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心是道

戒酒两日,昨日周末闲来无事,孩子都在学校,外面下着雨,妻联系了孩子同学家长,邀着去她家里喝茶看电影,即欣然前往。家常便饭中,照理热了些米酒佐餐。以开车名义推辞,告以米酒酒精度低,少喝一点,晚上再接儿子,酒气早就过去了;两对夫妻再加上对方老父亲,就是家庭喝点,无妨。几句话劝下来,酒已经在杯中,心里防线既无,酒沾唇下肚,此次戒酒之举又作罢了。

从此,再无戒酒可能。

也明白,尘缘未了,世间法仍须随顺方便,总做不到绝对不喝酒、不吃荤腥五辛的地步。也就是尽量少喝、少吃,再也不要醉酒、误事,不因酒而迷心失性成为起罪因缘就好了。须知酒无罪,饮酒醉而造恶才为醉。且尘凡世事既多,喝酒之时恐怕还不会少,脱离不了尘牢也。

高僧大德曾言:直心是到场,平常心是道。以平常心看待饮酒一事,不可过于执着:既不要执着俗情非喝不可,因情浓而喝醉;也不可滴酒不沾,既然身在红尘,则不可太不近人情了。

虚云法师一段开示,颇有心得者,辑录如下:

善知识,讲到“佛法”两字,实与世间一切善法,等无差别。豪杰之士,由于学问修养的成就,识见超常,先知先觉,出其所学,安定世间。诸佛祖师,由于历劫修行的成就,正知正觉,发大慈悲,普度三界。世出世间贤圣,因行果位,一道齐平。

善知识!佛法就是人人本分之法,总要步步立稳脚跟,远离妄想执著,便是无上菩提,古德所谓“平常心是道”,只如孔子之道,不外“中庸”。约理边说,不偏是谓中,不易之谓庸;约事边说,中者中道,凡事无过无不及,庸者庸常,远离怪力乱神,循分做人,别无奇特。佛法也是一样,吾人须是从平实处见得亲切,从平实处行得亲切,才有少分相应,才不至徒托空言。

平实之法,莫如十善。十善者,戒贪、戒嗔、戒痴、戒杀、戒盗、戒淫、戒绮语、戒妄语、戒两舌、戒恶口。如是十善,老僧常谈,可是果能真实践履,却是成佛作祖的础石,亦为世界太平、建立人间净土之机枢。

六祖说“心平何劳持戒”,是为最上根人说。上根利智,一闻道法,行解相应,如香象渡河,截流而过,善相且无,何有于恶!若是中下根人,常被境风所转,“心平”二字,谈何容易!境风有八: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名为八风。行人遇着利风,便生贪著;遇着衰风,便生愁懊;遇着毁风,便生嗔患;遇着誉风,便生欢喜;遇着称风,居之不疑;遇着讥风,因羞成怒;遇着苦风,丧其所守;遇着乐风,流连忘返。如是八风飘鼓,心逐境迁,生死到来,如何抵敌?曷若恒时步步为营,从事相体认,举心动念,当修十善。事相虽末,摄末归本,疾得菩提。

复次佛门略开十宗、四十余派,而以禅、净、律、密四宗,摄机较广。善知识!佛境如王都,各宗如通都大路,任何一路,皆能觐王。众生散处四方,由于出发之点各个不同,然而到达王所,却是一样有效。《金刚经》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但吾人若今日向这路一逛,明日又向那路一逛,流离浪荡,则终无到达之期。

六祖云:“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垂诫深矣!所以吾人要一门深人,不可分心,不可退转,如鼠龁(啮)棺材,但从一处用力,久自得出。若欲旁通余宗,自须识其主伴。禅宗的行人,便应以禅宗法门为主,余宗教理为伴;净土宗的行人,便应以净土法门为主,余宗教理为伴;律宗、密宗亦复如是,方免韩卢逐块之弊。

佛门戒律,各宗皆须严持。识主伴如行路知方向,持戒律如行路有资粮,宗趣虽然不同,到头还是一样,所谓“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也。

你可能感兴趣的:(平常心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