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基班第六课。认知第三讲

中原焦点团队网络初级25期  中级27期 复训初31期 李晶晶  坚持分享第277天 约练第85次  晨跑第31天

第六课:认知第三讲

(思维、想象、言语)

认知非常重要,因为后面的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咨询心理学,很多其实都是在学习心理现象,看怎么去改变认知。尤其是在心理咨询里面,很多时候都是在调整认知,因为认知变了,情绪行为都会发生变化。当然,行为变了,他也会反过来影响我们的认知,影响我们的情绪。焦点解决是一个行动派,除了确认知觉之外,它还非常强调去做小步行动。所以知行合一,那么就天下无敌了。要把知道的东西,真正的去实践,真正地去做到。比如我们知道早睡好,锻炼身体好,我们能不能真正的坚持。学习中要听说读写,有没有真正执行。

今天所讲的认知这一块内容,着重讲三块儿,思维,想象和言语。可以跟前面联系在一起,感觉,知觉,记忆,注意。首先在我们认识一个事物的时候,我们要有感觉,不管是视觉,味觉,听觉,嗅觉,还是机体觉,平衡觉,痛觉等各种感觉,你是无感的,你跟外界就没有链接,所以需要我们的感觉比较敏锐,敏感可以变成敏锐,对外界各种刺激有感觉,然后感觉合成知觉,要能意识到,除了意识到,我们还要专门注意到,注意到以后,我们才会去思考,这是啥,是怎么回事呀。思考的同时会启动记忆,之前已经感知过的东西,在我们的大脑中会形成表象,会成为记忆,可能跟以前的什么东西差不多,当有一些结论之后,我们可能表达,也可能不表达,表达出来以后,我们可能还会想,对方他怎么想,我们可能会听一听对方的想法,去确认对方的知觉,去澄清,去听一听对方的,然后互动就开始出来了,内部的认知得到一些东西,然后通过语言去传递出来,因为语言是一个桥梁,不管是内部的思考还是跟他人做交流,都缺不了语言,语言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你的情绪,你的行为可能都会直接受语言的影响,不管是内部语言还是外部的,都会受言语的影响。

改变认知,就要去确认和探讨,你想到什么,你有什么感受,你怎么看呀,是什么让你有这些想法呀,当时大概什么情况呀?这其实都是在问对方的感觉和直觉,意识到什么,注意到什么,当时的记忆,当时的画面,当时的情况,尤其在描绘的时候可能会调动他的情绪,他对这件事情又有了新的感受,不一样的想法,再请他用某种语言,以言语的方式讲出来。讲出来之后或者在讲出来的同时,他可能会有新的思考,所以我一直在提倡,我们要有更多的表达,在咨询中也是这样子,来访者他可能自己不是很清楚,但是在表达的过程中,他会调动他的认知的方方面面,然后他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和想法就会越来越清楚,所以,我们要更多地去表达。

咨询就是给对方提供一个安全的,稳定的,接纳的氛围,然后去陪伴着对方,去弄清楚他自己一系列的想法,他自己怎么看,他自己想要什么,大概什么样的情况,他拥有什么,他可以做什么,通过言语不断地去澄清,最后越来越清楚,当越来越清楚之后,他的变化就出来了。

只有人类是有思维的,灵长类有思维的萌芽。动物有情绪,但是没有情感。

第一单元 思维

一、思维的定义及特征

(一) 思维的定义

    思维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主要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

透过现象看本质。怎么看到本质,自己思考也可以,但是自己思考的时候容易有盲区,容易自动划过去,因为那一块儿是我们非常在乎的,我们的情绪就出来了,思维能力就下降了,稳是改变的定海神针,因为我们稳不住,所以到那个点,情绪容易失控。所以需要找人来聊一聊。约练都是让我们对自己有更清晰的思考,让我们的思维和智商在线,能看到我们自己的盲区。因为别人会从不一样的角度去思考。越来越清楚,活的越来越明白,这个时候,很多事情可能就不是事情了。我们的很多痛苦和情绪,其实都是源自于我们不明白,我们的思维不通,思维通了,可能就不是事了。恋爱的时候,也是在情绪中,智商不在线。后来情绪稳定了,就会感觉自己找的什么人呀。

思维的特征:间接性和概括性

1. 间接性

我们能通过记忆和经历的东西进行推理和思考。这是好事,但是同时也会带来负担和麻烦,因为有的人想的太多了,心理上演大戏,会推论,觉得他是不是看不起我,内心会有很多情绪,这样会导致我们想的很多。如果有类似的特点怎么办呢?需要在实际中验证,但是验证的时候容易带着有色眼镜,所以在咨询的时候强调不预设,清空自己。因为当我们坚定地认为自己是对的时候,往往你可能就是错的。当你以为你知道的时候,你更多的是不知道了。所以在做沟通的时候,要清空自己,因为得到的东西都是间接的,别把自己得到的东西当真。遇事憋三秒,让真相飞一会儿。需要去验证,去澄清。

    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病史

体格检查

血液常规检查

血液生化检查

粪、尿常规检查

脑电图检查

2. 概括性

(1)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概括可以更简洁,通过概括可能得出规律。但是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咨询的时候太概括了,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具体化,不要用形而上的东西去讨论。怎么具体化?通过什么问句去具体化?当对方说一句话的时候,怎么接?能具体说一说吗?能多说点吗?能描述一下吗?还有呢?请举个例子。

这样的话,概括性思维就细化了,就能联系实际情况了。抽取出来,共性的多了,那么个性的东西就少了,就被漏掉了。焦点解决跟后现代心理学,强调,不要去贴标签,这样容易漏掉个性。哪怕是双胞胎,也是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所以概括有概括的好处,概括出来规律后,下一次容易应对,但是概括容易贴标签,不容易了解个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讲的过程中,对他的实际情况就有更多的了解。同样,生活中,我们要多好奇,才能够细化,讲的更清楚。别以为你已经知道了,你觉得是这样的,但是实际并不一定是那样的。

人不就是那样吗?有啥区别,区别大了,每一次咨询都是一次探险之旅。如果你感觉就那回事,你的心就老了,缺少好奇心。

咨询很有趣,我们没有感觉到有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达到这样的能力。跟我们的经验,能力和认识有很大关系,这个世界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自身的修为,知觉,世界通过我们的思维,认知,过滤,对我们产生作用。

(2)将多次感知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加以概括,

得出有关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结论。

枣树

苹果树

梨树

桃树

思维的种类

一、根据思维的形态

  (一)动作思维: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过程。

                  操作的动作是思维的支撑

通过一系列动作进行思考,比如老公某天看手机鬼鬼祟祟,我们可能就会有怀疑。女士的第六感觉是很强的,但是处于恋爱状态的时候,容易相信。成年的咨询,基本上都是因为有婚外情之类的,做多了感觉不舒服。

(二)形象思维:以直观形象和表象为支柱的思维过程

具体的画面的东西,进行思考。我们人的思维是非常有意思的,他会跳来跳去,灵光一现突然就会想到一个场景,有时候使劲儿想,就是想不起来。想不起来的时候,就放一放,该忙什么忙什么,需要酝酿,或许某一刻就灵光一现了,对于复杂的事情,前期很多努力和准备,然后酝酿,最后就容易灵光一现。

我们的成长也是如此,某一天发现我们成长了很多,咨询也越做越多。刚开始可能苦苦思考,也得不出结论,所以学习的过程就是坚持,坚持坚持着就厚积薄发。坚持下来不容易,但是坚持下来,不知不觉变化就出来了。

(三)抽象思维:是用词进行判断、推理并得出结论的过程。又叫词的思维或逻辑思维。以词为中介来反映现实,这是思维的最本质特征,也是人的思维和动物心理的根本区别

  逻辑思维能力是思维的最本质特征,也是判断一个人思维能力强弱的最重要的指标。逻辑思维能力与智商有很大关系,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跟智商有很大的关系。接纳自己的智商,该坚持坚持,在自己的领域里面该坚持坚持,坚持的足够长,抽象思维能力会变强,因为当知识和经验足够丰富的时候,你对这个领域的判断推理能力也会足够的强,所以勤能补拙。

  样样通,样样松。坚持走下去,深入下去。

二、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不同

(一)辐合(附和)思维: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求同思维)

  附和才能求同,中国人的附和思维多一些,发散思维少一些。但是现在有变化。

(二)发散思维: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

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独特的新思想。(求异思维)

这两个可以说是相反的,但是不要对立起来,比如遇到事情的时候,可以先发散再辐合,可以同时存在。阴极而阳,阳极而阴。好与不好是孪生兄弟,所以要学会与问题共存。不要排斥看负向,有时候就是改变不了,那就共存。因为有阳光的地方就有阴影。有阴影的地方说明有光。

心理咨询师教材可以说是字字珠玑。

问题解决:认知心理学,研究思维的途径就是问题解决。

(一)什么是问题解决

      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遵循一定规则,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比如说生活中遇到困境,我们要解决困境怎么办,首先要先了解自己的初心,你的目标,在这件事情你最看重的是什么?只有我们清楚我们想要的是什么,我们的精力才不会白费,对我们想要的目标,有哪些规则需要遵守。

  比如咨询的时候想帮助来访者,但是你要尊重规则,规则都是前辈的血和泪总结出来的。要想实现目标,必须要遵守规则,否则就会出很多问题,保密,中立,匹配,收费,频率。如果不遵守的话,要么你这边反移情,要么来访者移情,各种问题会出现。规则是大的,而伦理只是咨询的伦理,各行各业也都有自己的伦理。咨询伦理还不能完全概括咨询的规则,还有很多规律。伦理是属于规则的。

  我们还有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我们有哪些,没有的话就需要去学习,去深入。如果来不及,就借力,整合资源。深挖一口井,一通百通。工作中也是,有没有让自己安身立命的东西,如果没有的话,我们就要想一想,那一块儿可以去深挖。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它是个过程,急不得。有时候我们没有办法让问题一下子解决,有时候还有反复。这就是一个过程。有的咨询,三四个月没有变化,五六个月变化就出来了。家长稳不住,你只要能稳住,就能想办法让家长稳得住。所以很多东西都是一个过程。

(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迁移的作用

  迁移是指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

  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如骑自行车对摩托车的影响为正迁移

  骑两轮车的经验对学三轮车的影响为负迁移。

    迁移既可起积极作用,也可起消极作用。

2.原型启发的作用:尤其是仿生学,都是原型启发。比如稳定仪,是跟鸡学的。古人会更多的向大自然学习,古人非常接近于道,现在人更多接近于术,学心理学要更多的接近道。

3.定势(固定的形式)的作用

    定势即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

思维定势,可以理解为预设,咨询中要学会清空。

第二单元 想像和表象

一、表象和想像的定义

      表象: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比如见了谁,当这个人不在眼前时,也能想起来,我们会对表象思考,也会进行想象加工。所以表象是可以进行操作的。所以得出,我们记忆的东西不一定是准确的。记忆是会骗人的,来访者讲很多记忆的东西的时候,我们要跟他去探讨,去验证。去验证他讲述事情背后,他在乎的是啥,事情发生后,就已经无从考证,无法还原,所以不要花太多的时间去验证事情的真假,更多去探讨他希望的,想要的,在乎的东西。有时候没有绝对的真相的。

      想象是人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

        表象具有可操作性

想像和表象的本质区别在于:

      想象是对表象的加工和改造,创造出新的形象,是思维范畴。

      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在头脑中再现,并没有创造出新形象,属于记忆范畴。

二、想像的种类

根据有无目的性和意识性,分成无意想像和有意想像

  1.无意想像

  一种没有预定目的,在某种刺激作用下不自觉地产生的想像。如梦、幻觉

上学的时候,对某人有好感,会想象自己非常优雅,白马王子对自己表达爱意。

  2.有意想像

  在一定目的、意图、和任务的影响下,有意识的进行的想像。

无意想像和有意想像是有关联的。尤其是焦点解决的奇迹问句,就是有意想象,通过有意想象,会让他更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行动更能跟的上,容易知行合一。

没有地基,容易陷入个人崇拜,没办法走太远。

咨询是一种有意想象。

 

根据新颖程度和形成的方式

(1)创造想像

    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2)再造想像

    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

(3)幻想

指向未来,并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的想像,它是创造想像的特殊形式。

第三单元  语言与言语

一、语言和言语

言语的背后就是你对他的看法,家长的嘴是开过光的。最终都是修自己。回到道的方面去修自己,这样说出来的话才会带着情感。

小视频:改变语言,改变世界。

前面:我是盲人,请帮助我。后面:这是美好的一天,我却什么也看不见。

同样的内容,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也是焦点中的重新建构。

        语言:是人们进行思索和交际的工具。

        言语:人们运用某种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

(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语言是交际的工具。

(2)言语是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言语是交际的过程

              语言和言语密切相关。

二、言语活动的形式

言语的形式分为两类: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

外部言语:用来交际的言语,书面是外部言语

内部言语:不是用来交际,而是为了支持思维活动进行的、不出声的言语。

表达的时候,既不委屈自己,也不让对方受伤。而不是压抑着,憋着。讲课也是外部言语,进行外部言语的时候,不能只想着自己,也要考虑他人,只要有他人在场的外部言语,要考虑他人的感受。

讲课:有对话言语和独白言语两种。演讲是独白,培训更多有对话在里边。我们一定要去扰动现场的每一个人,让大家都参与进来,才能有效果。

(二)内部言语及其特点

是不出声的,内心的翻江倒海的东西,都是内部言语。

1.发音器官活动的隐蔽性

2、言语的减缩性(简缩、不完整性)

3.速度快

  “能意会不能言传”因为想得不细不完整不系统

通过外部言语讲出来,你才会更加清晰,才知道原来自己是这样想的。

三、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

(一)言语运动中枢——布洛卡区  说

  1、部位:左半球额下回靠近外侧裂处

  2、受损表现:运动性失语症(表达性失语症)

  3、表现:阅读、理解和书写不受影响,但言语表达障碍,说话迟钝费力,不连贯。

(二)言语听觉中枢——威尔尼克区  听

  1、部位:顶、枕、颞叶交会处的颞上回

  2、受损表现:接受性失语症

  3、表现:能听到声音,但不能分辨语音和理解语义。病人说话时,语音与语法均正常。

(三)视觉性言语中枢  读

  1、部位:顶、枕叶交会处的角回

  2、受损表现:失读症

  3、表现:能理解口语,但不能理解书面语言在书面语言中,能看到字词,但不理解字词的含义。

(四)书写性言语中枢  写

  1、部位:额中回靠近中央前回处

  2、受损表现:失写症

  3、表现:不能写字、绘画。

              布  威  角  中

              说  听  读  写

你可能感兴趣的:(筑基班第六课。认知第三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