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则是红尘,心安即是归处

侄女喜欢中国传统文化,也特别喜欢文言文,在刚上大学的时候还用文言文写了文章,发在学校的刊物上。我在早年买的一些书,也成了她收藏的宝物。前几天她发一张照片,是我在书中写的随感,那是一本《周易》,如果不是发照片过来,我都忘记了自己还有这些习惯呢。

早年,出差比较多,天南海北地游走,每到一个地方,给我的印象就是:城市都差不多,就是楼高人多,车流大,风景区也是差不多,门票贵,人多排队,盲目游走。所以,我每到一个地方,不是去当地的景点或商场,而是特别喜欢到街边的小摊、夜市,特别是书摊,偶尔会选上一两本书,回到住的地方去看。

这种小书摊随机挑选也很有意思,地面上摆的书,只是随手翻一翻就凭一种感觉,喜欢了就买下来。

《檀香刑》、《沧浪之水》、《康熙大帝》、《乾隆大帝》《尘埃落定》等就是那时候,在出差之中买来的,看完后就散落在各处了,关于周易和佛教的书则成了侄女的收藏了。

那时候买书,会在扉页上写上几句话,再注上时间与购书的地点。再后来,书成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朋友,买过书之后,读完就藏于书柜,舍不得在书上点点划划,更多的感悟与随想就在电脑上记录着。

多年后,再回头看那时写下的话,还会想起当时买书的情景,以及当时困惑的内容,寻求解决之道的挣扎。也有一些时候,会感叹当时是怎么想的呢?现在都未必有当时的想法呢。

一本《金刚经》与《六祖坛经》的合订本,二十年前购于青岛,只是听说这两本经蕴含着佛教智慧,就买来读,虽然没有读懂,甚至还有些不知所云,用朋友开玩笑的话说,一个字一个字地认识,组合到一起说的什么就不知道了。但在我的生命中种下了一粒种子,也许是那时开启了我对佛教智慧的向往的大门,也说不清。

为了让侄女看到一个一直迷茫而寻觅的我,我把日记本的开篇两篇发给了她,我也重温了一下二十年前的自己是个什么状态,偶然发现一句话:也许我的一切问题,要到佛教当中去寻找解决答案。

那时的自己根本就不知道佛教教义是什么,只是厌倦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厌倦了生活的乏味,厌倦了对于人生未知的猜测。也许只是受到电视剧的影响,认为佛教可以让我“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可以在成佛后逍遥自在。

在红尘中的摸爬滚打并没有消磨掉自己的这种寻觅,反而在看似自然之中,接触到了佛教教义,慢慢深入才真正地确认,这就是最究竟的解决之道。这个解决之道不是让我离开这个尘世,而是让我安于尘世,但有一双可以穿透尘世的眼睛,这时候,就会心安,就会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和人生意义了。

心安即世界安,一切在心安定之下重新显现,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山还是那个山,只是看月亮和山的人已经不是原来那个人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动则是红尘,心安即是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