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5

《中庸》个人解读

提到《中庸》,很多人脑海中涌现的第一个词汇很可能是孔夫子所说的“过犹不及”,认为中庸之道讲究的是对“度”的把握。其实不然,和《大学》自成一脉,《中庸》讲的也是修齐治平之道,不过后者显然更为广博。文章开篇从天道和人道讲起,认为上天的运行自有一套内在的法则(也即哲学上的规律),这是人为所无法干预的。而人生于天地间,由于被上天赋予了不同的禀赋(天命谓之性),加之其社会属性(在任何时候,人都是社会性动物),就需要通过修道来维护社会秩序的井然运行。在子思看来,这种道的最优解,就是中庸之道。那么何为中庸?如何做到中庸?中庸之难又难在哪里?普通人如何坚持中庸之道?又能从中获得什么呢?

第一,何为中庸?原文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翻译成白话,也特别容易理解,简单来说就是“万物各得其生以和,各得其养以成”,彼此各遵其道,各在其位,万事万物就能够保持生生不息的状态。

第二,如何做到中庸?这是整篇文章的主题,也是普通人和圣人的分水岭。要做到中庸,不仅要理解中庸之难,还要在决定选择中庸之道后持之以恒。首先是中庸之难。难到什么程度呢?在子思看来“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至于难的原因,主要有二:其一,中庸之道费而隐。道是普遍存在的,无法用大小去衡量它,因为它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同时,又不是全然不可察觉的,最原始的道是自最普通的男女始,然后延至天地之间。其二,中庸之道重在一以贯之,即“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这就对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以至于孔子也叹道“唯圣者能之。”那么在这样的高山面前,普通人只能望而却步吗?非也。接下来就是子思的高光时刻了,因为他为后世构建了一种立世的法则,抛开封建时代的那些局限,中庸的很多智慧性的言论,在今天仍然熠熠生辉。

箴言一:正己不求于人则无怨。没有人的一生会始终一帆风顺,难能可贵的,是直面挫折的勇气与决心。

箴言二: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正所谓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任何想法只有付诸行动,才有实现的可能。

箴言三: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任何事情,未雨绸缪终好过亡羊补牢。

箴言四:修身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也,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此四者讲为人之道。至于处世之道,《中庸》从“忠恕”二字说起,“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其次是人生于世,所遵从的人伦大道为:君臣(现代社会应为国家和个人),父子,夫妇,昆弟,朋友(君子之道应为臣以事君,子以事父,弟以事兄,于朋友先施之)。所实行的德行有三:知,仁,勇(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初步阐明了儒家道德观的基点。此外,传统知识分子的使命感要求他们将治国平天下作为最终的理想追求。因此《中庸》还阐述了君子在“立己”基础上如何兼济天下的主张,即“凡天下国家有九经典,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这就为后世知识分子谏言治国勾勒了明晰的轮廓。

通读《中庸》全文,可以发现,文章最终的落脚点又回到了“本诸身”,真正的君子之道在子思看来应该是“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问,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是无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都能够经受得住考验的。同时,毫无疑问的是,子思一再强调的其实始终都是正己修身,这也体现出了儒家务实的一面,因为君子之道对于普通人的生活着实太远,但是不能因为遥远就让人从一开始就失去了追逐的方向。这种价值观在今天看来无疑会被人诟病甚至讥笑为“圣母”,但这正是《中庸》的可贵之处,因为这篇文章正是在礼崩乐坏的情况下写就的。诚然,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不能只靠个人的自我约束,但是我们要认识到,在任何时候,对于道德的高标准都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尽管它任重而道远。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