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国外疫情突然爆发,我闲置在家也已月余,大把的时间在有限的隔间里来回踱步,脑袋嗡嗡作响,总想写些什么,还未落笔竟已蔫吧了。
我该算是码字老手吧,早些年写过一些稿子,勉强地糊口了两年。慢慢地看清自己不是吃这碗饭的料,于是辞职远行,学唐僧上西方大佛世界。三四年的功夫,见识没见长,生生将吃饭的家伙彻底丢了。
出行的这些年倒也不是彻底和文字断交,有时也看些书,中文的、英文的,言情到严肃文学,什么都看,一个月看上两三本。看完了或是豁然开朗,又或者内心沉重,全跃然于脑中。
每每提起笔,我先想到了标题,想到了立意,再想想切入点,想着要让文章标新立异,眼前一亮。想到这些,头疼不已,一下子将自己扫地出门。
写作还是不想的好,想多了想复杂了,便什么也干不了了。索性随便写自己几行字,通顺不通顺都行,树上的鸟儿,村里的姑娘,求爱的小伙...说得乱七八糟一地鸡毛也行,不要给自己太多的压力。
无论哪一行哪一业,总有人天赋异禀,像我这类非天赋类型选手,依然可以讨巧,最笨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天天写。但凡我认识的一些稍有文学素养的人,莫不是笔耕不辍的。
我想起小学四年级,一天要写两到三篇的作文,光是语文作业就能让我熬到凌晨。在这样的高压下,我的写作水平也是达到了高光时刻。
这些年写东西觉得拧巴,大概也是不写的原因。思绪的水阀子太久没开便了生锈,拧巴拧巴也能勉强挤出点儿不怎么高明的拙见。坚持写作就是让水阀子滴滴答答,先滴出一条线,把浑浊的滴出去,然后成涓涓细流,成爆管的水柱。将来思如泉涌,必定感谢一直坚持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