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字温暖余生路:台江作协《金外滩》复刊座谈会感言及建议

【前言】

今天所发的这篇文章,与2021年1月24日下午在晋安区阳光城象屿 · 登云湖生态艺术馆召开的福州市台江区作家协会《金外滩》复刊座谈会暨台江作协登云湖采风基地授牌仪式的那场会议有关。

因缘际会,拍了一些照片,具备了发图文美篇的素材;同时,参会后也有了些许的感慨与建议,形成了文字,因字数比较多,就发布在「山鸣鹧鸪」微信公众号上,算是本次参会的一个文字记录。


↓ 台江作协主席叶传杰(左)、省作协副主席黄文山(中)与「阳光城象屿 · 登云湖」项目开发商福建登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国开(右)在台江作协登云湖采风基地授牌仪式上;

【正文】

2021年1月24日下午,福州市台江区作家协会会刊《金外滩》复刊座谈会暨台江作协登云湖采风基地授牌仪式在阳光城象屿 · 登云湖生态艺术馆举行。

在这次活动举办的前些天,台江作协微信公众号平台「瀛台风雅」就发布了二则文章进行预热。在活动的当天晚上,关于这次活动的新闻报道就在平台推出发布了。

台江区作协现任主席叶传杰是个诗人,也是地产史作家,国内首位地方楼市编年史修撰人,更是一位房地产行业的优秀观察家,长期从事着房地产行业发展与政策的研究。在我看来,由他牵头成立的省内首家房地产行业智库「福建省中房建筑经济学研究中心」以及具体贯彻实施的「Yesir房谈」工作室会有专门的一班工作人员从事着文化传媒的策划、组织与实施等,这类活动的微信文章的编辑,对于专业的文化传媒公司而言,不啻就是小菜一碟。总之,关于本次活动所推出的文章报道及时、形式新颍、内容清新,很棒!

2021.01.26,一早,台作协会员群就见到了由台作协原副主席、现任顾问唐树贤专门请来的专业摄影师潘平方老师制作的关于本次活动的精美相册,潘老师镜头里的人物形象鲜活生动,照片构图章法讲究,感谢!

2021.01.26,下午,台江作协微信公众号平台「瀛台风雅」又推出了另外一则活动报道:名家点评!文友感言!《金外滩》复刊座谈会圆满落幕||【瀛台风雅】文人会客厅10之“相约登云湖”❹

一次活动,推出四篇报道,且都很及时应景,真真将新闻的时效性落到了实处,为这些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年轻人点赞吧!

登云湖畔的这场座谈会,已是台江作协自去年5月换届以后组织的第三场大型活动了(前二场是:2020.05第四届会员大会;2020.12《东去来》诗集品读会暨台江作协专场分享会)。

作为一个码字写作的文化群,它的群成员的构成属于老中青三结合,人才济济,也让它对自己组织的各类活动的报道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内容肯定是丰富多彩的。但也因了活动性质与组织方身份的关系,这类报道也总是显得中规中矩,四平八稳,官方的色彩浓厚,这也不奇怪。

在官方平台或者准官方平台发文,总有它的不便之处。但在互联网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海量的图文信息,斑斓丰富的自媒体工具已经为我们大家提供了随心所欲的创作平台。

就我而言,这十年间,是我学习使用自媒体工具的成长时期,从新浪博客、新浪微博,到「美篇」、「糖水」,个人微信公众号,以及「印象」、「微视」、「抖音」等各类视频创作app,它让我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从浑浑噩噩的时光挥霍中,逐渐将旧日的一些兴趣与爱好重新拾掇起来。从而,由此而铺展开去的余生逐渐变得有趣而丰富起来,因世态炎凉渐渐凉去的那颗心能够稍稍得以慰藉。

这些年,借助「新浪博客」和「美篇」的多彩图文记叙自己行走的足迹,“走出国门”、“行走中国”、“走遍八闽”、“游览福州”等栏目内容由此变得充盈而丰富,“欢乐时光”、”“美食天地”、“文化福州”描绘岁月深处点点滴滴的美好瞬间;同样,我也用「」和「微信公众号」的黑白方块文字记录与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所开辟的“心香一瓣”、“随感空间”栏目追忆和缅怀已故的亲朋好友,简述与评论尘世间的人情浓淡、世态炎凉。

当然,我也很想将自己数十年的工作经历,包括将体制内二十六年的平顺如水与下海后这十几年的坎坷波折的从业经历写成一部自传体的长篇小说,那么,倘若它能问世,我想它将会是独特和惊艳的。因为,根据我的了解,我曾供职的那个行业的题材,是很少有作家会去涉及的;甚至于,可能就是你写了也未必能够有发表出书的机会。

呵呵,言过其实了!其实,这已是我的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写中长篇,没有集浸淫数十年的功力,岂是我等作为一般文学爱好者所能企及与奢望的呀!

2021.1.24,这场在景色秀丽的登云湖畔以文学之名召开的座谈会,到场的有若干在福建文学界很知名的一些作家、主编、教授、评论家,如黄文山、杨际岚、林朝晖、练暑生、傅翔等老师,他们的文笔与才情都是有目共睹的。他们之所以能受到文学界同行以及世人的敬重与仰慕,其实是他们用数十年如一日的青灯下翻卷苦读、寒暑里行书走笔的清寂如水的日子而兑换撷取的丰收的果实。

↓ 下图,❶~❾依次是:

❶福建省作协副主席、《闽都文化》执行主编黄文山;

❷福建省作协副主席、《台港文学选刊》原主编杨际岚;

❸知名军旅小说家、福州市文联党组成员林朝晖;

❹福州市作协副主席、闽江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教授练暑生;

❺福州市作协副主席、福建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会长、知名评论家傅翔;

❻福州市作协副主席、台江区作协原主席、现作协顾问李玉平;

❼台江区作协原副主席、现作协顾问唐树贤;

❽台江区作协顾问、鼓楼区作协主席管柏华;

❾台江区作协副主席张茜;

我对黄文山、杨际岚等几位老师的写作经历不是很了解,但就我身边而言,我所熟识的福州市作协副主席、台江区作协原主席李玉平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我在为他所写的一篇访问记文章中曾经这样写到:“常常,当夜幕降临,同龄的年青人去公园影院谈情说爱耳鬓厮磨,去酒楼饭馆行令猜拳酒酣耳热之时,他却枕籍经史,埋首书卷,或读书思考,或尝试动笔写作。渐渐地,他的手已触摸到文学圣殿大门的那个吊环,轻轻扣响。功夫不负苦心人,文学殿堂的大门被他的诚心所感动,已然间已悄然闪开让出了一条缝。”

是啊,李主席在书山跋涉,在文田耕耘的时候,我在问自己,哪个时候我在哪里呢?是在人声嘈杂的小酒楼,在震耳欲聋的KTV?还是在水汽氤氲的温泉池,在风景秀丽的大景区。李主席用他虔诚之心与勤奋之手,将白昼里、夜幕间,完整形、零碎状的时间整合在一起,逐渐圆了自己心中的文学梦。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多少年以后的今天,李主席已与我们这类同龄的文学爱好者拉开了好长的一段距离,他与今天到场的几位前排就坐的如黄文山、杨际岚、林朝晖、傅翔、练暑生等老师一样,出了书,成了名,圆了梦,在省、市文学界有了自己应有的一席之位。”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苦尽甘来,在这片文学的广袤土地上,他们已然已来到了高原,攀上了小高峰,这是只属于他们的荣誉与天地。

一直以来,虽然在年轻的时候,在文学还在人们的心目中闪耀着光芒的那一阶段,我也曾关心、关注过它,但始终是看得多、写得少。那时,疏于动笔,其实是自己自信心不足的一种表现。而后,在文学日趋式微的年代,拜物主义盛行,金钱至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已经扭曲了我们曾经恪守久远的传统观念,身在红尘的我自然也不能免俗,昔日钟情于文学与文字的我,因为工作的繁忙,因为自己的懈怠,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俨然与之背向而行,渐行渐远。

再后来,我渐渐发现,从事文学创作,其实是除了勤奋,还是需要点小天赋、小聪明的。譬如,看书过目不忘,记忆力超群,或者是学生时代,遇上一位谆谆善诱的语文老师。而我,似乎完全不具备这些条件:主观的勤奋谈不上,碌碌无为;客观的记性,在年轻时,记忆力显得一般般。到年老,旧日的往事像被时间之手,撕成碎片,支离破碎,随风而逝。

很快,人生转眼已过半百冲六,过往的日子,努力过,煎熬过,终是信了那句老话: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从浮躁过渡到平淡,由繁复归于简约。这一、二年,渐渐地,对人对物,于人于己,看法与想法都有了一些改变,表现在行动上,是要把以往的一些事情看淡,而要把一直以来想做的事情通过时间的延展,慢慢地填满自己的空间。

故而,余下的日子,其实并没有刻意为自己设定什么目标,人生已然走过三分有二,一切平淡顺其自然为好。我想,只要身体状况还允许,行走的脚步就不会停止;只要脑子眼睛没出问题,看书写字总可以继续。

人生本是一个舞台,每个人都是这舞台上独幕剧的扮演者。就我而言,原本平顺的人生,因为自己的性格使然与意气用事徒生波澜。商海沉浮,世态炎凉,诸事难料。难捱的这些年,幸好还有机会可以出游,借以放宽眼界,纾解压力;幸好还有黑白方块文字可以堆垒,借以倾诉;幸好还有墨迹书香,可以温暖余生的日子。

人贵有自知之明。一直以来,从来不敢想,也不奢望要参加什么如作协之类的文学社团,因为在自己的心里,感觉这些年写的一些文字,都是纯情绪化的东西,摆不上台面,只是因为有了当代互联网的发展与自媒体的大量存在,它们才有了行舟出海的机会。

去年,承蒙早先认识且了解我的福州作协副主席、台江作协原主席李玉平老师的推荐和邀请,得以加入到台江作协的队伍里来。而在这其中,就我所知道的几个老师,如李玉平主席,周而兴(亦舟)老师、新认识的郑和老师,或再向外扩容一些,我所认识的如现任福州作协主席余岱宗教授、《平潭时报》副刊部余小燕老师(欣桐,中国作协会员)、晋安区作协副主席苏静(省作协会员),所有的,有哪个不是旷日积晷(guǐ),久经时日,从事文字与写作都在二、三十年以上甚至更长的时间的呢?与他们相比,我算是文学创作队伍里新来的一个年青人,虽然年纪已不年轻。

我也很高兴,能有机会参加这样有些层次的文学聚会,以文学之名,喜欢文学的同道中人相聚在阳光城象屿 · 登云湖畔,座谈文学,展望未来。

在本次座谈会上,除了有上级文联、作协的领导到会讲话,还有本省的文学名家对复刊号中的作品及杂志的编辑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亦有邀请部分会员代表发表感言。在现场,台江作协秘书长亦舟也邀请我临时发言。由于没有准备,我不敢鲁莽造次。

而今次,在会后宽裕的日子里,我可以通过自媒体,借助文字的细细表述,表达自己本次参会的诸多感言,既可斟酌再三,同时也无场合上的那种拘谨与约束,写起来可以应言尽言,词达意尽。

这二天,台江作协会员群里在讨论协会要如何开展活动,搞活气氛,我亦有些看法与建议,不妨简要述之如下:

在我看来,今天的这种聚会(座谈会),对台江作协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应该次数不会太多,因为要搞这样的聚会,主题要足够大且重要,安排起来也会有些复杂。其实,我在想,台江作协既是个社会团体,也是一个由相同兴趣的人围拢在一起的微信群体。我当过有50余人组成的小学同学的群主,组织活动也有些经验和教训。我感到,台江作协群的管理者(主席团)要把群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很重要的是还要落实一些细节,它们包括但不限于:

❶活动场所的落实;要在市区,尤其是在台江区范围内,租个场所,面积不要求有多大,摆上方桌椅凳,方便群友(会员)隔三差五来此喝茶聊天,相互认识交流,加深印象。之前举行的大场面的聚会,因为是借用他人的场地,参会人员来去匆匆,真正交流聊天的时间总显仓促短暂,而固定的活动场所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当然,租下的场所,在环境的布置上要凸显文化群体的特色,这个做起来并无难事。最近南公园隔壁的河口老街在准备招商,那里地处台江地界,位置适中,交通便捷,有地铁站点经过,是一个可以考虑的租金场所。

❷活动场所要有具备开小型会议的条件;如添置些投影仪、麦克风、音响、写字板等设备。其目的,是可以团体的名义,邀请一些相关的机构和人员,包括有名望的老师来此授课开讲座,或开短期培训班,通过这样的学习交流,既可使大家相互熟悉起来,又有益于提高写作技能。

❸会费的缴纳;群成员可以象征性地缴纳一些会费,掌握在200-300元/人之间,此举,既能增强团体的凝聚力、荣誉感,又能解决活动经费的不足。

❹对外多方筹措经费;要将文化活动与商业行为相融合,充分发挥作协团体的文化优势与特点,走出去,请进来,通过不同渠道、多种方式来筹措经费,为团体的活动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❺争取主管部门的支持;与省市区文联及省市作协加强联系,运用好团体既有的人脉资源,为团体多争取一些款项,也是拓宽活动经费来源的一个补充渠道。

❻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群成员外出活动或者聚餐;出行活动相对固定,一年不少于二次,上半年与下半年各一次,时间以三天二晚为佳,也可更短(一天一晚)。而聚餐活动可不定期,如在春节前搞尾牙,在法定假期的前后时段。我以为,这是联络群成员感情,提高相互间熟悉度最为便捷的一种方式。至于活动费用,采取个人缴交与群补贴相结合的方式,以群补贴占大头(2/3)为宜。

当然,这些建议具体实施起来会有一些困难,最主要的,还是活动经费的筹措,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但我想,有「台江作协」这块金字招牌,还有《金外滩》这份有历史有影响的刊物的存在,以及台江作协主席团成员的通力合作以及全体会员的群策群力,是有条件把台江作协的团体活动办得愈加红火的。

几点建议,抛砖引玉,以期共鸣!

↓ 座谈会后的合影;

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完】

你可能感兴趣的:(用文字温暖余生路:台江作协《金外滩》复刊座谈会感言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