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悟道《韩非子-六反》 第十一章 霸业

红林悟道《韩非子-六反》 第十一章 霸业

红林悟道《韩非子-六反》上一章韩非子揭示了儒家学者将君臣关系定义为父子关系的实质与恶果。儒家思想上升不了法家的高度,就是因为儒家只俯视大地看到了地势坤的厚德载物,而没有仰望星空看到天行健的自强不息。载物是德,是包容,而不息才是自强,是规律驱使下的运动,是道。

国家律法是宇宙间的规律(自然界的自然法则)在人类社会的延伸与演绎,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体现。从这个角度讲,儒家只得到了道家的形,而没有得到道家的神,法家形神兼得,“形”就是承认社会的多样与多层和谐共存,“神”就是依法治国,让国家如同宇宙一样自强不息的运行。

儒家将君臣关系定义为父子关系,想让君主用父子恩泽来控制臣子,这俨然是仁爱治国的思想,是“德”的践行,而不是“道”的应用。是将君主置于社会平台之上与臣民同台共舞,这显然是降低了君主的地位。我们常说,为君之道在于君主是平台的搭建者而不是舞者,是国家的创建与维护者而不是享受者。君主是国家运行与安定的推动者,动力源就是依法治国。

韩非子用重男轻女来说明古代父子之情也是为谋求私利,现在儒家学者让君主“去求利之心,出相爱之道”来对待君臣关系,这是超脱了父子关系,此种说法显然不懂世间恩泽,是典型的欺骗与谎言。儒家最终走向了精神层面,脱离了世俗社会,超脱了世俗关系,将君臣治国这么实际的事情虚无精神化。所以韩非子说贤明的君主是不会接受这样的治国之论。

我们清楚了中国传统概念“道与德”在治国中的应用与作用,也就明白了韩非子为什么要批驳当世显学儒墨两家了,这不是单纯的学术观点之争,而是治国理念之争,关系重大,不得不争。韩非子认为“圣人之治也,审于法禁,法禁明著,则官治;必于赏罚,赏罚不阿,则民用。”意思是:圣人治理国家,一是能详细地考察法律禁令,法律禁令彰明了,官府事务就会得到妥善治理;二是能坚决地实行赏罚,赏罚不出偏差,民众就会听从使唤。

道理就是这么明显,方法就是如此简单,一是彰明律法,二是赏罚分明。但现实是人性与事物复杂多变,官府事务想要妥善治理困难重重,想让民众听从使唤并非易事。正是基于人性与社会的现实,才有了韩非子一系例的治国之论,法家并非不讲人情民性,而是基于人情民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思想与政策法规。

在韩非子看来只要彰明律法赏罚分明,就能实现政通人和。正如他说“官治则国富,国富则兵强,而霸王之业成矣。”意思是:民众听从使唤,官府事务得到妥善处理,国家就富强;国家富强,兵力就强盛。结果,统一天下的大业也就随之完成了。

韩非子在前文说过,统一天下的大业靠的是国家实力,而不是仁义之心。国家富强才能不断积累实力,实力强大了才能有能力扩充军备,兵力才能强盛,才会有统一天下的军事基础。房子能盖多高取决于地基,这样的话我们说得太多,但,现实却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成功学,所以成功的人很少,平常的人很多,绝大多数的失败是因为脱离了事理。那些鼓吹成功学的人其实就是“不熟于论恩”的骗子,他们让普通人脱离实际,超越世俗,付出所有,幻想成功,最终人财两空,而骗子们却得到了世俗社会的硬通货。

【圣人之治也,审于法禁,法禁明著,则官治;必于赏罚,赏罚不阿,则民用。官治则国富,国富则兵强,而霸王之业成矣。】

国家富强靠彰明律法,企业强大靠制度管理。老板管理企业,同样要“审于法禁,法禁明著”考察公司现行制度,制度禁令明确。还要“必于赏罚,赏罚不阿”赏罚分明,诚实守信。其实,这是管理的基础与原则,也是成事之道。看似简单,做起来却是很难,不为则败,为之则成。世间之事皆是如此!

你可能感兴趣的:(红林悟道《韩非子-六反》 第十一章 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