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悲歌之士 昂首于穹宇间——《觉醒年代》心得体会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如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鲁迅先生以笔为剑,在黑色的天空撕开血淋淋的伤口。而在他身边,明亮的火把照得天空好似白昼,向压得人民喘不过气的穹顶燃烧。

《觉醒年代》时维年代,贵在觉醒。笔者与电视剧中的人物同悲喜,不禁想象着:在那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里,一群文人志士的家国情怀与热血青春,倾泻在千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翻涌在四万万人心中。思考的余韵之后,大汗淋漓。在笔者看来,这所谓觉醒年代,反反复复重点终要落在人上。

人让你看到了时代的疮痍

100多年前的中国,到底是什么样的?是饿殍遍野,民不聊生。鲁迅在《狂人日记》中的“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上都写着两个字‘吃人’!”正是时代的写照。

《觉醒年代》安排鲁迅出场的时机,正是“人血馒头”丑陋的场景。鲁迅面无表情地坐在街边喝着小酒,身后是刑场在处死革命者,麻木愚昧的百姓争相购买沾血馒头给家人治病,而这血正是革命者头落地时喷涌而出的热血!鲁迅却看都不看一眼,那个疯狂的场景确实把当时百姓的麻木与鲁迅的绝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鲁迅用笔演绎时代的疮痍,再加上封建制度和官僚阶级的“渲染”,画出这幅绵延百年的压迫年代。剧中一个事例非常令笔者动容:鲁迅的一位同乡叫杨开铭。他是个好人,在当老师教书期间,时常接济乡里的一个寡妇,但时间长了后总是遭人非议。有一次,杨开铭因为工作太累趴在寡妇家的桌上睡着了,被寡妇的族人知道后,寡妇被族长按照族规处置,活活给沉塘了。这件事直接逼疯了杨开铭。民智未开,封建思想根深蒂固,这些逆来顺受、甘于“穷命”的百姓,一边接受着封建礼教的驯化,一边又成为了封建礼教的加害者,他们既被人“吃”,同时又在“吃人”。

而这只是封建思想的压迫,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更加耸人听闻。在今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劳动者的保障,是无产阶级领导国家政权带来的社会福利,八小时工作制更是其中的核心之一。而这些在百年前是工人们难以奢求的梦想,在旧政府的残忍剥削下被撕碎,工人拿着微薄的薪水,每日工作时长甚至超过16个小时,睡在人均不到2.8平方米的厂房内。

这些惨状,被《觉醒年代》完美的表现出来。他并不是摊开旧时代的烂肉,赤裸裸地摆给你看。相反的,他用一个个“人”的遭遇,徐徐铺开旧社会身上的“蛆虫”,真正告诉你:遍地哀鸿,满城鲜血。天凉入秋,大雪纷飞。麻木者,施压者,革命者,填满了时代疮痍。

人让你看到了时代的曙光

笔者喜欢读小说,总有一些人物一出场就会让人直呼:他来了,稳了!就像美国电影中超级英雄的登场,华丽而夺目。然而在《觉醒年代》中,我们不需要美式超级英雄的登场,我们需要的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人的觉醒。

电视剧很好地表现了这一点,每个重要人物的登场都在极力渲染普通人,而不是仅仅介绍某个个体——陈独秀和李大钊的出场伴随的是两类知识青年的理想冲突,毛泽东的出场则是表现磅礴大雨下革命者挣扎前行的脚步……他们身上有中国文人最自重最慈悲的责任和精神:“为了让中国的老百姓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为了让穷人不再受欺负,为了人人都受教育,为了少有所教,老有所依。”

曙光不是因为他们到来,而是他们血泪的呼告。李大钊了解了十月革命和学习马克思主义之后,在工人群体中奔走。为了在民众间普及知识,革命者们办夜校、开演讲,真正地和劳苦大众站在一起,让所有埋头讨饭吃的百姓,都能挺起腰板、活得像个人。一位工人问年轻的毛泽东:“像我这样的人,也能去上学吗?”这正如陈独秀先生在剧中的台词所演绎的:“你们以为,唤醒一个被封建思想禁锢了几千年的民族,是那么容易的吗?你们以为,要扫除我们这个民族血液里面的麻木冷漠、惰性思维,是一日之功吗?那是要经过几代人努力奋斗的大事业!”彼时的中国人,对革命始终抱有存疑的态度,如同询问毛泽东的工人一般,一边对解放有所希冀,一边又对自身充满怀疑。

《觉醒年代》以悲歌为和,唱出一片黎明曙光。英勇就义的陈延年、李大钊、郑中夏等人,倒下时看到的是朝阳。他们在风华正茂的年纪被无边的黑暗笼罩,可是在他们的躯体上,也将会蔓延出一条通往曙光的道路。有道是:一川烟草,满城飞絮。白帝司时,孤衾有梦。异乡客,延龄客,钓鳌客,点亮了时代曙光。

人让你看到了时代的悲悯

《觉醒年代》剧组曾发过一张剧照:于和伟饰演的陈独秀面朝黄土跪地哭泣,张桐饰演的李大钊挺直腰板,用坚毅的目光看向远方。李大钊自然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者坚韧不屈的灵魂,决不妥协的抗争精神使他不能弯腰;相反的,陈独秀则体现的是革命者对黄土大地的深深悲悯。中国人讲的是“男儿膝下有黄金”,所以陈延年就义前宁死不跪,结果活活被刽子手乱刀剁死。陈独秀这一悲情一跪,是对天下苍生遭遇的痛哭,是体恤受苦生灵的挽歌。《觉醒年代》用这巧妙的“一跪”和“一立”,把天下革命者有些脆弱却又坚强,有些铁面却又悲悯的性格表现出来。

“君去矣,甘将热血红青岛;我来也,不许狂奴撼泰山。”这是陈独秀写给郭心刚的挽联。剧中的郭心刚在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后一夜白头,更在五四运动中血书“还我青岛”,拖着病体参与游行,最终由于肺病发作,吐血不止,郁郁而亡。哪怕在病床的最后时刻,他也依然挂念被捕的北大学生,当听到北洋政府仍然没有释放学生,他气愤不已,最终吐血而亡。范仲淹曾感慨: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而郭心刚做到了:卧病床之榻则忧其民。时代青年,赤子柔情。为国忧死,血染青春。他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爱国知识青年,用他薄薄的身躯唤醒沉睡的祖国人民。

《觉醒年代》将李大钊先生刻画得有血有肉,得益于剧组对其家人形象的补充。赵纫兰女士作为李大钊妻子,一直在他背后默默支持李大钊的革命运动。在李大钊被害去世后,赵纫兰独自六年抚养孩子长大,最终病逝。旧时代把中国变成屠宰场,每一刻都有人血淋淋地死去。然而如同赵女士这样的非革命者,让旧时代这把刀变得不那么锋利。

这些人用他们独有的柔情,抚平了中华大地上的裂痕。这种悲悯而坚定的力量依旧是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所缺少的——比天空更宽阔的人的胸怀。此所谓: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谓我心忧,谓我何求?行路人,断肠人,夜归人,心存着时代悲悯。

结语

泱泱华夏,千古八荒。五千载岁月悠悠漫长,一代又一代慷慨悲歌之士执起一片碧血丹心,以昂首之姿觉醒那个黑暗的年代。反观我们所处的这个时空,时代使命感似乎在我们时代青年心中失去分量。我们迟疑、茫然和犹豫,质疑着我们理解或不理解的一切。而这些问题,都能够在《觉醒年代》中找到答案。

给岁月以文明,给时间以生命。这部电视剧的价值如同一排十四行诗,填满疮痍,点亮朝阳的曙光,在静谧的午夜心存悲悯,在你的胸中似小溪潺潺。它静默地滋润你,启迪你,持久而又深情!


电信21-06戴佳俊

你可能感兴趣的:(慷慨悲歌之士 昂首于穹宇间——《觉醒年代》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