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出来了,考生要准备报自愿了。

这个星期,高考成绩出来了,考生要准备报自愿了。报哪所学校,上那个专业,不管你是考生本人还是考生家长,估计这两天都挺焦虑的。

我特别能理解,作为曾经的学生,向你推荐一下“得到”系里老师们的不同的观点。


言辞犀利的“和菜头”老师认为:我们要弄清楚高考填报志愿这件事情的本质。他不是单纯的选择,而是人生中一是重要的认识自己的机会。他给了你四次选择。

第一种选择:在选择城市还是选学校,爱冒险的人应该在选城市,因为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超级城市。目前位于中国发展的前列,有最新的资讯,最新的变化,以及最为活跃的有头脑的聪明人。新的发明、新的业务、新的机会、总是会最先出现在这样的地方。

第二种选择:如果你是一个均衡型的人,样样都还不错,但都又不是最好。同时,你有欲望有理想有野心,但也都没有那么炙热强烈。那优先选择名校,选择名校是为了保留所有的变化可能。

第三种选择:在没有办法选择名校的条件下,你应该优先选择专业。你应该趁现在还有时间,自己尽快去调研一下,找从事这个行业的人问问,他们的判断究竟如何?本行业当前是上升期?平台期?还是下降期?

第四种选择:如果你学得不怎么样,也没有什么野心,你的梦想就是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就该选择一个就业相对容易的专业,修完四年,拿到文凭。你需要考虑的是,你的家族力量在多大程度上,能把你送到什么职位上去。为了减轻他们的推送压力,你能在大学专业选择上,能多大程度减少他们关系网的耗费。

和菜头老师搭了一个思考的框架,如果你之前没有就报考的相关问题认真思考过,那么可已借此为思考的开始。


聪明睿智的邵恒在《邵恒头条》采访了得到的副总裁李倩老师,她认为:选专业,个人的兴趣和特长,当然是应该重点考虑的因素。不过,如果孩子自己真没什么特别的兴趣偏好,文科生不如就老老实实读中文系吧。

同时邵恒还发现,吴军老师,也提倡报专业最好是报基础学科。比如理工科院校,报数学、物理,文科院校报中文系。而且,关于这个问题,他们俩还交流过,看法相当一致。

大多数人选专业的时候,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把选专业当成找工作了。

现在的职场人士找工作,是一个人匹配自己的能力,找到薪酬高、发展好的公司,相当于投资里面的买现货。但大学选专业,买的是期货,是为了增加自己未来人生的机会。

本科阶段,应该尽可能选择那些适应面广的“高势能”专业。两个关键词,适应面广、高势能。

那什么专业适应性强呢?就是那些文理科的基础学科。一般说来,数学比生物、化学的适应性强,金融比会计强,同样中文比广告营销、市场策划强。

那什么又是高势能专业呢?说直白一点,就是本身难学,对其他学科来说,又是基础性的学科。比如,数学系,相对计算机和商科,势能就更强。

好答案一般都搭配好问题,邵恒的提问和李倩、吴军的回答同样精彩,他们的问答中,基础学科这个概念牢牢占据了我的认知空间。基础学科并不是学的基础,而是基础里面蕴含着更大的可能。杨振宁在2004年,给清华物理系本科生上了整整一个学期的基础物理。


气势磅礴的何帆老师在《何帆大局观》里说:

第一个建议就是不要被蒂尔和 “ 双创 ” 忽悠,该准备高考还是要准备高考。尽可能考一个好的大学。如果能考上常青藤,就去常青藤读书。

第二选择是美国排名前50的大学,以及英国、加拿大等水平相近的大学,还有中国的常青藤: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等。国外的大学学生素质未必有中国顶级大学的学生素质高,但中国的常青藤竞争太激烈了,性价比不高。如果考美国前100名的大学,其实不必太在意排名,美国人都不在乎的。要了解每个高校的优势学科,以及各自的特色。

第三选择就是中国的重点大学,以及美国排名前100-150名的高校,这一批的选择面更大,要注意做好功课。如果你考不上好的大学,只能找一些野鸡大学上,那就哪个便宜上哪个吧,反正都是收不回来的投资,其实上不上没啥差别。

最后,他最想跟学生们提的建议是,进了大学,先给自己列一个任务清单,把自己青春年少想要干的事情都列下来。比如:你想要写一本小说、骑自行车去趟西藏、跑马拉松、搞个摇滚乐队、到欧洲旅行一趟、做公益活动、学会电脑编程、申请一项专利,等等。你只有在大学这几年,才有无限充沛的精力,才有敢想敢干的勇气,想尝试的事情赶紧去尝试,能犯的错误在进入社会之前先犯。大学里的教学大纲不能保证你熟悉社会、激发热情,你只要做到不挂科就行,能考90分最好,千万不要都考100分,你浪费不起那么多时间。学会自我设计、自我管理,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不断试错、不断迭代、不断改正,才是真正的成长之道。

何帆曾经说自己是职业读书人,这一点我深以为然,他儒雅但不拘泥,我就曾经看过,在视频中为了让学生们领会一个问题更深刻,他居然把一本崭新的书当着大家的面,撕掉了。希望这么一位视野开阔、率性的老师所说的话,对你有帮助。


中规中矩的宁向东老师,却总是守正出奇,回答问题总是先抛出问题。

宁老师这篇文章,不是针对报专业来谈的,谈的是职业规划的问题。但是我们可以把目标放远一点,站在未来看现在。报专业的同时也考虑一下,大学毕业之后的职业规划问题。也许职业规划的问题想明白了,报专业的问题也想通了。

以兴趣为方向,兴趣,是进行职业规划的第一个重要概念。就我的人生阅历,兴趣在人生的最初阶段非常重要。什么东西,真正让你感兴趣,让你就是不吃饭、不睡觉也愿意花时间在它上面,这非常重要。如果你选择这个东西作为自己的职业,就不容易感到工作的辛苦,更容易做出成绩。

判断个人天分和能力所在,职业规划的第二个重要环节,就是判断个人的天分和能力所在。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人,形形色色,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分和能力。比如,有人的能力是从负转正的能力,就像我们上节课所讲的“空降兵”。

而另外的人,则是具备从0到1的能力,可以平地里闯出自己的一片天。这种人不会久居人下,一定会在某个时候单干,成为一名创业者。还有一些人,他们不具备从0到1的能力,他们具备的是从1到10的能力,他们可以做非常好的职业经理人。

人的兴趣是不同的,能力和天分也不同。职业规划的最底层逻辑就是根据真正的爱好和真实的能力来进行职业布局,进而形成持久的前进力量。

为什么毕业时几乎没有什么差异的莘莘学子,几十年之后竟会有如此之大的分际?思来想去,宁向东觉得很大的原因就在于能力天分和职业选择上是否出现了错配。当然,也有造化弄人的因素,但那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我们就先不管它。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职业规划,毫无疑问,属于谋事在人的部分。

宁向东所讲的内容不是方法而是方法论。看问题找方法,有些时候应该向外找,有些时候应该向内找,人有太多的看不清楚,那就把他们都变成符号,用简单应对复杂。任何的复杂结构都是从简单开始的。

互联网是个好东西,让人们重新认识获得与分享,获得并不意味着真正得到,分享才能越分享越多,愿你们在大学里都能有一段值得回忆的青春。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考成绩出来了,考生要准备报自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