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2

苍鹭指着白板上的“快乐与深情”“愤怒”“悲伤”“恐惧”说:“你还记得’自然型儿童’吧,一个孩子的自然行为就混合了这些情感。”

他举了几个例子方便蛤蟆理解:比如婴儿为了获得食物和关注会尖叫哭泣,从第一天开始这些天生的情感就开始运作,而且随着这个孩子的成长,他的情感世界也丰富起来,能量也充沛。就像调色盘上的红黄蓝三原色在不断混合,产生新的颜色。

“但这个过程中也有其他因素参与进来,”苍鹭继续说道,“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父母,他们从一开始就对这个孩子的意识产生影响。婴儿做的几乎所有事情都会引发母亲或父亲的某些反应,这些反应对孩子具有深远的影响。”蛤蟆若有所思地说道:“父母他们对孩子的影响是多么巨大啊!”说完他陷入沉思,仿佛在回忆自己的童年。

“你说得很对,蛤蟆。大多数的父母会尽最大的努力来养育孩子,很少有父母要故意伤害自己的孩子。可是,父母也是人,会不可避免地把他们的观念和行为传递给后代,正如他们一定会把自己的基因传给下一代一样。所以孩子们要学会的是,如何应对和防御因此而产生的后果。”

苍鹭解释说,虽然婴儿无法思考,但他们会从经验中学到一种生存的策略,并发展出一套行为来应对父母和其他人。而这套行为策略就像原子核一样,这个孩子的所有行为都围绕着这个核心形成和发展。当然,人生各个阶段的许其他事情也会对他造成影响,但这些最早期的经历塑造了一个人的人格雏形。

蛤蟆点点头,说道:“我懂了,当我们还是个婴儿时,并不能逃离我们的父母,但我们能做的就是去适应他们每一次的喜怒无常,对吧?”

苍鹭赞许地说道:“你理解得一点没错,今天我们学了很多东西,我依然希望在下次面谈里,你能谈谈你的童年。”他补充道:“理解你的童年,就是理解你自己的关键线索,这回贯穿我们咨询的全过程,就像弗洛伊德说过的,‘本我所在,自我相依’。”关于童年的记忆擅自闯入了蛤蟆的脑海里,而在这些记忆底下,一股愤怒正在累积,强烈却无力。他心里很明白,自己是在生父母的气,但他不应该对父母生气,小的时候父母为了养育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现在父母都去世了好长时间,他又怎么敢生气呢!

可是这股愤怒就是不肯消退,以至于他再次来到咨询室,坐上自己熟悉的椅子时,他的情绪都异常激动。

这次蛤蟆先生主动提起了自己的感受:“我发现童年的某些部分让我特别痛苦,这就是为什么我现在感觉很悲伤。”说着他又哭了起来。

等他哭了一阵,苍鹭问他是否好些了,蛤蟆点点头,苍鹭说道:“你想起了不快乐的时光,所以你会有悲伤和不快乐的情绪,所以你哭了。这就是你悲伤的原因,你接受这个解释吗?”

蛤蟆抽泣着说:“但我不喜欢像刚才那样嚎啕大哭。”

“你肯定不喜欢,可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自己,就需要跟自己的情绪做联结,并理解这些情绪。如果你否认它们,不论是用无视还是压抑的方式,结果都像是做了截肢,就如身体的重要部位被切掉了一样,你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个残缺的人。”

蛤蟆说:“但我父亲完全不允许我哭,所以哭泣真的没关系吗?”

苍鹭严肃地说:“那么,你现在是要听从已经死了的父亲的声音,还是自己来做决定?”

蛤蟆觉得苍鹭这番话有些小题大做了,但苍鹭告诉他,一个看似简单的提问,可以引发很多重要问题,也会对一个人的人生产生重大影响。苍鹭问:“你还记得‘适应型儿童’吗?每个儿童都得学会调整自然行为来适应特殊情形,面对你的父母,你是如何应对他们的情绪呢?”


蛤蟆脑海中立刻浮现了父亲的身影,他还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祖父外祖父,在蛤蟆心里,他们是至高无上的道德楷模,他们的行为决定了自己的一生。

蛤蟆思考了一会儿,说:“我觉得成长是一场战斗,而在这场战斗中,我总是顺从他们,我照着他们说的去做,并且完全同意他们的想法。”


苍鹭在白板上写下“顺从行为”这几个字,蛤蟆补充道:“除了顺从,我还在不停地取悦他们,我想这就是我现在变得爱炫耀的原因,我希望用浮夸和愚蠢的行为来博得他们的关注。而且我总在道歉,在做任何事之前,我读会像父亲道歉。”

苍鹭继续把“取悦”和“道歉”写在白板上,并告诉蛤蟆,自己还想加一个词,那就是“依赖”。苍鹭告诉蛤蟆,成长的本质就是要减少并最终打破这样的依赖关系,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但很少有人能达成,所以有些人永远没有真正长大。

蛤蟆看着白板上的几个词语,突然意识到,不论是小时候的他还是现在的他,行为都出奇的相似,小时候他顺从父母,取悦家人,现在他面对严格的朋友,也会不由自主道歉,摆出顺从的样子来。他就是苍鹭口中永远没有长大的人。

蛤蟆觉得自己很滑稽,他笑了起来,但这笑声却是发自内心的。

咨询结束后,苍鹭把蛤蟆送到门口,告诉他:“蛤蟆,我认为你正在进步,虽然还有很多工作有待完成,但你已经在学习的道路上站稳脚跟了,从此再也不会走回头路了。”

蛤蟆沿着河岸往家里走去,他很久很久没有像现在这样快乐了。

在第三次咨询中,苍鹭解答了“适应型儿童”的含义,并要求蛤蟆回忆自己的童年。而在第四次咨询中,蛤蟆回忆了自己的父亲母亲,苍鹭告诉蛤蟆,他现在的行为模式和童年时期如出一辙,所以要想治愈现在,必须要回顾童年。

读到这里,我感觉自己简直就是蛤蟆先生本人,可能大多数被管教的严格的孩子都会有同感吧,我们从小就学会了顺从取悦和依赖,我从小对于父母的话百依百顺,妈妈做的饭永远都好吃,买衣服出去玩永远都让妈妈做主吧我都行,没有了爸妈给我做主,我自己都会有种无所适从的感觉。长大了变成了老好人,对于身边的人,除了讨好式付出,对于别人的无理要求总是勉强自己,永远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一个人的时候,又无缘无故郁闷,我为啥不开心了?原来我不是不需要,是我对自己最差!我还是习惯了那种相处模式,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情绪也同样值得尊重!

我们对待孩子的时候,就多一点耐心爱心宽容吧,她们年纪尚小,做事不完美,耍小脾气,不懂事,我们慢慢教就行了。不要为了自己省事,给孩子压制的丧失了天性,大家喜欢懂事的孩子,喜欢嘴甜的孩子,喜欢孩子粘你。却不知道过犹不及,过了,孩子表面风平浪静,性格其实早就扭曲了!孩子开开心心健健康康的,就可以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