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左训练营第13次打卡。
一、什么是痛点?
想必“如何抓住读者痛点,引爆共鸣”这个问题,就是大多数写作者的痛点,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当我们辛苦写出来的文章无人问津的时候,我们的心中是痛的。
读者痛点,顾名思义,就是读者感觉到“痛”了的某个点。但是我们常常会把“痛点”和“需求”给弄混。
需求,通常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人们的某种需要或者欲望,在经济学上还有购买欲望的含义;而痛点指的是对于用户尚未被满足的,而又被广泛渴望的需求。
举个例子,洗头是大家每天都要做的事,因此,洗头这件事就是我们的需求;而有些人有头皮屑,不仅影响美观,而且还会很痒,那么“如何在洗头的时候去屑”这个话题,就成了这些人的痛点。
比如,许多应届毕业生在大城市工作,要找住房,这是需求,而找好的住房,是欲望;可是他们由于人生地不熟,所以经常受到坑骗,“如何找到价美物廉的租房”便是痛点。
再比如,每个人要吃饭,这是需求,想吃得好,是欲望;可是人们由于工作忙,没时间做,而去餐馆的话,又要承担价格高和排队的耗时,“如何解决用餐不便”就成了痛点。
所以,需求,指的是显现在人们最表层的一种需要或者欲望;而痛点,则是一种未被实现的,隐藏在需求背后的,需要通过观察和思考才能发现的需要或者欲望。
二、如何寻找痛点。
既然是这样,如何去寻找找读者的痛点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昭然若揭了。
我们可以通过思考用户的普遍需求,去深挖用户的痛点。
具体操作起来的话,我们可以抓住三个问题:
1、读者在满足普遍需求的过程中,害怕发生什么?比如家庭主妇希望拥有美满的家庭,却害怕事业有成的老公出轨。
2、读者的理想需求和现实的差距在哪里?比如一个职场人能力很强,认为自己可以轻易晋升,可是却遇到了天花板。
3、读者在实现需求的过程中,存在什么样的困难?比如PS可以帮人修图,可是太过于专业,所以美图秀秀设计出人人可修图的程序。
而当我们找到一个我们认为痛点的话题之后,我们仍应该反复推敲,替读者再问自己三个问题:
1、你的产品和我有什么关系?2、你的产品服务能解决什么问题?3、我为什么要选择你,而不选择别人?
如此一来,我们找到的“痛点”,大概就足够“痛”了。
三、抓住痛点。
我们找到了痛点,如果不趁机抓住它,读者同样也是不会买单的。这就好比我们想要说明一个问题时,抛出一个原本极好的问题,却含糊不清的作答,那么这个问题究竟价值几何,就不太好说了。
那么我们该如何抓住痛点呢?
1、文章的主题要结合人性痛点。什么是人性痛点?其实很简单,就是从人性的弱点上去说,比如自私、炫耀、敏感、自卑等。
2、文章中的具体场景要戳到痛点。简单来说,就是以点带面,以小写大。具体的场景可以快速的带动读者的情绪,引起读者的共鸣,但这里注意具体的场景尽量要有普遍性。
3、针对痛点,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们的观点要有指向性,不要过于模棱两可,不用怕错了,只要我们认真思考过,并且有理有据,就能得到读者的赞赏,因为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为读者打开了一扇窗户。
抓住痛点,就是要让读者先觉得“痛”,然后我们再来给读者推拿、按摩,最后达成共识的过程。
四、引爆共鸣。
当我们弄明白了什么是读者的痛点,并且也找到并抓住了合适的读者痛点,那么我们就该为读者制造一些惊喜了。
我们想象一下,我们如果想为自己的朋友或者恋人制造一种惊喜的感觉,应该怎么做呢?比如,我们看见了女友对着橱窗里的包包依依不舍,那么我们可以偷偷买来,放在她的化妆桌上;比如,我们偷偷地为即将远行归来的朋友举办一个他喜欢的party。
你猜,你的做法会不会让他们惊呼出声?大概是会的吧,这是因为我们的认真和用心,引起了恋人或者朋友的情感共鸣。
那么我们要怎么给读者一个惊喜,引爆他们的共鸣呢?首先,认真和用心是少不了的;其次,写作不同于策划活动,我们在文案中,要能描绘出具体的场景、情境和细腻的情感,从而唤醒读者脑海中本来就存在的那些场景和情感,创造连接;最后通过我们产生的连接,抛出深思后的观点,以深入读者的心,让他们惊喜,达到深度共鸣。
五、一点感想。
痛点和共鸣,其实挺虚无缥缈的,有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但归根结底就只有三个字“懂用户”,如果我们不能懂我们的用户,那么便也谈不上去抓痛点,引起共鸣了。可是要懂用户,何其难?
我们常常以己度人,认为自己需要的,就是用户需要的,其实很多时候,不是这样的。我们往往局限于我们自己的场景当中,却忘了去思考大多数人所经历的场景。
其实抓痛点,引共鸣,要做的事,是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可它考验写作者的,却是我们对于一件事物“抽象化”的能力。
我们要有把个例转化成普遍事件的洞察力,并从普遍事件中把客观规律抽取出来的能力,这同时也是一种科学的思考方法。
这种方法需要我们平时大量的积累,不断地练习,才能够有所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