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夏草绣球花诗词五首:花开烂漫几经旬,万花碎剪玉团团
草绣球是一种夏花,开花时段从晚春到早秋,横跨三季,妥妥夏花。
这种花极其类似木本绣球花,但是它是低矮的小灌木草本,最高也不过3到四米,常常是以低矮蓬勃的盆花和草坪花出现。每朵花球,直径可以达到20厘米,其颜色却比木绣球丰富,有红紫白蓝数种。木绣球一般晚春开花,而草绣球则耐潮湿,亲水,花期长达好几个月,主要集中在盛夏早秋。而这种花近年来广泛种植南方的园林街道,以至于很多人认为是外来品种,称呼为洋绣球。
这种绣球花,因为盛开在夏天延续到秋天,有一个品种,就叫“无尽夏”和“永恒夏”,所以草绣球花也别称“无尽夏”,倒真真这个名字传神又可爱。
但是草绣球的祖籍却在中国。这种亲水的小灌木草本原产中国的长江流域以及南方,最爱湿润潮湿的南方气候。
最早记录草绣球花的是唐朝的白居易。
“何年植向仙坛上,早晚移栽到梵家。
虽在人间人不识,与君名作紫阳花。”唐 · 白居易 《紫阳花》
50岁那年,他调任杭州刺史,此时西湖早已经失去了南北朝时代的繁华,荒草丛生,湖面拥塞,这里有座“招贤寺”,是清修隐居的僧人所建,规模不大,四面荒草。白居易四处游览。
“招贤寺有山花一树,无人知名,色紫气香,芳丽可爱,颇类仙物,因以紫阳花名之。”
50岁的白居易已经是园林草木专家,当地的人都不知道名字,没有名字正好,那么冠名权,就是他的了。他将这种西湖山野之花,命名为“紫阳花”。
为什么我这么确定是草本绣球呢?
一,白居易到杭州七月,上任开始,就积累了杭州的历史资料,并实地考察。这是夏秋暑热的季节,很少有植物开花。木槿,白居易见过,紫薇花那是白居易的官舍之花,肯定不是石榴,绝对排除荷花,那么这种开在山林里不知名,色彩紫色,可爱的花,被白居易说是仙物,一定体量不小,不是匍匐在地面的野草闲花,开花繁茂而灿烂。
二,扬州靠杭州不远,白居易一定见过扬州的琼花,木本高大,就算此时木绣球花期已过,但是白居易肯定知道,这棵树不是木绣球,当地的人也不认为这是木绣球。
三,西湖当时人烟稀少,保持了几百年的荒芜生态环境,草绣球现在培植的花卉更低矮,但是草绣球是灌木,属于木本,也就是说,在长期的荒芜的山林里,白居易见到的是原始的生长了有年数的紫色草绣球花,所以称为山花一树。
四,后来紫阳花就是专门指的的草绣球。
从这些可以推断,白居易当时看到的就是一树略高大的原始灌木,紫色的草绣球,正在满树开花。而这里正是招贤寺的山上。这里恐怕连僧人都只有一两个,维持基本的寺庙,景象只能说简朴,不可能将山前山后拾掇得像现在的公园。
这是谁,是什么时候,将你这棵仙花,落在山清水秀的西湖仙山上,是谁,将你落在这靠近寺庙的地方?
你虽然在人间,可是大家都不认识你,那么,由我来亲自命名,叫你“紫阳花。”
这很符合唐朝的审美,紫色本身在唐朝就是极品颜色,紫阳,代表仙意神秘和美丽。
在唐朝,只要白居易说好的花卉,马上就会流行,他就有这样的魅力。比如他喜欢山樱花,京城就种满了樱花,扶桑国还特意将樱花带回本国,后来成为了他们的国花。
那么紫阳花也是一样。不过由于紫阳花对水土有特殊的要求,所以很难在北方开出繁茂的花朵,但是在南方的寺庙道观,就肯定栽培流行了。
作为道教,一贯有百草治病的传统,民间也如此,它有抗疟疾,解毒,祛除内燥的药效。
“蕊珠宫女傍瑶屏,自把韦编问姓名。
回到人间无一事,紫阳花下白鸡鸣。” 宋 · 周文璞 《寄茅山道友三绝 其三》
这是南宋诗人的诗,他生活在江南,和江苏茅山道士有过交往。
那么我说了草本绣球往往在南方山林,经过白居易的推广,这种花,在江南的道观和民间广有种植。至少这个时候,人们都知道这种花,叫紫阳花。
我曾经是爱慕学道,也曾经加入过道籍。去山上,女道友还拿着道家名录,问我的道号姓名。
只是我有要了结的事情下山。
比如现在,回到人间,我在一树开花的草绣球花下,看着白凤鸡,想着这里和山上何等相似,我怀念和思念你们。
中国人的审美向来大气,唐宋两朝,还不流行盆栽的小花木,要不就是种树,要么就是折枝插瓶。所以草绣球花的审美,也不小气,通常都是欣赏成年的灌木,看一树树花团锦簇。
草绣球虽然没有木绣球那么高大,但是那种半人高一人高的灌木丛,开花如牡丹,也委实壮观。所以草绣球还有个别名,叫作牡丹三七,就是花序伞状细密,如同三七花蕾,但是开花后,又像牡丹团团肥硕巨大。
草本绣球以紫色紫红为主,这都是道教的终极色彩,代表仙意和高贵。
“西楼第一红多叶,东苑无双紫压枝。
梦里东风忙里过,蒲团药鼎鬓成丝。” 南宋 · 范成大《蜀花以状元红为第一金陵东御园紫绣毬为最》
南宋范成大曾经是朝官,所以进入皇宫的次数非常多。那么南宋杭州的宫廷里,也有草绣球花。
宫廷的西面的状元红到底是什么花,现在已经不知道,有人说是朱槿,而东边的御花园,最美丽的就是紫绣球树。一团团绣球花压在枝干上。
只是他在皇宫,忙碌压力大,公事的间隙就是熬药,静坐,然后看花,平静心情。
紫色有舒缓心情的作用,这是色彩对心理的调节,何况范成大也是植物专家,他肯定知道紫绣球的官名紫阳花,来对应他此时的地位。
只是他比白居易含蓄,白居易毫不遮掩说自己紫薇花下紫薇郎。范成大总不能说自己紫阳花下紫禁官吧。
随着草绣球的广泛培植,人们发现不同的土壤,会开出不同的花朵,甚至花朵还会变色。
到了元朝时代,草绣球,就培养出了粉色的品种,更加娇美。
有了另外一个接地气的名字“粉团”。
粉色团团的大花球,萌萌可爱,像美女团团粉嫩的脸,像粉团丸子。这也和当时的审美有关,也要白要粉要嫩。
“万花碎剪玉团团,晴雪飞香夜不寒。
恰似玉人相对立,酒樽移月近前看。”元 · 钱惟善《粉团花下夜饮 》
草绣球虽然不高大,但是正是这种不高大更让人亲近啊。
太高大的树木,只能仰视,但是粉团花像人面一样,就在你附近,一朵花就像仪仗脸,或者顶着无数玉蝴蝶的发花冠发髻,怎么不叫人喜爱?
绣球花是百朵小的蝴蝶形或四瓣花团团簇拥的花冠,像玲珑花朵簇成的巨大花球,粉粉团团。
好像美人就站在你面前,和你近距离相对,在月光下,手上端着酒,愿意和你对一杯。
“朵朵锦团圞,错綵雕琼幻出。
颜色巧能多变,讶看朱成碧。
花开烂漫几经旬,当傍画阑侧。
只是欠些风韵,与无香堪惜。”清 · 叶申芗《好事近·》
“草绣毬是花,群芳谱未收,闽中名为千变万化,喜水,又名水葫芦 ”
到了明清两代,江南园林多种植草绣球花,搭配高低错落的园林植物。传统的草绣球花,还没有形成盆栽或者低赏的习惯。
但是清朝中叶,英国人看中了我国的草绣球花,开始移植到欧洲。但是他们都是将草绣球低矮化,盆栽化,成片化为主,培养出更绚烂壮观的花赏和颜色。
这是中西方对于花卉欣赏的不同文化造成的,各有千秋。
在清朝中叶,福建的叶申芗,写出了当地草绣球的美,朵朵团团如锦绣,花开因为阳光,色彩多变。花期长久。福建本土叫这种花“千变万化”花,可见对于这种花的喜爱。绣球花喜欢水,可以剪枝,泡在水里,维持很长一段时间花开不败,所以又叫水葫芦。
至今南方寺庙的水池里,仍旧可以看到泡满成团的各色绣球花,禅意,绚烂,壮观。
草绣球花,花期长久,伴随漫长的盛夏,因为有它,夏天也变得格外明丽动人。
绣球花开,无尽夏。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