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兄弟俩-贾赦与贾政

贾代善与贾母生了贾赦与贾政这兄弟俩。贾赦字恩侯,贾政字存周,似乎正是他们各自性格和人生的写照。在此,从前八十回的线索聊聊这老兄弟俩。


据赖嬷嬷说,代善对两个儿子管教很严格,贾赦比较调皮,天天挨父亲打。贾政也被父亲公开打骂,要知道贾政还是“自幼酷爱读书,祖父最疼”的一个,但代善的教育理念是“有打无类”,并无明显分别。贾赦长大后就成了典型的纨绔子弟,近似于薛蟠,想要什么就一定要得到,该不该,由他自己说了算,这性格与他小时的“淘气”也是遥遥应合,虽然一直挨打,他的天性并未改变,只知道放纵自己的欲望,从不自律。贾政虽然酷爱读书,却没能走上读书取仕的路子,而是被皇帝赏了官当。这于他而言不知是幸还是不幸。两兄弟似乎是按照各自的天性发展下去,打骂式教育对他们影响甚微。看贾政对宝玉和贾环兄弟的教导方式也是各种讽刺挖苦,生怕他们稍微有点自信。看来家传的教育风格就是这样。而宝玉和贾环也是各自按照自己的天性发展着。



荣国公的爵位是给贾赦承袭了,当然这并不能证明代善夫妇更喜欢贾赦,因为古代废长立幼本来就是大忌。可是这可以说明贾赦虽然淘气任性但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错处。作为一个既得利益者,个人成功经验也影响了贾赦的人生观,他认为“咱们这样人家不比那起寒酸,定要雪窗萤火蟾宫折桂方得扬眉吐气。咱们子弟原该读些书,不过比别人略明白些,可以做得官时就跑不了一个官的。”贾赦这一生唯一的成功就是投胎很到位,之后他就一直很淘气很任性地活着。他原配死了(不知是不是给他气死了),娶个小门小户的续弦不敢不听他的,他就肆意妄为。他想要古董扇子买不到,贾雨村替他巧取豪夺,他不以为忤反大加赞叹。儿子不服就暴打儿子。他看中母亲的丫鬟,就叫老婆去要,要不来就花钱再买个女人。同辈人中,王子腾、贾政都在升官,林如海更是成为皇帝心腹。而他自己事业上毫无建树,官儿也不好生做,成天跟小老婆喝酒。


贾赦虽然任性,但在亲情上并不含糊。妹妹贾敏病故,他连见黛玉都要觉得伤心不忍。宝玉凤姐遭遇魇魔法,奄奄一息,连贾政都想放弃了,贾赦还继续找寻僧道做法术,虽然是愚昧的病急乱投医,但也是一番为人父母之心。感觉贾赦有点像薛蟠,被溺爱长大,一切行动凭着原始欲望来,但是对亲人也是一片真心,虽然因为任性愚昧时常惹亲人生气。



古代人尽忠不能尽孝,做儿子的出去做官,做女儿的也要出阁。孝顺父母的事情只好委托给贴身仆人。所以这些仆人等于在替年轻一辈的主子尽孝,因此大户人家凡是给老主人贴身伺候的仆人都是很有地位的,比如赖嬷嬷是在主子跟前有座位的。即便年轻一辈的主子给贴身仆人钱财,那也只能叫梳头油钱,不能算是赏钱。大宅门子弟是要向父母的贴身仆人道乏道累,表示感谢、尊重他们,才是读书明礼的表现。所以,作为贾母贴身丫鬟,鸳鸯的地位其实很高,她可能也是贾府丫鬟中最有主子气派的一个。也许正是因为鸳鸯这种与众不同的气质吸引了贾赦吧?他每天看自己懦弱听话的大小老婆都看烦了,觉得高贵大方的鸳鸯才最迷人。他似乎没经过什么思想斗争就直接叫邢夫人来求贾母,倒是邢夫人还想着要跟凤姐商量个行动计划。贾赦这样,说明他感觉母亲不会太反对此事。贾母劝凤姐容忍贾琏偷情时也说小孩子家馋嘴猫,难保不这么着,从小世人都这么过来的。说明贾母对于男人好色并不深恶痛绝,也许贾赦年轻时贾母在这方面也是比较纵容他的,如同薛姨妈,虽然跟薛蟠打了多次饥荒,最终还是把香菱给了他。而贾母拒绝把鸳鸯给贾政一是鸳鸯死活不肯,二是实在习惯了鸳鸯伺候。但她后来说可以由她出钱,给贾赦买个丫头作妾。贾赦还真就花八百两银子买了一个十七岁女孩子嫣红。

   贾赦好像一个被母亲宠爱到老的小孩,永远要随心所欲。稍微少宠他一点儿,他就会在中秋酒宴上讲“偏心”的笑话,讽刺母亲偏心。其实贾母偏心吗?她曾经对薛姨妈说自己并不偏心。



贾母在书中宠爱的人物多半是有些任性的漂亮人物,比如凤姐、黛玉、宝玉,丫鬟中也是个性鲜明的鸳鸯和晴雯比较得宠,袭人这样的老实孩子并不太受宠。联想到贾赦的个性,年轻时可能也是深得母亲溺爱才到了这个地步。他像最普通的纨绔子弟一样,任性、有品味、爱享乐,但是没有阴谋诡计。谋害石呆子那样的事只有草根出身不择手段的贾雨村才做得出。对于母亲偏爱弟弟,他不以为然,还要对弟弟不甚喜欢的小儿子大加赞扬,说“咱们这样人家,不比那起寒酸,何必多费了工夫反弄出书呆子来!……世系前程定跑不了你袭呢。”其实贾环的父亲都没有袭官,何况是贾环?贾赦这话不过是故意气贾政没袭到官,反而白费工夫,成了个书呆子。显然,贾赦对于贾政的才华和能力并不很看得起。



贾母早年宠溺贾赦,后来看他越来越荒唐没有长进,自然不会喜欢这样的儿子,但不喜欢归不喜欢,贾赦在大面儿上是无可指摘的。贾母逐渐发现老实巴交的小儿子更靠谱,把上房给了贾政夫妇,与贾政感情好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要平衡两个儿子的利益关系,为人父母,很怕被人批评偏心。而且荣国府最大的利益——爵位已经给了贾赦,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贾赦习惯了贾母的溺爱,一旦发现这溺爱减少,就大为不满,而且他任性惯了,不讲情面。所以贾母只好离他远一点,并且少管他的事。明知他给迎春安排的婚事不妥,还是不发一言。



贾政自幼比哥哥老实,酷爱读书,但同时也是个诗酒放诞的人,他的祖父疼爱他,希望他从科甲出身。然而父亲早死,没等他通过考科举证明自己,皇帝就赏了个官给他。我们无从得知政二爷真正写文章的水平如何,甚至也不知道他写诗的水平如何,唯一可以看出的是他做官的水平比较庸常。父亲死后,皇帝格外开恩,赏他入工部习学,给了个主事的职务。主事,明清为正六品,大体相当于今天中央部委的正处长。作为文官,贾政的这个起点算是很高的。毕竟当时状元的初授官才是从六品修纂,还得在翰林院干满三年才能散馆另授职务。然而作为一个受祖荫非科举的官员,他会多少受到一些同僚们的排挤。25岁当官(年龄再大那就不能算好读书了。因为明清秀才平均年龄25岁,举人31岁,进士35岁)到年近五十,只升了半级到从五品工部员外郎。明清时,京官三年一察。就是每三年要对所有中央体系官员进行综合评价,优秀者晋升,顽劣者开缺回家,一般者继续考察。就是说贾政做官24年,被考察了八次才被升了半级,其业务能力可见一斑。后来外放了一个学差还是在女儿元春封妃以后,大概是女儿帮老爸争取来一个业务表现机会,可是出差回来后似乎也没有因为表现良好而晋升的迹象。

  总体来说,工部虽在六部中地位最低,却是非常来钱的机构。皇陵、皇宫、首都地区中央官署的兴建与维护,全国军政公署修建维护的审批核算,皇家的车马器材,河道疏浚,水利工程、军器建造,都归工部。但是,贾政为人迂腐,虽然自诩身自端方体自坚硬,又立志朝乾夕惕忠于厥职,但是另一方面又不以俗务为要,属于男子有德便是才的类型。他最大的乐趣就是与门客清谈聊天,所以业务上不会有多少成绩,也不可能得到上级优良的评价。


出仕靠祖荫,外放靠女儿的贾政,比起实权在握升任九省检点的大舅哥王子腾和探花出身成为巡盐御史的妹夫林如海来,实在相形见绌。仕途不灵光,治家也没什么建树。还自诩素性潇洒以自慰,元春省亲时盖园子接驾等一系列事情都交给子侄辈去打点。存活下来的两个儿子也没有一个教养成功的。在家务上,他偶尔关心一下儿子,也只是在心里替他们物色好两个丫鬟预备做妾,却始终缺乏行动力,最后还是王夫人抢先确定了宝玉姨娘的人选。


贾政的庸常,即便外人也是看得出来的,北静王见宝玉聪明俊秀,当面夸赞他是“雏凤清于老凤声”,这固然是褒奖宝玉,但也说明了宝玉父亲的平庸。贾政也颇有自知之明,面对省亲的元春,说自己是“鸠群鸦属得征凤鸾之瑞”,跟兴儿说的“老鸹窝里出凤凰”是一个意思。这里有谦虚的成分,不过贾政也确实没想到以自己的基因居然能生出元春这么有出息的孩子。平庸归平庸,好在贾政的亲哥哥更差劲,堂兄虽然有进士之才,却遁世而去,只有他还算正常,无功总比有过更令人安慰。于是贾政成了贾母最喜欢的小儿子。


贾政虽然无才,却有儒慕之念,但凡是有才华的人,无论出身、际遇、人品、辈分、性别,他都喜欢。他的亲家是金陵名宦李守中,曾经是国子监祭酒(相当于北大校长)。林如海娶的是贾家最钟爱的小女儿,但是他显然与二舅哥更为亲近,因为谈得来。贾政对于草根出身野心勃勃的暴发政客也是特别关爱,从贾雨村到傅试,都是有才无德之人,纷纷入他青眼。对于詹光程日兴等一干举仕未果,读两句书淤在肚子里骗人吃喝的清客,他也万般礼贤下士。连侄女外甥女们的诗词他也乐于欣赏点评,并对钗黛等人的才气大为赞赏。无论是仕途经济还是诗词歌赋,任何一点才华都能令他倾倒。俗话说缺啥补啥,想来政二爷真正缺失的就是才华二字。


从为官风格来看,贾政还是比较认真的,不过贵族出身的他一没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动力,二也确实智商情商不高。曹雪芹在书里配对的夫妻都是比较登对的,贾政与王夫人这一对都是能力不足情趣有限的类型。只不过王夫人在丧子之后有点心灰意冷,而贾政还是希望在并不擅长的本职工作和家务事之外追求一点小浪漫,但由于智商和情商的限制,他的品位也不高,所以只能跟贾雨村和那些半吊子清客在一起厮混,他喜欢的女人也是赵姨娘这种又蠢又俗的类型。


政二爷年轻时同辈中未必没有才貌俱佳的女子,然而家族为他选择的婚姻是王家二小姐,一个天真烂漫的爽利女子,读书不多,情趣不高,管家能力一般,但是生殖力不错,为人老实又孝顺。这样的妻子在那种时代和人家是挑不出毛病的。但是贾政心里恐怕更向往浪漫奔放的娇俏女子,他的周姨娘比王夫人更加沉默寡言缺乏存在感。终于在王夫人生宝玉的时期,贾政娶了快人快语俊眼修眉的赵姨娘,并很快接连与之生下一女一子。如果说贾赦纳妾是一种中年危机,为了留住年轻时的肉体快乐乃至贪多嚼不烂;贾政则是为了满足内心深处的不足之感。


贾政早年诗酒放诞,成年后发现自己缺乏文学天分,遂立志科举,可惜后来仕途庸常,他在羡慕其他人才的过程中匆匆老去,这一世他都活得不甚痛快。唯有与赵姨娘这个低贱顽劣胸大无脑的女人在一起,他才能挥洒自如肆无忌惮,才能感到自己是个受人崇拜的大才子大英雄。所以虽然贾母和王夫人,乃至荣国府上下都不喜欢赵姨娘,但是贾政依然宠爱她。

   贾政的两个女儿无论嫡庶都很出色,儿子却各有不同。贾政管儿子没什么科学方法,就是打骂、规矩,儿子发展好不好要依靠他们自己的天分,所以也是一种看天吃饭。贾珠是三个儿子中最有应试天分的一个,十四岁进学,贾政应该也是对他期望很高,希望他能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贾政给他娶的妻子不是有钱有势的四大家族,而是门第清高的国子监祭酒的女儿,又温柔又孝顺。贾珠也不负众望,娶了妻就生儿子,生的儿子也聪明伶俐。贾珠简直就是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儿子。因为有这样一个儿子的存在,贾政与王夫人的婚姻虽然无趣,但未来还是可期盼的。然而好景不长,贾珠生了儿子没多久就病死了。具体什么病,没有说,也许是用功过度,也许是先天不足,总之贾政的好儿子的运气到了头。后文看来,王夫人从此称病不理家事,与儿媳孙子疏远,过度担心宝玉等等,都与贾珠早夭有关。贾政肯定也因贾珠之死倍受打击,此后元春的封妃也无法抵补这块缺失。两个有着共同心灵创伤的夫妻无法彼此安慰和修复,倒不如敬而远之以免想起无法追回的美好。于是贾政越发宠爱没有心灵创伤、没心没肺的赵姨娘。


贾政的两个小儿子,宝玉善良有诗才,但是无心仕途,贾环在读书方面略强于宝玉,但是人品和气质品味不佳,而且读书才华似乎也没到可以仕途辉煌的程度,诗词专好奇诡仙鬼类型。所以贾政年纪大了以后,理想主义也淡化了,他相信贾家气数已尽,出不了因才取仕的子弟,所以后来对宝玉和贾环也比较宽容了。



人近晚年,理想不得不一再对现实让步。然而现实步步紧逼,最终贾府败落。贾政这个老实的二老爷,既无才华力挽狂澜,更无运气颐养天年,连苟且偷生都是莫大的难事。当然,由于平时的自律和正直,他的下场应该比他任性的哥哥会好一点,哥哥袭了爵位,官职更高,出了事自然责任也更大。不过就算贾政苟活下来,他的家族已然覆灭,妻妾难以相伴,两个儿子也难以相守,他必然是在痛苦中了此一生。贾政方正了一辈子,可他最大的风光、成就、乃至失败、沮丧都是别人带给他的,他自己其实一直都是无能为力,他似乎是个最无辜的好人,同时也是最没有存在感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老兄弟俩-贾赦与贾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