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s事件|我们该如何做父母?

最近几天各个群,各个网站,各个头条公众号都在讨论郑爽的这次弃子事件。进而有各种盘点郑爽本人最近几年来的各种迷惑行为的合集。然而这个过程中提到最多的,最被大家一直诟病的,但又很容易被一句话带过的,其实是郑爽背后的父母。

很多人都说郑爽如今这样,父母有很大一份“功劳”。

我们都知道原生家庭很重要,原生家庭虽然只在孩子最初的10年有深度联系,但却对未来80年都会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郑爽本人也在节目上表示过她其实是埋怨父母的。这份心结或许从未得到过化解,的确是一件哀痛的事。但作为成年人,当我们受到不公对待的时候,疗愈自我负担这些痛苦也是我们的责任所在。遗憾的是,她最终选择以不成熟的方式,向无辜的人去辐射她的愤怒和不满。

今天我在日常翻微信的时候,看见有人推送了郑爽和父母关系的一篇公众号文章。文章以郑爽妈妈的角度去写了她如何安排孩子的考学10年,和总总高压手段下“望女成凤”的疯狂培养心态。引起我注意的一个点是这句话:

“父母宠爱但无所要求她觉得正是美好的童年让她“啥也不是”,因此要求女儿不得浪费时间”。

其实以我们现在的父母理念来看,“无所要求”正是无条件接纳,是“不管教的勇气”,“美好的童年”恰恰是我们作为父母能够提供给孩子最重要的东西。这样的父母该多了不起啊。

然而正是这样了不起的父母,在刘艳(郑爽妈妈)的眼里全是遗憾和不满,因为她觉得父母这样是错的。觉得是父母委屈了她。耽误了她的前程。一次郑爽提到想要妈妈道歉,妈妈却气急败坏。搬出了姥姥没有培养她的事诉说自己委屈。可见这其实成了她的一个心结。她其实对父母是有怨言的,只是碍于那个年代孝字大过一切不敢说甚至不知道可以和父母说而已。

我们都知道童年对人的影响往往是两个极端。

当这个人成年为人父母后,对待孩子,他会选择2种方式去回应他童年的创伤:一种是在孩子身上复制自己的童年;一种是用完全相反的方式过度弥补。

简单举例,一个人小时候想要玩具,但爸妈就是不给买。他真的很想要,哪怕一个也行。但爸妈就是觉得不行。始终也没有买。这件事成为了他心里的一个结,一个遗憾。

当他长大以后成为爸爸,他可能会和父母一样,每一次他的孩子 要玩具的时候就会搬出各种道理和理由,或者直接高压说不可以。

另一种可能,就是会成为完全相反的类型——无论孩子喜欢不喜欢,要不要,他都要买。对孩子的要求极力满足,自己想要的也不断的卖给孩子。以至于玩具多到孩子玩不了,房间里放不下的程度。

我们给这两种方式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前一种是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后一种是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在郑爽妈妈刘艳的身上,如果她选择“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那么她就会选择和父母一样的方式对待郑爽——你姥姥不培养我,我也不培养你,我自己去找自己的事业和价值。至于你,管你喜欢做什么,你自己去争取吧。

而她选择了“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的方式,表现却是激进的“十年考学计划”、“高压社交和生活管理”、“1岁起严格管控饮食因为演员不能胖”、“强行植入演员梦“、“学习一切可以学的才艺“、”为了才艺可以送她12岁离家几百公里独自生活”、“无视和忽略低年龄孩子的一切正常需求”、“暴力体罚(打手,泼水,责骂)”。

我写到这里,觉得这种“报之以歌”的歌可能是重金属摇滚。实在是太强势和具有攻击性了。


可以说,郑爽身上的大部分悲剧都源于妈妈刘艳的一个信念,甚至是一个遗憾:“如果我父母当时就高压培养我,我现在就是大明星。”

在这个妈妈的脑海里,我看见了一大堆的评判和限制信念:

“高压管控对孩子好,放任的快乐童年只会毁掉她。“

”现在吃得苦以后才会甜”

“孩子是脆弱和无力的,她什么都不懂,只有父母安排才是好的,父母才懂,父母才对。”

这些“只有……才……”“必须……应该……”的想法根深蒂固得影响着这个妈妈。并被以恐怖的执行力贯穿到十年如一日的亲子相处中。这段关系中的张力之大,以至于在这个家里并没有“妈妈”,只有“教练”。

郑爽的生活里一直如影随形着一个披着妈妈皮的高压教练,却没有一个妈妈。


这让我思考一个问题:

现在的父母学到的育儿理念,大多都是围绕着“我们这一代和我们下一代的”,很少会考虑到“我的下一代会如何对待他的下一代”。

如果我们这一代做好休养生息,文景之治,却让下一代在做父母的时候成为了像秦始皇隋炀帝一样不管不顾只为宏图大业的暴君。那么我又何必非要做到千人一致的“无条件接纳”?

毕竟,当我们在努力给孩子“无条件的爱”、“无条件接纳”、“还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的时候,可能孩子长大后会像刘艳一样责备我们“无所要求,害她一事无成”。然后她可能会和刘艳一样,在她有了孩子以后加倍的高压管控。导致新的家庭悲剧链条。从而产生新的悲剧轮回,让我们这一代辛苦斩断在自己手上的家族悲剧模式重新上演。

这让我十分疑惑,如果我们学到的无条件接纳,无条件的爱,的确是父母的正道的话,那么刘艳这个案例在“无所要求”的父母中间应该算什么呢?

究竟是其他变量(如社会变化,集体潜意识差异,个体性格差异)的差异,还是“无条件的爱”本身就是有局限的呢?


或许,有问题的并不是无条件接纳。而是亲子相处中的“责任意识”“边界意识”“沟通意识”没有充分支撑吧。也或许是那种几十万父母共同为了成为“同一种父母”而努力的洪流场面吧。

或许孩子间的个体差异比我们想想的更加重要。以至于有的孩子我们应该无条件接纳的同时无所要求,有的孩子则必须在无条件接纳的时候有所要求甚至是高压要求。然而这个话题过于复杂,或许未来会有相关的研究成文出书吧。

这个上午的思考唯一让我明白的,就是父母没有绝对的正确道理可以遵从,没有绝对的对和错,也没有绝对的模板可以套。但只要我们尊重生命本身,尊重孩子作为一个完整生命,作为一个生命品种本身。爱自然会为我们找到适合我们成为父母的道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zs事件|我们该如何做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