的人,孔子很怕和那些出身特别低微的人一块儿合作,因为,他没有得到的时候,整天担心能不能得到,可不可以,每天为这个事儿纠结、痛苦;可是你让他得到了,他又总是担心有一天会失去。
所以,未得之的时候,他会努力得争取,打击别人,然后冲上去。得到了以后,他依然会打击别人,因为他患失之。一旦他开始担心别人威胁到他,一旦他开始担心自己要失去一些东西,就没有什么事儿失不敢干的了。争位、争物、争名,用小动作,祭出大杀器,叫做无所不用其极。各种各样的事情都敢干。
我们的痛苦,往往来自于我们自己的患得患失,我们和他人之间的矛盾,也往往来自于其中有一方患得患失所导致的结果。
我们应该学习一下岳麓书院,岳麓书院里面的对联: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
是非审之于己:你做错作对,自己心里没点儿数吗?所以,道德审判,由内而外,你自己对自己有道德上的要求。
毁誉听之于人:嘴长在别人身上,别人爱咋说咋说,他如果诽谤严重了,可以起诉,如果不严重,随他说去吧。法律能够解决的就让法律解决,法律解决不了的,就不理他就完了。
得失安之于数:孔子说,不信命,无以为君子,就是那些患得患失的人,为什么喜欢搞小动作,为什么喜欢跟别人争来争去?就是因为他觉得这不是命,这是我的努力,这是我争取所得到的。
所以,机关算尽太聪明,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得失安置于数”,我所享受的是做这个事的过程,至于最后能够得到什么东西,安之于数,有就有,没有就没有。
命运不会亏待老实人,事实就是这样,我们在生活当中见的案例足够多,你就会发现,很多人不怎么争,然后到最后获得的东西特别多,这就叫得失安之于数。
所以,患得患失和安之于数,之间的区别,就是我们讲的匮乏心态。和富足心态之间的区别。
一个人如果是匮乏心态,他就会觉得,这个世界上的资源相当的有限,我得了你就没有,你得了我就没有。他如果是匮乏心态的话,他会天天和别人争。
富足心态的特点是:觉得这个世界的空间足够大,这辆车上不去,我等下一辆,说不定下一辆更好,我们的人生不在于这一次被挤下去了或者没挤下去,我可以再创造,我可以扩展出很多新的事业版图。这就叫富足心态。
所以,争与不争,就是患得患失的一个本质上的分界线,患得患失是一种很痛苦的状态,因为他永远内心都不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