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足,是心灵的状态
有人说这世界上有很多贪心的人,可是他们一样拥有很多财富,不是吗?
大家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对心的不了解,只看到了外在的表象。
在我看来,财是物质,富是精神 ;
财是外在,富是内在;
财可以掠夺,富只能靠修养。
富有的感觉能从别处掠夺过来吗?别人的极乐世界能强抢过来吗?
如果可以,我们直接去把别人的喜悦幸福通通抢过来就好了。
然而事实是,喜悦、幸福无法抢;
满足、富有无法抢。
富,是一种心灵的状态,不是数字的多寡。
所以这个世界上的富人,不一定是财富数字很多的人,而一定是心灵状态愉悦的人。
财富有两大特性,一个是满足,一个是喜悦,只要没有这两大特性就不叫财富。
所以,只要心灵状态回到满足和喜悦,就获得财富了。
有人说,这些太虚了。但是什么是虚?什么是实?
我们需要重新衡量。你们可能经历过,赚了很多钱,但心中仍感到很缺失,很空洞的感觉,这就是贫穷感。
过去我们把虚实都颠倒了,总觉得只要拥有很多钱就是富有,却不知道真正的富有是从心开始。
感觉,是真实的生命
人只能生活在感觉中,请问有谁能生活在感觉之外?所以我们的感觉才是最真实的。
感觉是真实的生命,感觉是灵魂的语言,感觉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
我很快乐、幸福、满足,就是感觉;
我觉得食物口感不错,衣料手感很舒服,衣服看起来很美,某人看起来很有眼缘,全部都是感觉。
人只能生活在感觉中,感觉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
有些人,钱财堆积无数,却没有满足和喜悦的感觉,这就是真正的贫穷。
贫穷和富有都是一种感觉。
贫穷的感觉是什么?就是总觉得自己缺少很多。
富有的感觉是什么?内心充实,祥和,对外物没有依赖感。
又有人说,内心的富有跟物质的富有有什么关系呢?
F法说,心生万法,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心一生法就生,心中富有了,富有的法就会自动呈现。
心中有了就是种子有了,然后种子就会慢慢发芽,开花,结果。
因此保持心中富有,财富就会越来越多。
我口袋里不管有多少钱,都是富有的,为什么富有呢?
因为我总在给别人。所以富有不是拥有得多,富有是愿意去供养别人,这就是富有的感觉。
布施生福报
佛家说,供养生福,布施生福,再延伸一点就是,财布施得财富。
当我们在索取,总觉得自己拥有的不够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就会立刻创造出一个黑洞,这个黑洞就叫贫穷的种子。
当我们愿意贡献社会,总想给予,内心立刻就会变得富得流油。
人只要有了精神,财富就是无限的!
获得财富的终极目的是什么?
其实,很多人对财富没有觉醒,赚钱到底要干什么?很多人认为是累积数目。
其实钱是拿来产生作用的,比如,手机是用来打电话的,不是用来保存二十年的。
生命也不是要长生不老活一万年,如果活一万年不起作用,就白活了一场。
比如,我们不买一万块的LV包,把钱施舍给社会上贫穷的人,这就是舍钱,这就是富有。
一万块,买一个包就没有了,我们只能拿包炫耀下,但之后还会空虚,感受不到高级的幸福。
再高贵的奢侈品对生命不会造成改变,就好像给蚂蚁的窝镶钻石,蚂蚁还是蚂蚁。
而当我们布施的时候,就会有富有的感觉。
我们一定要记住富有的感觉,因为贫穷的感觉是对生命的伤害。
有了钱拿去干什么?——“有财此有用”。
好多人觉得有了钱可以买车买房,逍遥自在。不是!这不是目的。
但要记住,买好车,不是为自己买;买好房子,也不是为自己;穿好衣服,也不是为自己;享受一下,也不是为自己享受。
只要不是为自己,就是功德!只要为自己,就消福报!
只要我们更多地利益人,钱就不是问题,钱就是我们生命价值的附产品。所以我们要去想怎么样能利益到他人的生命。
怎么做呢?很简单,就是天天想菩萨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想众生需要什么,如何满足众生的需求,引导众生的向往。
所以,在我心中,要把生意做好只有一条路:向菩萨学习。
没有人像菩萨一样把“生意”做的这么好,菩萨甚至不做“生意”,却把“生意”做到顶端。这就是不做生意,却能把生意做的更好。
我们要想,怎么样能真的帮助到别人,这就是成就别人的生命。
我们成就别人的生命,用传统文化的理论来说,就是“厚德”,厚德就自然会产生一个结果——财富、名利会自动呈现。
人最大的智慧和成就不是抓住外部,而是搞懂自己;最大的财富不是赚得金钱,而是赚回生命的价值和喜悦。
当生命回归了,一切外在的财富、名誉都将无法拒绝地追随和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