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黑云摧城
3.天时
制天命而用之,出门要看天气预报。
2月11日誓师动员大会,会上决定2月21日出兵。
计划赶不上变化,天气原因谁也无法预料。
早春的辽东,下起了大雪。
对于辽东明军来讲,这是一件正常不过的事情;对于北方明军来讲,二月份下雪也不是没有,不算多稀罕;可对于从南方调来的明军,那真的是一件天大的了不得的大事情,他们一辈子都没有见过雪。
这个概念意味这些明军可以发说说发朋友圈,可以录个VCR,可以打雪仗堆雪人,可以将来回去以后给身边人讲讲下雪是什么一回事。
如果他们还可以回去的话。
但对杨镐而言,这意味着一部分来自南方的明军战斗力会因而受影响从而会减弱,,在战场上无法发挥正常状态。
考试不复习不看重点考点就考试去一个概念,要命的还是去参加高考。
杨镐决定更改计划,由原定的21日改为25日,并视情况而定,最终解释权归杨镐所有。
这是一个无可厚非的决定,因为这个决定是正确的,正确到毫无异议。
如果没有这位的话:
兵部尚书黄嘉善。
杨镐的顶头上司。
他发信质问杨镐,为什么不出兵作战?
下雪?
下雪就不作战了?国家养兵千日,到用你们的时候就这幅德行?有困难坚持一下克服一下不就好了?
外行领导内行,说的就是黄嘉善这类的人。
要说黄嘉善是外行,那也是委屈这位兵部尚书了,毕竟好歹是部门领导,因为真正的外行是这位:
内阁首辅方从哲。
黄嘉善的顶头上司,杨镐上司的上司。
还有朝廷上大大小小的官员们。
一个外行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一群外行。
这群人对战争只有一种认识:
战争只有一种打法:飞快的打。
对于这些战五渣的蛮夷我天兵一到那简直就是手到擒来,一个打十个,我们只需要雷厉风行三下五除二就可以了。
这种观点和罗杰科曼不谋而合,而后者是个拍电影的,杨镐他们是要打仗的。
三下五除二不留任何后遗症,这曾经是风靡一时的药品广告;三个月让你提到xx分,这曾经是街头巷尾的教育培训机构的广告;根据我的经验,类似这种想法,最后的结果大都是子虚乌有或者收效甚微。
很简单,欲速则不达,老祖宗的话。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这句对战争的经典总结概括可谓一语中的,但以上这帮人一概不知,知道了也嗤之以鼻。
在他们看来,打仗就是下棋,哪有那么多讲究,我们正义之士、兵多将广、天朝国威。怎么可能失败?
朝廷日发红旗催促杨镐发兵(大学士方从哲、兵部尚书黄嘉善、兵科给事中赵兴邦等皆以师久饷匮,发红旗,日趣镐进兵),如果说杨镐在理论上还可以和这些朝臣打打嘴仗,那么这个人的催促让杨镐失去了这最后的一丝可能:
万历皇帝。
杨镐本来打算初春四五月发兵的计划只得放弃,雪停了,杨镐宣布于25日发兵。
很多人找到杨镐来劝阻,杨镐开始还能一一耐心解释,后来实在是人太多,杨镐也是两面受气,干脆把尚方宝剑往营门口一挂,意思是你们自己琢磨吧。
不过还是有胆子大的,这个人与杨镐爆发了激烈的争吵,这个人就是四大主将之一的东路军负责人刘铤。
因为按照计划是刘铤的东路军25号最早发兵,因为其路程最远,而路途本就艰险的西路因为大雪更加难走。
刘铤不得不说,而杨镐表示没办法。
这个细节成为后来将帅不和的导火线,据说刘铤军因此并没有配备该有的火器。
不过几家欢喜几家愁,西路军主帅杜松很高兴,据说在来到辽阳后杜松就当着所有人的面表示努尔哈赤的头是自己的,谁跟自己抢就是跟自己过不去。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在座的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将,官阶品级都不低,杜松这话无异于打了在座诸位一个耳光,表示“我不是针对大家,只是想说在座诸位都是垃圾”。
大家的脸色都不好看,除了西路军主帅辽东总兵李如松表示一定不会和杜松抢攻。
从杜松的履历来看,杜松还真不是为了抢功,就是为了打仗的快感,为了追求这种快感杜松身先士卒,被蒙古各部称为“太师”。
太师,是蒙古最高的称呼,可见杜松之勇猛。
但勇猛有时候也等于鲁莽。
早憋了一股劲没处发泄的杜松提前出发了,在3月1日夜间到达浑河河畔。
据史料记载,杜松军一日行军百余里。
三万多人,在有着积雪的泥泞道路,这个速度可以用疾速来评价。
按道理经过一天的急行军,到了夜间正好在浑河河畔休息一夜,养精蓄锐。
从明朝的既定计划,四路大军于三月二日汇集二道关。
杨镐的“分兵合击”,正是此道理。
可是杜松并没有按计划执行,他决定趁着夜色渡过浑河。
因为这样就可以提前一天。
即使周围是一望无际的幽暗森林,即使这些森林里下一秒就能射出无数暗箭涌出无数埋伏已久的伏兵,即使按照各种兵法这种时候应该安营扎寨等待天亮再行军,即使另外几名总兵参将强烈反对,但是杜松还是决定渡河。
因为他光的膀子,而光膀子的原因是因为浑身燥热。
我承认杜松的身体确实很强壮,但他的浑身燥热却是从内到外,准确来说是从小腹升起一团火焰,它的温度流转全身,形成一个内循环。
而这一切的原因只有一个:
酒。
酒壮怂人胆,更何况本就是猛人的杜松呢?
喝酒的杜松表示,自己打了这么多年仗,根本不知道盔甲有多重。
不是杜松喝醉了,这就是杜松的性格。
而性格决定成败,在战场上的成败又往往关系到乃至决定生死。
正在渡河的明军并不知道,浑河的两岸,一岸天堂一案地狱,决定他们的生死,也决定这场大战的胜败。
他们不知道,杜松不知道,正在赶来的努尔哈赤和八旗铁骑也不知道。
历史的奇妙就在于此。
由于浑河湍急,随军的辎重营无法渡河,杜松表示自己率大军先行出发,辎重营可以白天赶上。
除了辎重,还有更重要的武器:
火炮。
几个小时后,杜松将为自己这个草率的决定付出生命的代价。
杜松决定挺进,除了他的性格原因外,也有战略战术原因。
渡过浑河,前有一座铁背山,只要自己跨过此山,前方一马平川,再无任何艰难险阻,再过区区百余里等待自己的就是赫图阿拉,后金的都城。
铁背山,赫图阿拉的咽喉,门户。
这点杜松知道,努尔哈赤也知道,所以在抚顺之战后努尔哈赤为了防御明朝的进攻发动一万五千名民夫在铁背山修筑一座军事堡垒,名为界藩城。
明军斥候探测到此情报,杜松果断决定由自己率领一万人攻击界藩城,总兵赵梦麟等两万驻扎于萨尔浒山修筑大营。
区区一万民夫能有多少战斗力,只要杜松迅雷不及掩耳拿下,再等待后方修整待命的赵梦麟部率军压上,三万人直趋赫图阿拉城下,想必赫图阿拉内防御空虚,强攻之下必定攻下,到时候后金不战而败,这首功必定是自己的。
这是杜松的想法,站在杜松的角度来看,这个计划也并没有多大的纰漏甚至还有些果断出兵打敌人毫无准备的感觉。
渡过浑河,再打界藩城,直驱赫图阿拉城下,杜松讲求的就是一个快字。
此刻赫图阿拉城内也确实如杜松所猜测的一样城防空虚不过千人老弱残兵守军,后金的八旗主力全部调往战场。
不过杜松不知道的是,他们调往的战场正是杜松所在的萨尔浒(今抚顺大伙房水库附近)。
不用杜松上门来找努尔哈赤,后金的主力部队主动来找杜松了。
更不幸的是,后金八旗比已经很快的杜松还要快。
杜松的快是为了迅雷不及掩耳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但当对手更快的时候,杜松的快就失去了它的战略意义。
只剩下了唯一的意义:
自投罗网,或者说自寻死路。
这二者,都是一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