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开卷真的有益吗?

现在网络上,各种各样关于指导和讨论读书的书籍、文章、视频铺天盖地,乍一看,种类真多得让你无从选择。2018年买的叶圣陶先生写的《好读书而求甚解》一书,还未开封。今天拿来一翻,原来,各种关于读书的观点,叶老先生早在八十多年前,就已经说过。

对于读书的态度,我归纳了一下,有三种:

1·盲从

这类人认为凡是书上说的都是对的,天经地义,没有错误。对于书上说的,不经考虑,可以直接拿来就用。

时代在变迁,信息也在改变。读书对书上的知识需要加以分析,如果情况不同,还要把书上的知识照搬,这往往只会让别人取笑罢了。

02·假装

这种人读书不为了获得知识,而是抱着随随便便的态度,从书上学到了一些知识,来装点自己。以便和别人谈天说地的时候,可以有话资,显得自己什么都懂。

为了显摆,才去读书的人,到最后学到的不过只是皮毛。真正想要读书的人,是要真真正正沉浸在书籍中,那样才是真正的读书。

03·批判

这种人呢,是抱着批判的态度,用现实的生活经验来检验真假。凡是对现实生活又益处的,就使用它,没有益处的,就摈弃它。

对于这类人,叶圣陶说:“要知道处理现实生活是目的,读书只是达到这个目的的许多手段之一。”读书不是我们处理现实生活的唯一目的,要把书为自己用,不要让自己去做书的奴隶。尽信书,不如无书。

叶圣陶认为,对于读书,不要盲从什么“开卷有益”,好像不论什么书,只要你去读它,就有好处。

书籍虽然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经验,但是,如果那经验是错误的,你就上了它的当。接受了过时的经验,你就不能应付当前的生活。

想要读书,就必须要好好的挑选,挑选那正确的,当前合用的书籍来读,那才是真正的“开卷有益”。

读书最重要的,就是把书中的经验变化为自己的经验,随时能够“消化”,那才是真正的“开卷有益”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开卷真的有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