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阅读|朱成玉:敬畏里闪着慈悲的光

一个朋友和我讲过他年少时期经历过的一次地震——县城死了几万人,地震后下了雨,地上雨和血混在一起,他和妈妈踩着血水,逃出县城废墟。县城外面的路边上有很多尸体,是一些当兵的从废墟把他们带出来,等亲人来认领。妈妈不断用手捂住他的眼睛。他们走了很久的路,因为是逃命,所以没觉得累,当时唯一的想法就是活下去!地震后重新回到学校,就有了好多单亲或者孤儿同学,有的同学没了腿,有的没了手。多年以后,再次回到这个县城,感觉到活着是多么好的一件事!读大学的时候,那个城市发生了一次级数不大的地震,宿舍楼轻轻地晃动了一下。他是寝室里第一个跑出去的。他的同学常常拿这个事取笑他,说他怂,贪生怕死,要是打仗保不齐就是个汉奸。每次听到这些他都只管笑笑说:你们懂个屁啊!

只有经历过生死的人,才会更加懂得珍惜生命,敬畏生命。

在医学院学习的外甥,假期回来和我说起来他的一段感触。有一次局部解剖实验,实验室新搬来了两具遗体,其中一具是一个小女孩,大概就十三四岁的样子,她头发很长,头上还扎着漂亮的头花,当时就很感慨,女孩生前肯定是父母捧在手心的最疼爱的人啊!意外和疾病真的是无法预料的。当时他离女孩的脸很近,然后就看到她牙上戴着牙套,戴牙套肯定是为了美观,一个十几岁的女孩戴牙套,至少证明她对未来是充满了憧憬的,有可能去年这会儿,她的妈妈还带着她一个月去看一次牙医,但现在却天各一方,这个女孩没有再变美的机会了,她的生命已经定格在还未卸下牙套的时候了。外甥说这一次解剖课,不仅仅让自己掌握了一些医学知识,更让自己对生命充满了满满的敬畏——能活着真好。

史怀哲儿时的时候,有一次,同伴邀他用弹弓去打鸟。对这项男孩子们乐此不疲的游戏,他并不喜欢,但如果拒绝,势必遭来嘲笑,无奈还是硬着头皮去了。可是,就在同伴拉紧弹弓瞄准小鸟的一刻,突然远处传来教堂的钟声,深深震撼并打动了他,他丢掉弹弓,大喊着吓走小鸟,然后掉头奔回家中。

史怀哲后来回忆,那钟声“好像来自天上”,不停地敲击着他的灵魂。

这以后,他再也不去参与打鸟钓鱼这类残忍的游戏,也不再介意被同伴嘲讽为“多愁善感”。在遇到不幸的人或被虐待的牲畜时,他总是陷入烦恼和痛苦,并在晚祷时为这些可怜的生灵向上帝虔诚祷告。

多年以后,史怀哲在非洲丛林中完成了著作《敬畏生命》,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生命观:所有生命都是神圣的,因此每一个生命都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一个人在伤害到其他生命时,必须判断这是否基于生活的必须而不可避免。一个农人可以为了生活在牧场上割一千棵草给他的牛吃,但在回家的路上,却不应随意践踏任何一棵路旁的小花。

真正的敬畏里,总是闪着慈悲的光。

我有一个学生,布置给她的写作任务总是迟迟不能完成。追问起来她就说,没酝酿好就不想写出来。她说她是和文字神交的人,所以断断不会辜负了它。在她看来,不负责任的写作就是一种践踏。

对她的看法我并不十分赞同,觉得那是她懒惰的托词,哪有不练笔就写出大部头的作家,但是她对文字的敬畏,倒是令我侧目,我也相信,从她笔下流淌出来的文字,一定是干净的,芬芳的。

年轻时候的某个时间段,一度目空一切,用自己的才华撑起了一个虚浮的泡沫。不屑于与人交流,热衷于去内心探险,后来慢慢才感悟到,只有扎根在尘土里,才能让一颗心保有鲜活的绿意。从此我在心里挖了一个黑洞,那是我灵魂里最深的洞穴,住着我的傲慢。我把它封存,从此以后,我学会了弯腰和敬礼,向那些最渺小最普通的人和事,谦卑地低下头颅。

张晓风说,“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也许在不分昼夜的飘散之余,只有一颗种子足以成树,但造物者乐于做这样惊心动魄的壮举”。无论是一棵树,还是一个人,我们有幸生长于这个世界,有幸感受阳光、清风、雨水,都是无数的缘分聚散的结果,对于这样的世界,难道不应该肃然起敬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美文阅读|朱成玉:敬畏里闪着慈悲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