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是分别最好的策略

前天写《能解决什么问题,才能得到快乐?》时,说到仅仅通过投身于工作,根本无法获得幸福。因为通过工作获得的认同,只是一个人的“功能”,而不属于“自己”,如果有一个功能更好的人出现,周围的人就会转向他,这是由市场原理和竞争原理决定的。

这个观念,对我来讲绝对是一种颠覆。因为在这之前,我所信奉的是劳动能使人快乐,使人充实,这和不工作所带来的空虚感,相互映照。

但实际的情况告诉我,或许是我的职业做决定的吧。作为一个老师,在工作上得到的快乐和幸福,都会随着工作的结束而消失。

越是投入,分离的时候就会越痛苦,越舍不得……这可能就佛说的八苦之一,“爱离别”吧!

刚才在点评战友文章的时候,有位战友恰巧也写了一篇名为《舍得,舍不得》的分离文章。大致意思是说,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许多舍不得的东西、舍不得的地方、舍不得时间、舍不得的人。无论是甘心,还是不甘心,最终都要学会舍得

蒋勋在《舍得,舍不得》里曾感概道:“我们如此眷恋,放不了手;青春岁月,欢爱温暖,许许多多舍不得,原来,都必须舍得,舍不得,终究只是妄想而已”。

这段感慨,听上去,也是在感慨岁月,仿佛是在说,年轻的时候,少不更事,不懂得舍得,常常把一件事情抓得很紧,不愿意放手。等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才明白生活的真谛,也就懂得了舍得的艺术。

但如果阿德勒看到这样的表达,多半会提出反对,不是反对“舍得”,而是他会问,当你和父母、学生、爱人、朋友等,突然终止关系的时候,你能够把它当作“最佳分别”平静接受吗?

阿德勒的心理学,将人的一切言行都放在人际关系中进行思考。也就是说,人的一切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与此同时,也意味着,一切的幸福也来自于人际关系。

然而,我们所拥有的时间很有限。这也就意味着,所有人际关系的成立,都是以分别为前提的。也就是说,现实就是我们为了分别而相遇

为此,我们唯一的策略,就是“认真活在当下”,朝着“最佳分别”不断努力。以便有朝一日,在分别的时候,可以无憾的说“与这个人相遇,一起度过的日子,很对、很值得”。

这就是“最佳分别”,它不是主张,让我们感慨人生的无奈,说什么必须分别之类的大实话,或者是,人生苦短,分别是常态,要学会放下和接受。而是说,为了达到“最佳分别”的目的,我们必须“认真活在当下”

这背后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说“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而这一切,并非由环境或者对象所决定,而是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心。

所以,真正的舍得,不是什么淡泊名利,也不是阅历有多丰富,而是,我们是否认真地活在了当下。

总结一下

时间和特殊的经历,的确能教会我们生活的真谛。但仅仅依靠这些,代价有点高,有点类似于赌博,万一到最后没有想明白,多亏。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加低成本的方式,那就是通过知识,同过主动探索。《幸福的勇气》是个不错的切入口,强烈推荐。

最后,以我现在的观察,与其在墙上挂什么舍得,舍不得,还不如挂“认真”两个字来的深刻。

认真活在当下,朝着“最佳分别”努力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认真,是分别最好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