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三泡

南北像


成都三泡

作者:南北


图片发自App


初到成都,看到几乎所有街巷的大小饭店里,都摆着酒坛酒罐大酒瓶,有黑陶黄陶的,有透明玻璃的。小的能盛十斤二十斤;大的,恐怕能装上百斤,甚是惊奇,就以为这里的人们特别能饮酒。时间久了才发现,这其实与酒的普及程度和人的酒量大小无关,只是一种酒的习俗,或说是一种与地域相关的文化罢了。我在这里后来结识的一些朋友,大多不善饮酒,有的甚至是滴酒不沾的。

一个人生活,饮食问题就大多在附近的小饭馆里解决。我每次吃饭,都会要上二两泡酒,老板往往会送上一碟免费的红辣泡菜,甚是美味可口。这情况在北方的饭馆里,是绝对没有的。偶然遇上了,也坚决的不会让你白吃,不收你个三元五元票票是走不了人的。

渐渐,我由一个出门就迷,走路就懵的外来客,一点点融入这个城市的血脉中去。于是发现,还有更奇的,就是成都人对于泡茶馆的无限热爱。我的一个诗人朋友席永君就曾借用老外的口吻,写了篇泡茶馆的文章,说是“不在家里,就在茶馆;不在茶馆,就在去茶馆的路上。”可见,成都人的泡茶馆,实在是一种透过生活肌肤进入生活内部的不解情结,对此我也觉得无由的亲切。酒吧文化是外来的,虽在城市的荧光虹影中喧嚣出一片现代文明的暧昧情调,但毕竟是离普通大众远了些,离中国的根远了些,比之从陆羽《茶经》里流淌出来的茶文化,这个地利与人和,它是占不到。

后来在一次农家乐的朋友聚会上,大家便说起,最能代表成都生活特色要素的是什么?大家七嘴八舌,我冲口而出,说应该是“成都三泡”!大家听后一楞,接着说,那对。泡酒、泡菜,这两样最深入成都的东东没得说,大家一致的赞成票。但对于第三泡,却出现分歧,有说应该是泡吧,因为成都的各种吧(酒吧、水吧、陶吧、书吧、乐吧、餐吧……)好多好多,泡的人也好多好多。还有说,第三泡应该是“泡妞”。这泡妞在成都语境中,我想大概就是处朋友,谈恋爱的意思吧。这个当然有普遍性,但并不适合所有人,比如老人。最后大家还是一直认为,第三泡非“泡茶馆”莫属。不说别的,单说它不分男女,不分老少,更无论贵贱贫富的覆盖面,你就不能不点头认可。不信,到青羊宫、百花谭或文殊院等随便哪个地方去看看,一年四季,只要天上不泼水下来,那些不长树不盖房的地面上,就都摆满了桌椅,就都茶客爆满,人声一片。去的晚了,保管你转了半天,还找不到一个空位子,只好耐着性子等有人离开了再立马补过去。

某日始,我对自己实行“新政策”,搞“自己的饮食自己解决”工程,就去饭店少了,但泡菜和泡酒,已根植在我的新生活中,是要吃的。开始时是在外面买了回来,后来朋友便又批评又鼓励的要我学习自力更生的泡酒泡菜技术。我这人还算不是特别太笨,失败几次后,也就正式拉开了个人泡酒泡菜事业的序幕。到现在,说了有人不信(但我觉得是真的),我不但成了泡菜方面的能家里手,还在工艺和理论上有了自己的“歪论”,比如对付泡菜生花这个令无数老成都大摇其头的老大难问题,我就提出了“搅搅,搅搅,再搅搅”的简单有效新理论,突破了传统观念中放竹笋、倒白酒,或者用红烙铁烫的落后工艺。嘿嘿,这绝对不是瞎掰,不信你试试,保您……

泡酒呢,比较没有什么好说的,在理论和实践上,我是没有什么重大成就的。我曾尝试过将一瓶泡酒变成三瓶的试验,但结果是三瓶都不能喝了,白白浪费了一瓶美妙感觉,故而此后不再进行此项试验。

泡茶馆却是另外一种天地。茶馆和喝茶,是一件常喝常新的事物。你今天在大慈寺喝了禅茶,明天青羊宫的道茶,又是一个样色味道。茶馆茶楼茶摊,也是形色各异,纵是见多也不能识全。去冬的一天,一群朋友在宽巷子围着一堆旧木材烤火喝茶。风从街道的一头吹来,烟气呼的一声将对面的那人缠了进去,眼泪鼻涕出来了,那人却嘘嘘的说是好感动。呵呵,那滋味是茶楼里找不来的。

于是,在茶馆里,或者在去茶馆的路上,我就会想,这喝茶,其实啊,很多时候,喝的好像是茶,但细细一想,又委实喝的不是茶。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都三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