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道(7):不会读书了

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都知道读书很重要,无论是在求学的过程中,还是在毕业以后的人生旅途中,读书都很重要。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的会读书呢?

都知道应该多读书,但认真读书的人却很少,甚至根本不会去看书,最多读读小说、看看电影、打打游戏。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我们本来就不会读书!

上学时,从6岁到20多岁,这十五年左右的时间里,我们是怎么读书的?有人管吃管住,有钱花,有固定地点,有学校,有老师、有同学,有人带着一起学,有人陪着一起读。这不是自读——养成自我独立读书的习惯,而是陪读——一直都有人盯着学。就好像读书不是一种人生技能,而是人生某一阶段的一个任务。这两者(自读和陪读)有本质的区别,一字之差,几十年积累下来就是天壤之别。就像两条射线,起点一样,起初差距很小,时间越久,距离越远!

传统的教育就是填鸭式教育,以分数为目标,以考试为目的。不是以学会自读为目标。可能大部分老师自己也不具备这个能力。

等到我们毕业了、成年了,你会发现什么都变了。我们天天追求的分数再也不会出现了,就连考试,也不会再遇到了。伺候你的人也去忙自己的事了,陪你学习的人也各奔东西了,规律的学习时间也没了。到那时有几个人还会去读书,还有那个习惯,毕竟学校里大部分人本来就没有养成自我读书的习惯。学校的教育、学习本来就是强迫式的、压迫式的、填鸭式的。短期来看,容易见成效;长期来看,从整个人生来看,反而是不利的;对少数人,学有所用的人是有益的;对多数人,自某职业的人是有缺陷的。

很多人毕业以后,就不会读书了,因为工作占用了他们大多数的时间。要想读书就必须找时间、挤时间。如果读书没有目标,没有方向,不明白为什么读书,那么读书也将变得没有意义。目标不清、意义不明是干不成什么事的,也不会有大的收获——读书也一样。

通过读书,我们可以开阔眼界,发现别人的思想火花,碰撞出自己的灵感,从而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这些除了亲身经历可以做到以外,只有通过亲自读书能够做到。通过看电影、看电视、听故事也能增长一些见闻,但不会有大的收获,不会变成自己的。这和“吃别人嚼过的馍馍,没味道”是一个道理!现代的节目大多数是为了赚眼球、赚流量,而不是为了帮助你而设的。

人生的目标、人生的意义:就是快乐生活,快乐工作。很多人拥有远大的理想,但不管多大的理想,都是要通过“快乐生活、快乐工作”这一路径来实现的!

现实生活中,不是什么人都能快乐生活、快乐工作的。身处花花世界、世间纷纷扰扰太多,没有大智慧、大定力,总会有烦扰缠身。因此,我们需要思考、需要学习、需要读书、需要交流、需要认清现实、更需要认清自身。需要那么多——什么时候才是个尽头,我们只需要记住一条就行了——我需要亲自读书。

《问说》——“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nàn),审问而明辨之也。”高于、同于、低于已者,都要请教,以反观自身。所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高于、同于、低于己者,这三种人我们都会遇到,我们也同时在扮演这三种人。不能只会做“高人”、或只会做“同人”、或只会做“低人”。谁都希望做“高人”——高高在上,殊不知做“低人”才是成为圣人的必经之路!

很多人是不太会读书的,尤其是亲自认真的读书。“读书”由不会到会,需要环境、需要时间、需要方向、需要目标、需要意义,才能真正去读,而不是当成负担。

读小说,虽然也是读书,但读小说大部分是为了排解空虚,寻找精神慰藉,它的意义是寻找刺激,它的目的是消磨时间。这跟看电视、打游戏没有什么区别!

要想读书就读一读教育方面的,读一读经典古书,读有关思想、哲学等方面的。如果不想读书,也要有一技之长,在某方面深入钻研。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们的人生高度都是靠经历来实现的,主要是靠听、看和经历,但只有这些还远远不够,还需要会读书。正是因为不会读书,才会有那么多碌碌一生的人,才有那么多功败垂成的人,才有那么多失败的人。

失败者的挫折与磨难大多是因为他们不读书引起的。但那是因为他们不想读书吗?只是从来就没学会怎么读书而已!

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亲自读书、亲身经历!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之道(7):不会读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