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志愿精神煜煜生辉

2018年2月24日,我校几十名教师志愿者分头走进学生家庭进行家访。

作为普普通通的成员之一,我们三人小组有幸先后进入四位孩子的家。作为教师,我们见证了亲子关系的紧张与缓和;作为教师,我们见证了夫妻关系的亲密与疏远;作为教师,我们见证了家庭经济的拮据与盈实;作为教师,我们还见证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流逝。

图片发自App


是的,若是说一句话,那就是幸福的家庭何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

为什么这样说?请听我细细道来。

作为志愿者的实际行动,其实我们的家访行动早就在寒假前期规划谋划周详。从活动的方案到人员的布置再到活动的开展,几个小组负责人亲自带头亲身参与,尤其是班主任教师的详情调研(老师们连拜年的礼物都做了准备,这一点让我汗颜),再从学情研究到集体备课具体步骤我们都是默契合作的。

人生还有什么不能够做好的事情?教学难?课堂难于操控?还是师生关系家校合作难于进行?行程的顺利进行与结束已经向我们证明了答案,而且整个的过程受教育的恰恰正是我和我们的教师们。穿上志愿者的服装,做着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当然,很有可能有人不情愿),我总觉得自己又回到了自己的青年时代。

图片发自App


二十几年的教学生涯,我真的只有两件事情做的够好与众不同。第一件事情是讲课从来没有应应付付疲于奔命,即使是在应试教育最为紧迫的时候领导与教师团队最为紧张的时刻(估计很多老教师会懂得)——我都是从来没有把我教授的历史或者是政治学科划重点,指难点,死记硬背,关键是到最终中考成绩全县名列前茅更不会“很难堪”。我都是学着专家们的样子像说书般的方式和我的每一届学生们娓娓道来;第二件事情就是家访。每一学期我都能够在学期前后直到假期,把我的学生们家访一遍,最初是骑着自行车进行后来摩托车的。说句实话,是得到了妻子和家人的不理解到最后理解万岁的。尤其是在一届届的弟子们毕业后,大家给与我的回访已经证明了“家访的正确性的”。

图片发自App


今天的后半段时间,我有幸又进行了后续家访,完完全的志愿行动。我的96届学生一行四人在中午饭后陪着我又进行了“特殊家访”——访问了他们的一位同学,一位封闭了十几年的学生,自认为已经不会流泪的我在十几年没有相见的不认识人的“小青年”嘴里叫出“历史老师”的那一刻,我泪奔了。

图片发自App


您相信吗?一切的语言与文字在那一刻凝聚滞留,为我自己写下了历史见证,更让我坚信自己行动的正确性。更让一天的家访行动,让志愿行动升华又凝华深深地烙在我的记忆里。

已经是深夜,不再一一赘述,愿我们的志愿精神自此起在我们自己的生命生活里煜煜生辉。

你可能感兴趣的:(让志愿精神煜煜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