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觉悟,一个大学生,正在经历自己的四分之一人生危机。
这个过程漫长而又复杂,伴随着挣扎,迷茫和喜悦以及顿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周边的同学普遍陷入了对自我和孤独的思考。随之而来的是对一首歌和一句话的频繁引用。
这首歌是王源《这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那句话是鲁迅的“世间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吵闹”
初见端倪
去年的抑郁症,也让我真正的体会到了这一句话。那是表弟的生日,大人们抱着两岁的他,围在一起。另外的表弟表哥两个人坐在一起打游戏,而表妹在认真的看着电视。屋里屋外,挤满了人,但与我无关。我一个人在沙发的角落蜷缩着,看着他们,面无表情,留下泪水。
不知道有多少人有类似的体验,正在工作、正在和朋友聚会、正在充满人的图书馆自习。突然,似乎周围的一切都远去了,只有自己一个人,跌落在凳子上,恍惚,迷茫,大脑一片空白。
这时仿佛有一道深深的沟壑把我们与整个世界拉开。我独立于这个世界,我们是一个人。我们很孤独。
或许就是这样的一首歌、一句话、一个时刻不断敲打着我们,让我们去远离它,避免它,否认它。抗拒着孤独给我们的种种感受。
启示与顿悟
那天,我因为其它的问题去见我的咨询师,他说,“通过你的描述,看到了一个内心没有长大的小孩”
这让我愤怒,疑惑且紧张,因为我一直自诩成熟。我感到了冒犯。
咨询师接着说:“你可以尝试搬出去住啊,自己做饭、自己规划你的生活,学会独立不依赖父母,对自己负责”这让我更加的疑惑,在家里的半年,虽然说没那么自律,但是父母也没给太大的压力,我的生活也基本是自己安排。
我为此反复的解释,我的生活是自己负责啊,难道说是要远离家庭,去寺里?去闭关?最后我只是反复得到一句话“不是,你只是需要为自己负责”
我开始冷静下来,慢慢说到:“对自己负责,似乎不取决于我在那里,我看到了我自己的感受,我自己的需求,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饮食,起居。我只需要照顾好自己,是吗?”
当我说出这些话的时候,我的紧张,焦虑和一些不解与愤怒烟消云散,随之而来的是平缓的呼吸,内心的喜悦。抬起头,我看到了咨询师脸上的笑容。
从那一刻起我开始自己做饭,安排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曾一度想要搬出去。
这样过了两天,一个中午,我做了一个梦:梦里我很小,和对面的父亲爆发了剧烈的冲突:我们互相拿起面前桌子上的东西砸向对方,步步紧逼,想让对方无路可逃。我感受到了一种扑面而来的压迫感,伴随着恐惧和颤栗,瑟瑟发抖。
我转向一旁,想要寻求母亲的帮助,但她只是看着,没有表情,没有动作,没有说话。
我被强烈的恐惧拉回现实,嚎啕大哭,因为我意识到一点:我没有家了。
突然间,我停止了哭泣,毫无征兆。内心不再是恐惧,我感受到的是自己的呼吸,心跳,头脑中的所有念头——如此的清晰、笃定、坚强。我在此刻深深的意识到,我是一个人,但我不孤独。带着这样的感觉我过了好几天,似乎这个念头一直提醒着自己,你是一个人,你要为自己负责。这样的生活,自由,自律且没有焦虑。
深入思考
这样的结果没办法说服我自己,我开始对孤独这个话题不断的思考。
一天晚上,我把“孤独”这两个字拿在手上,细细把玩,突然。一个词:“鳏寡孤独”跳入我的眼眶。
在古代的语境中,孤代表着孤儿,而独意味着无儿无女。进一步衍生,孤可以是“孤苦无依、孤身一人、孤苦伶仃”,相比独的“独自,独生子,独立”,让人感到不安。
这种不安究竟来自何方?我把这几个词来回抚摸。直到它们泛出了光——这是对无所依靠的恐惧。关于孤的词多半是被家庭社会抛弃后的感受,没有父母,没有依靠,惶恐不安。
一个孤独的人,他是弱小的,脆弱的,没有能力的。就像曾经的我,当脱离的家庭和群体,总是下意识的去投向另外的一个群体,期望得到庇护。
很庆幸,这一次,我没有退缩。这时的我,充满信心,有目标和动力。看到了曾经的脆弱,也意识到了现在自己的能力。
懂得尊重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学会照顾自己;饿了吃饭、冷了穿衣、要下雨了备伞和雨衣,
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去思考、读书、写作、交流、分享,
找到生活的乐趣:听音乐、打鼓、弹琴;
原来的一点点小事,突然做起来那么的有力量。因为现在的我,可以照顾好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言行。
这样对自己掌控感,让我找到了自己,也明确了边界。我想,我要度过了四分之一人生危机。
20岁左右的年轻人大多面临着自我确认困扰,又要学会爱与被爱。这是自我意识的觉醒的时期。初高中的我们往往受到了环境的压制,到了大学,这种意识伴随着迷茫和孤独喷薄而出。这就是年轻人面临的四分之一危机。
无论什么样的家庭和环境,我们都要学会长大。从某种程度上说,没经过叛逆的青春期是不完整的。特别是对于很多被父母控制的孩子,必须通过叛逆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这样的叛逆和自我成长能让我们学会对自己负责,掌控自己的人生,摆脱孤独和焦虑
这一路并不顺畅,我为此休学了一年,找到了自己想要做的目标和方向。
我是觉悟,一个专注于个人终身成长和幸福的心理咨询师。人生漫漫,关注我,以后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