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玲:生气的父母,内在有一个同样感觉气馁的孩子(邵阳亲子公益课分享)

昨天歆然老师在邵阳一天的亲子公益课,看到一张张求知若渴的面孔一个个走进会场,大家放弃了一家团聚,旅游的黄金假期,选择了来参加亲子公益课,真的很欣赏这一群爱学习,愿意成长的小伙伴们。

图片发自App

来参加课程的有当地有名的很资深的咨询师,有来自幼儿园的,有早教机构的,有带着孩子的问题来学习的家长,不管是出自于什么需求的家长,不管是0-100岁,亲密关系适应于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人,可以透过亲密关系,去到生活中的每一段关系,最终是和自己的关系。

很多家长带着让自己焦头难额的问题来到课堂,印象深的有几位家长,在课堂中提出了问题,孩子抑郁了,辍学在家,因为自己不断的忽视孩子,不断的要求孩子,不断的想要孩子如我所愿,孩子不断的在满足父母的要求,孩子从全校倒数名次,不断的进步到全校前100名,取得了很优秀的进步,父母也为之欢呼,高兴,也不断的继续要求,自己也从来没有放过自己,不断要求自己,不断的进步,只是想要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只是想要爸爸妈妈满意,不断的给自己施加压力,直到再也没有力气了,完全没有办法坐在教室听课了。

家长这个时候才发现自己太功利了,完全没有去关注过孩子的心,现在非常的后悔,只要孩子健康,成绩怎么样都可以。

现场的一位15岁的孩子也表达出,自己每天不断的想要做得更好,直到有一天,再也没有力气往前走,心力交瘁。

还有一位家长,更加让人心痛,因为孩子抑郁,不断的要求孩子去吃药,看医生,孩子再也不敢相信妈妈,不愿呆在家里,也不和妈妈说在哪里,她宁愿一个人到外面去打工,宁愿向同学借钱,也不想和妈妈联系,黑了微信,黑了电话,就只是不想再被妈妈操控,看到这个孩子内心是有多么的绝望。

我们不时的在要求孩子,我们就一定比孩子懂更多吗?

我们太不能够面对孩子的失败,太害怕没有好的结果,而其实我们并不知道怎么做,对孩子是最好的,我们以为知道,以为只要我作为家长,更加的尽职尽责,就可以让孩子变得更优秀,我们无法承受孩子的一生没有好的结果,如果孩子的一生一败涂地,害怕自己没有做一个好妈妈,带着这种焦虑和恐惧的妈妈,就像端着一盆滚烫的油,心里充满了焦虑和恐惧。

而很多的亲子问题,真的就是给孩子最好的信任,允许,接纳,去面对自己的内疚感,而不是去补偿,当我们还在想,我到底要怎么做的时候,其实并没有放下,把期待隐藏的很好。

父母有焦虑是完全正常的,也是完全自动化的,就像我们在闭着眼睛往前走,我的孩子要养育成功,我们会被一个潮流推着往前走。

图片发自App

有时候我们会有一个机缘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对孩子所做的事情并不是去限制,给他上一条又一条的绳索,自己被捆绑住了,当孩子还有一点点力量来反抗的时候,来和家长对着干的时候,其实还不是最糟的情况。

对生命而言,最怕的就是成功了,但是跟心失去了连接,很多人到达了人生的巅峰,就像那个中国最有机会得到诺贝尔奖的明日之星,他的生命却在一片叹息中陨落了。

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成功而来,他唯一的目标就是要成为我自己,当孩子抑郁的时候,家长所在做的就是推波助澜,让他更加的抑郁了。

突然有一天,我们会发现了这个习惯性的模式,想要操控,也让自己更加有压力,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的艰难。

我们想要的是孩子是另外的样子,不是孩子现在的样子,想要改变他,就没有接受现在的他,是我们的恐惧,让我们没有办法去接受现在的孩子。

当孩子没有不上学的时候,我们恐惧,担心他不去上学,想要他变好一点,当孩子不上学了,抑郁了,要她改变,这条路会把我们带往哪里呢?

其实还有一条完全不一样的路,生命一直在给我们机会,可下面全都是我们的恐惧,当我们不做点什么的时候,害怕面对,当我怎么努力也得不到我想要的时候?他就会放弃了,完全不知道自己要怎么办?感觉到自己就要被湮没了,那家长就想要把她拯救出来,拼命的想要拯救他,想要改变他,孩子就更加气馁,更加抑郁了。

图片发自App

父母的改变,其实是对待孩子态度的改变,孩子在父母面前更加紧张,比在其他地方更加紧张,小心翼翼,会有所隐瞒,很害怕不被爸爸妈妈认可。

作为家长,我们能够做到的是,在互动的时候,让自己更加的放松,允许和敞开,当孩子在家里不能放松,自在的时候,在权威面前,在一个重要的人面前,他也会有很多的害怕,胆怯,当我们对孩子有期待的时候,然后他又达不成,所以就会要隐藏起来的,还要小心翼翼,要对父母撒谎,我们想要孩子,在什么场合都大落落大方,就要让孩子拥有信任,允许放松的环境,让他们绽放自己的天赋,也有更多的灵感,给孩子更多的放松的环境。

图片发自App

那父母在紧张焦虑的状态下,怎么让自己放松,怎么回到自己呢?就是要处理内在的焦虑和害怕,只要我们放下这些想法就会有很多的害怕。

害怕孩子混的不好,我做妈妈做的不好,其实这都是一个谎言,让我们放不下的是自己的恐惧,我们要学习的是如何处理自己的这一部分焦虑和恐惧。

当我们面对孩子,经历那种很无力,没有办法的事,就会有很多的挫败,我们需要去经历这些感觉,要不然就想要改变孩子,想要操控孩子。

以前我们以为只要孩子的问题解决了,我的人生就没有问题了,其实不是把问题的解决了,而是让我们自己的情绪长大,透过孩子的问题去处理内在的伤痛,教育是父母的自我修行,孩子被设计出来的目的就是支持父母内在的成长。不去向内看,就会自动化的爆发,这个就需要不断的练习觉察,把自己照顾好了,在平和,接纳下,才能更好的去关注的孩子。

在吃饭的时候,大家也不忘和歆然老师请教,我的孩子只能赢,不能输,怎么办?

我的孩子是个人来疯,所有东西都会搬出来,怎么办?

我的孩子不能输,输了就哇哇大哭,我该怎么办?

孩子做作业不专注?我该怎么办?

孩子生气的时候就关上门,不理家长,我该怎么办?

孩子辍学在家,答应补课又不去,怎么办?

看上去各种各样的问题,其实不是怎么教育孩子?而是家长在什么样的状态下去和孩子互动,我们是去打压他,恐吓他,威胁他,孩子会感觉更更糟,当孩子被我们这样对待的时候,孩子的感觉怎么样?是感觉到更加害怕,更加受伤,更加气馁了,这些都是在伤害孩子的行为。

其实我们内在有一个很气馁的小孩,孩子他就是需要外面有一个人能够懂我,我们只需要去点点头,让这些情绪让它宣泄出来,让它流动出来,让不舒服的感觉流动,有的时候是孩子越哭,父母就越打,这样的话情感通道就堵了,孩子也越来越把自己的心门关闭了,让情绪流动。

我们在对待孩子问题的时候,我们要么就迫害,要么拯救,不会真的跟孩子在一起,当我们能够真的跟孩子的感觉在一起,陪着他,跟他在一起的时候,陪好自己的同时,也去陪伴孩子,是可以看到我们内在经验的是同样的一个难过。

透过这样的过程,我们就会变得更加清明,透彻,孩子也获得了力量,在我们完成了这个过程之后,就变得越来越有力量,每面对一次痛,感觉就更加有力量,自己的生命也是这样,越挫越勇。

所以我们要做的真的就是陪伴好自己内在的感觉,不断的训练自己的觉知,当然也不是说一天的课程就可以让大家都理解到,需要花一些时间练习不断的面对自己之后,看到了孩子,也看到了自己。

图片发自App

只是去表达无力感,如果想要去操控,只要带着期待,所有亲子教育的方法都会在第二次再使用的时候就失效了,所以我们的亲子公益课教的是让我们自己的情绪慢慢长大,不再追求孩子是什么自己特定的想要的样子。

给孩子最好的环境,充满了爱,阳光雨露,我们没有办法去代替孩子成长,也跟孩子改变没有多大关系,还是去借亲子的议题,去成长自己。

当一个孩子被控制的时候,他的自主权也被拿掉了,就会变得越来越胆小,没有办法去信任自己的人生。

所有的焦虑和抑郁,就是跟身体失去了连接,连接不上的体现就是大脑很忙,总是在想,接下来会怎么样?否定孩子的感受。

而其实有连接,是生命最好的爱,懂得接纳允许,没有评判,建议,纠正和教导,让自己完全放空,看见,陪伴孩子的感受,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需要,而不是停留在行为层面。

很多的孩子牺牲自己一生的幸福,就是想要证明父母对他的教育方式不对,基于器内程度的加深,内在的痛太大了的时候,如何在你不公平对待的时候,陪伴好自己的体验。

当我们和孩子有连接,用心的去连接,重新开始建立连接的时候,孩子感觉到被关注,被爱,一次一次的连接,让断掉的关系重新修复起来,那孩子感受到爱,确认被爱,孩子他知道自己其实这样做不好,但是爸爸妈妈没有放弃他,那颗完全干渴的心也在一点一点的滋润回来,活回来,这就是一个不断的持续的面对自己。

其实家长愿意把花在孩子身上的1/10的钱花在自己身上,很多的家长愿意花一年十万的钱去给孩子补习功课,只是让孩子也变得越来越厌学,很讨厌学习,好像学习就成了对孩子的惩罚,而如果自己去成长的时候,可以跟孩子在互动里面有爱。没有爱到达不了的地方,爱是一切的答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志玲:生气的父母,内在有一个同样感觉气馁的孩子(邵阳亲子公益课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