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知识管理,都是在浪费时间

学习知识时,最容易掉进的陷阱就是,所谓的知识管理。

每个人都有管理知识的妄念。

记得去年有一篇文章,叫《罗振宇的骗局》,当时刷爆了整个朋友圈。

很明显,这篇文章对知识付费平台们都持批评态度,文章的理论依据与逻辑论证存在着诸多谬误,我当时也写过反驳它的文章,有兴趣的可以参看拙作《审判罗振宇的人,所没有告诉你的》。

不过,今天话说回来,为什么这篇为什么能够引发如此轩然大波呢?

这就不得不承认,它所指出的那个学习困境,的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我们来看看它是如何描述这个学习困境的。

[我朋友刘刚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

叮铃铃——早晨闹钟响起。

他眼一睁,立马抓过手机,打开“罗辑思维”,倾听60秒罗胖教导。

地铁上,再点开“知乎live”“听了三个知名答主的经验分享。”

下班路上,他又打开“得到”,“我在上面订阅了5个专栏。”

吃完饭,上床,打开“直播”,“听了李笑来的《普通人如何实现财富自由》。”然后刘刚带着满满的充实感,终于无比欣慰地进入了梦乡。

谁知道一年半过去后,

“我除了白发多了几根、皱纹多了几丝、眼袋多了几两外,一点都没有发生变化。生活品质没有提升,工作没有加薪,旅游梦想没有实现……”

刘刚说,“一开始,觉得很有启发很有用,看完的一瞬间觉得自己受益匪浅。可时间长了,我才发现:我的认知并没有由此而提高,我的思维并没有由此而升级,我的知识和技能依然在原地踏步。”]

这就是一般人所遭遇的学习困境。不是他们不学习,也不是学习的知识不够好,而是他们的学习习惯系统,决定了,他们永远都只是在低效的学习层面上挣扎。

学习知识时,最容易掉进的陷阱就是,所谓的知识管理。

老想着怎么去管理知识;既是堆积了成山成海的知识,这些知识也永远是别人的,而不是你自己的。

创造大于管理

如果把学习分成两种,一种是管理式学习,另一种就是创造式学习。

我们成年人的学习方式,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管理式学习,一般都是看一遍或者听一遍,最多也只是对知识做做记录、做做分类。

可是,你听说过有哪个牛人只读书、只听演讲就能成为行业内的翘楚吗?

一个都不曾有过。

如果你只是管理式学习,学到的知识只能是“外显知识”,这些知识永远属于创造它的人,而不是属于你。

但创造式学习则不一样,它是把别人的知识经过一系列解构、重组,然后生成一种新的知识。

理论还是原来的那个理论,但知识内部的结构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原知识在与你大脑的认知结构共振后产生了同步,从而生产出一种全新的内部结构。

这种新的内部结构只属于你一个人,它是一种“内隐知识”,不仅存在于你的作品里,也同时长在你的大脑里,作品可能会丢,但它永远不会丢。

普朗克与司机的故事,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

大物理学家普朗克当年获得诺贝尔奖后,每天奔波于各种演讲现场,讲了一段时间后,给他开车的司机都把演讲内容背的滚瓜烂熟了,他就跟普朗克说,你讲的这些我也能讲,不信咱实验一次。

普朗克一听,有意思,那下次演讲你替我,我给你当司机。于是下一次演讲,普朗克的司机就登上了演讲台,他洋洋洒洒的讲了一晚上,内容和普朗克一模一样。

但演讲完后要和观众互动,台下一个教授举手,请教了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司机当然答不上来,他就抖了个机灵说,这个问题太小儿科了,让我的司机回答吧,于是真正的普朗克上台回答了问题。

这个故事常常被人拿来说明司机多聪明,普朗克多有大师风范。

但如果仔细探究的话,司机背下了普朗克的理论知识,但无法回答学生的提问,其实就源自他是管理式学习,一种极为低效的学习方式。

他学到的知识,永远是普朗克的;而普朗克则是创造式学习,哪怕是前人的理论,也被他通过创造的方式,变成了自己的内隐知识。

所以,创造式学习的效果,远大于管理式学习。

卡片学习法

那么,要如何创造式学习呢?

最好的方法,当然是写文章,读完一本书、上完一个课程都可以写一篇文章,以自己的角度去解构你学习过的内容。

文章的立意和结构都要与原作不一样,这样才是经过你大脑认知结构“调频”过的知识,才算你自己的知识。

不过写文章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轻易上手的,有的人是因为文字基础不好,有的人是因为实在没那么多时间。

今天我给大家推荐一种创造式学习法中最简单,也最容易形成习惯的学习方法——卡片学习法。

通过撰写知识卡片,来完成创造式学习的最小行动。

这个方法最早源自世界文学大家纳博科夫之手,民国文坛巨擘钱钟书先生也是卡片学习法的深度爱好者,我自己则是通过阳志平老师的介绍才得以了解这一方法的。

写知识卡片与一般摘抄笔记的区别主要有两点,

第一:一张知识卡片只写一个知识点,字数一般不超过140字,不用记录整本书的思路与框架;

第二:卡片系统是一个知识生成系统,你需要将知识点用自己的话转述出来,而不是简单的记录;

但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一下,对于一个初学者而言,用自己的话转述原作者的话,有可能会因为理解力不足而造成“数据失真”,最终导致巨大的思维谬误。

所以,我推荐初学者可以采用三段式卡片写作法,首先用一段话写下你在看到这个知识点以前的认知是什么;然后再直接摘录作者的原话到卡片上;最后再写自己读完这个知识点后的认知变化。

这样做的好处是,知识点更精准,不容易理解偏差,同时也做了一个初级的知识加工。

这个三段式加工,实际是一种以时间为线索的信息流,并且三段式的信息流里还包含了一个转折,这就相当于一个最小的故事原型。

而人脑最感兴趣、最容易记住的知识就是通过故事的形式呈现出来的知识,这也是为什么寓言故事可以毫不费力的流传千年之久。

此外,卡片学习法的启动成本是目前已知的创造式学习方法中最低的,你随时随地就可以写一张150字的卡片,也不用担心写的不好,因为它更侧重于给自己看,而不是分享。

如果从大尺度时间周期来看,启动成本越低的习惯,越容易长久坚持下去,所以写知识卡片这个习惯,

可能是所有创造式学习法中,最容易伴随你一生的习惯。

卡片组合文章

如果你以为卡片学习法的好处仅止于此,那就太小瞧它了。

卡片学习法最大的好处是,当你卡片越写越多了之后,你可以通过将卡片重新组合的方式来完成文章级创造。

通过生成文章级知识,来完成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关联。

比如纳博科夫就是依靠卡片式写作,成为二十世纪最高产的作家,他一生创作近百部大部头作品;钱钟书也是通过卡片式写作,将经典著作解构成一张张的卡片,所以朋友们戏称钱钟书的旅行箱里,装着一整个中国文学。

当大家熟练掌握创造知识卡片的方法之后,就可以尝试着将互相关联的几张卡片,按照它们内在的逻辑顺序,构建出一篇完整的文章,从而完成文章级的创造。

比如你通过阅读薛兆丰老师的经济学专栏,创造过20张改变你原有思维的知识卡片;当你碰到一个社会现象,需要从经济学原理角度,写一篇说理文章时。

回顾这20张卡片,你可能就能找到3到5个与之相关的经济学概念,然后再按照这个事件的内在逻辑,组织好这3到5个经济学概念,一篇千字以上的干货文章就出来了。

每一次文章级的创造,都会成为你大脑的外挂;这些文章的分享传播,以及他人的反馈,也同时会帮助你迭代大脑中的认知结构。

不仅如此,当你的卡片越写越多,内容跨度也越来越大时,相对于单纯的冥思苦想,运用卡片所创造的文章,更容易产生远距离的联想,更容易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

有一次记者采访纳博科夫,问他,为什么《洛丽塔》这本书一开始时,就能为后来的人物结局以及发生的事件,埋下那么多的伏笔?

这些伏笔跨度之大,只能用“草灰蛇线,伏脉千里”这句话,才能形容了。

纳博科夫笑了笑,回答说,其实很简单,因为我是像拼图一样拼起的整部小说,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相遇时的场景早就存储在我的卡片库里,我只需要拿出来,重新粉饰一下就可以用了。

把整个剧情大致拼完之后,我再填补那些卡片库里所没有的空白,在填补小说开头的一些空白处之时,我就可以顺理成章地为读者们留下一些后续剧情的线索,而这些线索就被读者惊叹为“伏脉千里”了。

“伏脉千里”这种写法,非常考验一个作者的记忆和思维的能力,像《洛丽塔》这种尺度的伏笔,跨度之大,简直非人力所能及,但是纳博科夫却借助卡片的力量,轻易做到了这种超远距离的联想。

所以说,当你的知识卡片积累到一定的数量之后,你自己都很难相信自己拥有如何伟大的创造力。

其实,我本人就是卡片写作的受益者,最近几个月我也一直在用这种方式创造知识,生产文章,用这种方式我在不怎么花时间的情况下,就创造了100多篇500到1500字的小短文。

我撰写这些知识卡片的地点,有时候是在沙发上,有时候是在咖啡馆,有时候甚至是在医院排队的空隙;随时随地,只要有什么念头一闪而过,我都有可能用卡片的形式把它给创造出来。

写这些卡片的时候,一般都是一气呵成的,先写完再慢慢改,一千字的文章写完一般只需要20分钟左右,但是为了打磨句词、精益求精,整个修改过程,往往耗时半个小时之久。

一气呵成的好处,不仅是写的快,而是它会动用你的自主心智,让你处于心流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写出的文章,也最为流畅、动人。

最后再说一点,在用卡片生成文章的时候,我们绝不是一个只会拼接的简单工匠,而是一个以卡片为原材料的伟大设计师。

一篇文章最大的价值绝不是卡片里的知识点,而是你呈现这些知识点的方式。

用纳博科夫的话来说就是,

风格和结构是一篇文章的精华,而伟大的思想不过是空洞的废话。

你可能感兴趣的:(所有的知识管理,都是在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