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升级,人们逐渐习惯在网络上进行学习,而学习时候使用的在线编辑工具以及移动端app来记录笔记也是一个很便捷的方法,而csdn新推出的c笔记以及结合我之前用过的Goodnotes、Notability来对比,分析一下c笔记的优点与缺点。
首先是安装下载,略显繁杂,没有市面上app的即刻下载简便,在下载和使用的时候容易搞错,给用户一个不好的印象,安装好之后,因为是依附于csdn所以导致浏览器索引界面变成如此,
对于网站上的文章的一些标注,以很直白录入笔记还是很方便,c笔记还提供笔记的标题,插入以及一些代码块的引用,还能够一博客摘录的方式呈现出来还是很好的。
优点方面:
缺点:
分析Goodnotes
在主页清晰明了的看见所导入的书本的名称和封面,任意点进去都能够查看到所作笔记,还能任意可以创建空白笔记,设定标题并进行编辑。
首先,除了常用的字符输写、高亮标记、橡皮擦等基础功能,notability还支持许多自适应功能。长按一点可以自动画出直线;手绘圆后会自动生成标准圆,随手画一条线,会自动修正等,另外,还可以插入本机图片,或截取笔记中的图片、文字进行复制粘贴。
其次,还能够支持分屏操作,两个笔记同时经行并不会影响彼此之间,
另外,也可以从外界导入ppt、pdf、word等各种可读格式的文档,并在其上进行标记,而这一功能也是最令人喜爱的功能
功能优缺点分析
优点方面
1、功能齐全,样式丰富,几乎覆盖了全部的书写甚至绘画要求,用户没有想不到的功能,只会有用不到的功能。
2、智能化,具有一定的自适应书写能力,可以将用户的输入进行规范化,对用户的输入和手写的笔记进行修正。
3、对各种常见的文件格式均具有兼容性,可以通过任何文稿类型软件打开下并导入进去变成可编辑文稿。
4、有着美观简约的ui,且用户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ui的颜色,对一些文稿的纸张也能进行私人选择。
缺点方面
1、由于可以分屏多开,后台进程过多,耗电过快,设备持续发热,在开启安全模式后,会禁用一部分功能,才能解决此问题。
2、无法通过手指进行文字的书写。对于手指识别并不灵敏,使用笔头写字时,仅支持pencil,对于有些懒得切换,只想进行简单标记的情况略有不便。
3、功能有些赘余且占据内存会有些多,有些功能并不知道有什么用,而且大量重复与无用,更新之后大量占据内存空间。
4、非免费,收费使用,在购买软件的过程其实还是内心很纠结,毕竟一款软件卖几十圆子也不是谁都能用的起。
首先是Goodnotes在市场上的表现,综合来看还是非常不错,作为一个纯笔记软件,能在笔记这个行业做到翘楚,简洁美观大方的设计理念,精细化的功能,已然达到了笔记软件中的顶尖,可以说是第一也不为过。
由于C笔记并没有独立的app,只能分析其所依附的CSDN的数据流量,显然对比Goodnotes,几乎是碾压,但是毕竟所处的领域的不同,在笔记领域这块有谁不知道Goodnotes,在it技术这块又有谁不知道csdn呢,其实这两款软件数据对比,多少有点关公战秦琼的意思,都是行业内的领头羊,所处的环境不同,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可比性。
虽然csdn做到的了行业的no.1,但是C笔记个人使用的感觉来说,远远不及Goodnotes,想要这笔记行业这块分一杯羹,背靠csdn这座大山,创出一片天出来,个人觉得以目前的设计水平来说,难以望其项背。
基于C笔记在说说,为什么要做这个软件?这个产品的核心用户群是什么样的人?典型用户是什么样的?
相信基于csdn来说,为了方便在网络上记笔记,基本上都是一些在校大学生,it行业从业者,核心用户群应当为追求无纸化记录和平台同步的学生和公司白领等,年龄跨度在18-45岁之间,
一些用户包含:
在校大学生,需要笔记软件整理所学知识,软件需要支持代码嵌入、latex、markdown等,需要软件保证自身的产出效率,但是一般用平板上app替代。
职场白领反而最需要,需要对管理内容整合,编写报告等,利用软件对自身工作进行合理的安排。
这几个问题仅仅只是简单几句,但是其实蕴含了用户的核心,用户使用你这个软件本质是想为了方便与便捷,而不是为了遭罪,而作为一名学生来说,移动端做笔记无疑是最方便简洁的方法,而其实职场白领才是核心用户,而针对这些核心用户,应该针对他们的反馈意见进行升级改进
笔记软件的使用人群应该下至会用平板的幼儿园小朋友,上至职场工作多年的中年人,从抛弃掉传统笔记的那一刻开始,其实笔记软件就已经默默悄然异军突起了,据资料粗略估计会有超过40%的用户会使用个人知识管理(笔记管理)的软件,且根据资料显示,笔记管理软件市场在2018年的价值为8.977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13.5亿美元,从2019年到2026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5.32%。
2. 现状分析
市面上一些常见的笔记软件:
本地优先类:思源,obsidian,logseq;大公司类别:notion,飞书,语雀;其他类似:OneNote、Notebility、印象笔记(evernote)、幕布等等。
之所以提到这么多笔记,是我觉得笔记市场竞争确实很激烈,各方面的替代也很多,在这种情况下,软件公司做出有损口碑的行为,是很能说明出现了一些问题的。
虽然竞争如此激烈,但我个人还看好笔记软件的,我认为在未来会出现个人信息管理的终端,其地位相当于早期的浏览器,他可能会成为很多人的信息获得和整理的主要入口,这是面对当前信息流泛滥,各大公司分裂资源,信息所有权问题,网络学习,大方向上的人的虚拟化、稳定性发展,等等当前状况的一种解决方式。
3. 产品生态
其实,以目前的眼光来看C笔记并不是背靠大树好乘凉,而是几乎将一手好牌打的稀烂,可以见得,在用户体验过后的反馈意见中,几乎差评淹没了评论区,设计人员应该好好想想设计出来的软件为何变成如此,从软件工程的角度来说,软件开发的过程应该是要面对对象,充分了解用户需求,针对用户提出的意见及时修正改进.
虽然我们记笔记都是为了将我们所看到或想到的知识记录下来,但从更细致的角度来看,不同人记录知识 结构的目的是不一样的,那么对应的软件功能需求也就不同。
因此,我们不太需要分享、导出或美化等输出和表达相关的功能, 而需要双向链接、检索、网状视图等构建知识网络的功能。基于双向链接的网状笔记软件就更适合这类结构,例如Roam Research、Obsidian、Logseq等。
有些时候我们不太需要复杂的构建功能和丰富的层级功能,需 要的是简洁快速的记录和输入功能(打开就能记、不需要考虑放置位置)和用于分享和表达的较为 美观的输出功能(一键成图、发表、自动图文版式)。基于卡片或便签的轻量化笔记软件就更适合 这类结构,例如备忘录、便签、Bear等。
4. 产品规划
如果我是项目经理,可以招聘6个人,并且有4个月的时间,我认为应该如何配置角色如下:
人员分配:美工:1人;开发:2人;测试:3人
周次 |
任务 |
1-2 |
明确分工,分配任务,培养默契 |
3-4 |
用户调研,需求分析,功能设计美工设计 |
5-9 |
alpha阶段开发,根据初步指定的方案开发,前后端并行,测试人员同步测试,反馈问题 |
10-14 |
中期总结alpha阶段任务完成和用户反馈情况后,开始beta阶段开发,测试人员进行回归测试和主要功能测试 |
15 |
小规模内测,收集用户意见 |
16 |
宣传并发布,继续收集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