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打卡,由影片《黑客帝国》启发写有一文《人工智能,改变着未来》。
在文中我说到,最近参加“江西省‘国培计划2019’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项目”培训,在《从人工智能到未来社会》一课中,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博士杨晓哲引用的道格拉斯·亚当斯的总结让我高度认同。
他这样总结:1.任何在我出生时已经有的科技都是稀松平常的世界本来秩序的一部分;2.任何在我15至35岁之间诞生的科技,都是将会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产物;3.任何在我35岁之后诞生的科技,都是违反自然规律要遭天谴的。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总结与体验,是因为任何一个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都会站在以自我为中心的角度主观性分析与思考。
正因为如此,每个人对“数字技术”的理解程度与接受情感是具有巨大区别的。从而让人们分成了两大类,“数字原住民”与“数字移民”。
晨曦岁月2016的博客这样解释(2016年6月14日):“数字原住民”(Digital Natives),一般指一出生就面临着一个无所不在的网络世界,便生活在互联网与手机已然存在的时代,对于他们而言,网络就是他们的生活,数字化生存是他们从小就开始的生存方式。我们通常把90后、00后学生称为数字原住民。
“数字移民”(Digital Immigrants),一般指因为出生较早,在面对数字科技、数字文化时,必须经历并不顺畅且较为艰难的学习过程者。他们的生活中数字技术从无到有的进程,俨然是从“无互联网或手机的世界”迁入“有互联网和手机的世界”的新居民。我们通常把80年代及之前出生的人称为数字移民。
其实,“数字原住民”与“数字移民”在年龄上没有严格的界限,并不是说是90后你就一定是数字原住民,反之亦然。这不仅与个人生活的环境相关,主要是因为“数字原住民”目前所在的这个数字世界其实是由“数字移民”勾划并创建的。同时,那些认为年轻人和孩子通常都喜欢技术并且运用自如、而年长的人总觉得技术很难搞的观点说的也并不一定是事实。
360问答Julyssun用户回答“为什么说90后是网络的原住民?80后是网络移民,70后是网络难民?”时说道:90后那时候网络已经基本普及,出生就生活在网络中,所以叫原住民。80后,前半生没有网络,但是后面网络普及,他们也频繁使用网络,所以叫移民。70后,用不惯网络了,所以叫难民。
的确,从身边的同事以及家长平时对新鲜事物,尤其是对有关网络的理解与应对便可知晓一二。
最小的70后,如今已40岁了,就如我一般。在学校里已经算是年纪大的了,多数都不会操作电脑。我们五年级的组长比我长两岁,就经常以“电脑白痴”自居,甘拜下风。另外,有一个与我同岁的数学老师,可是学科带头人,在图片处理,电脑操作,比如PPT的制作,就显得困难得很。上一节公开课就得需要请别人制作PPT。由此看来,“难民”称号毫不过分。不是这些技术很高大上,而是压根儿就不想去折腾,也就是说很不习惯了。
办公室里年轻一些的老师,也就是80后的,相对来说,对这些就习惯多了,基本就不会表现出困难的情绪了。而少数更年轻的90后,则表现的更为驾轻就熟,经常成为先导者。作为“原住民”的90后,对于各种有关新事物的操作,都能主动率先尝试,并快速掌握。
如今,已经是数字时代,数字技术将主宰着世界的发展。
目前,数字分析技术已经能够对人类的语音进行分析与建模,从而模拟出人类的语音。具体地说,就是:获取某个人的五到十分钟的语音材料,通过数字分析与建模,就可以根据建模的数据生成这个人没有说过的话。或者说我们想让他说什么,我们就会生成什么语音。这样一来简直就可以以假乱真了。这倒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既然可以根据语音进行分析建模生成新的语音,那么当某一天人工智能能够对我们的思维进行分析与建模的话,那么人工智能就可以代替我们人类进行思维。那将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未来。
同理,当人工智能可以对我们的细胞的生长与新陈代谢进行分析与建模, 并重新生成新细胞的话,那我们人类将可能获得永生。
要面向未来,必须要面向人工智能。作为普通一人,我们必须要学会运用人工智能产品。从这个角度来说,作为70后的数字难民来说,我们就是要努力转换成数字原住民了。
我是70后,为了面前未来,势必褪去“难民”与“移民”的身份,努力跻身于“原住民”的行列,如此,才会不被时代抛弃,不被“数字”碾压。
面向未来,或许就是一个从“数字移民”到“数字原住民”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