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积知识也是一种病?原来这样可以治疗信息松鼠病!

你是否有这样的习惯和困扰呢?

想去网上搜索下关于时间管理的文章,结果发现了好几篇文章写的好棒,满满的干货,赶紧收藏起来吧!

打开手机,看到微信里公众号写的一篇文章真的很棒,速速收藏起来!

朋友赠送了10G的学习资料课程,看起来真的好棒,先收藏起来再说!

感觉自己做的PPT真烂,别人做的PPT怎么那么好,赶紧去报个课程,先报名再说!

别人都去学写作了,我也赶紧去报个课程,学个文案写作吧!

看见好资源就收藏 收藏 再收藏,看见课程就买买买!

后来发现资料也收藏了,但是想用的时候,印象中在哪里看到过,自己也收藏了,可是 一时间却不知道放哪里了。无奈中。。。。。与其费力气找,还不如自己直接去搜呢。

课程买了一大堆,但是却没有时间去上,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类似的经验呢,我打开自己浏览器的书签保存了众多的干货网页,打开微信收藏也是囤积了好多的干货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我们的电脑和手机是房子,我们每天下载 收藏 保存的信息源就是我们每天带回来的东西,如果不定期的去收纳整理,住在这个房子里的我们最终会淹没在各种物品和垃圾中,无论多么的有价值,多么的有美感,多么昂贵的东西,都很难在最需要的时候及时被我们找到。

其实我们进入一个收藏的误区,那就是只囤不用,久积成病,也就是俗称的信息松鼠病。


什么是信息松鼠病呢?

要过冬的松鼠,喜欢在窝里囤积大量的坚果,坚信某天会用上它,但实际上最后却很少吃。

反映在人身上,就是喜欢疯狂囤货的人。他们的购买欲超过常人,所购物品的数量早已超出正常使用的量,甚至到可以直接开店的地步。

松鼠病患者最常见的逻辑是:“总有一天我会用到这些东西”、“这些东西一定有它的价值”。

其实,这是种心理疾病,学名叫强迫性囤积症。

虽然我们做了收藏这个动作,只是做了个标签而已,它们还是原来的样子,还是别人的,并不属于你.

如果自己不摘抄总结文章的精华,单靠一键保存看似很方便,实际上是没有益处的。

我推荐一个收藏的理念:

集中保存资料 分散使用场所

能在一个地方解决的问题,绝不分散在多个地方,有点像现在购物都喜欢一站式购物,一条龙服务

把能保存的资料和信息,统统保存在一个地方,并且用标签标注好,等用的时候直接搜索

定期的分类 整理 进行断舍离。

《断舍离》是日本山下英子创作的家庭生活类著作,首次出版于2009年。

该书主要讲述了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推出的概念:断=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舍=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离=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

那么保存在哪里呢?根据个人的喜好,可以选择有道笔记 印象笔记 坚果云 石墨笔记,都是可以的,我均保存在了印象笔记当中。无论选择哪个都建议把哪个工具研究透彻,用熟练用到极致就好。


如何医治囤积病呢?

只收集自己觉得有用的信息源,如果觉的这个资源一辈子都不会去看的,那还是不要浪费空间了。

要定期的进行 三步操作 删 转 存

删就是删除 删掉没用的囤积的没有用的收藏信息

转就是 把这个信息转化为自己可以理解的语言

存就是对于以后可能会反复看的,可能会重新引用,都要进行分类储存。

再给大家推荐一个很有名的费曼学习法,可以很好的帮助大家拜托 松鼠病


费曼学习法的具体步骤,很简单,就四步:

确定学习目标;

模拟教学学习法;

回顾;

简化。 

再说的简单点就是 先确定自己的目标 然后用自己的话讲出来 最后再检验下自己是否真的会了,可以用类比的方式讲出来,把复杂难懂的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你口中讲述出来就说明是真的会了,如果中间有讲不出来,卡壳的地方说明那个地方是欠缺的地方,欠缺的地方去弥补学习就好了,这样把目标问题一次次的分解,分解之后那个大的目标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说的再多 想的再多 都不如开始行动起来!

我也要坚持以教促学,积极分享自己的知识,共同进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囤积知识也是一种病?原来这样可以治疗信息松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