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

从红石峡向北行约二、三公里,就到达了红山顶上,这里矗立着素有“万里长城第一台”之称的镇北台。

远远望去,只见青砖密砌的镇北台呈正方梯形状,为四层叠加建筑,巍然屹立,古朴庄重,巍峨壮观。

跨过镇北台的正门,拾级而上,在甬道旁的一块岩石上,雕刻着毛泽东的那句著名诗句:“不到长城非好汉”,这意味我又一次来到了长城,但是否是“好汉”呢?

随着指示牌,登上平台,只见在迎面的一块巨石上,镌刻着几个鲜红的大字——“万里长城第一台”。这是因为镇北台地处的榆林地区是长城的中部要塞,在明朝时期曾集驻兵、作战、观察、传讯等功能于一体,也是蒙汉互市的重要聚集地。

据史料记载,镇北台建于明朝万历三十五年,即1607年,距今约有四百年的历史,它的建设者是时任延绥镇巡抚的涂宗浚,历时一年四个月,外面用砖石密密而砌,里面用黄土夯实,自下而上逐层收进递减,台高三十余米,占地面积近五千平方米,其建造的目的,一是为了保护蒙汉互市的交易,二是为了构建榆林长城的防御体系。

镇北台既是长城中部榆林地区的一个重要军事瞭望台,也是民族融合、边界贸易、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现在,在镇北台西侧的“易马城”遗址就是明证。当时在镇北台下的易马城,蒙古牧民赶着牛、羊、马、骆驼,并驮着各种皮革用品,汉族商人携带着大量的布匹、绸缎、盐茶、烟酒等物品,都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进行交易,可谓是牛羊成群、驼叫马嘶,人声鼎沸,一派气象繁荣的贸易景象,对此,清初文人杨蕴曾有诗写道:“关门直向大荒开,日日牛羊作市来。”

绕过“万里长城第一台”的石刻,向右行就来到了镇北台下的城墙外,经过一座不大的“款贡门”,就进入了一座砖石铺就的方城,这是当年蒙汉官员洽谈、接待或者是举行献纳贡品仪式的地方。沿着款拱门左侧的台阶依此而上,穿过标志着“榆塞”的洞门,就来到了镇北台的第一层。这一层为基座,面积最为宽广,在它的东北角是守城将士的营房,既有守城将领的办公、议事的场所,也有守城士卒住宿、休息的地方,在营房前有一大片开阔地,它是将士们练兵习武的场所,而今在这里复建的营房已被开辟为长城博物馆的展览室,陈列着有关榆林长城的文物 ,同时也讲述着有关榆林长城的故事。

在第二层南墙的中间有一券洞,上方的横额刻着“向明”二字,为涂宗浚的手笔,意为“心向着大明王朝“,这表达着一代封疆大吏对国家的忠诚和坚定。通过这个砖石铺就的券洞就可登上第三层。

第三层也像第二层一样四周分布着均匀的垛口,是最佳的瞭望台和观察口,这时,我想到了明朝延绥巡抚、陕西三边总督刘敏宽在登临镇北台后写下的那句诗:“重镇秋声霁色开,巡行不是为登台,”可见,作为山西运城人的刘敏宽时刻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和重任,从而也彰显出了镇北台的作用和意义。

从第三层的东边外砌的砖石步道就可抵达镇北台的第四层,也就是最高层,在其中央原来建有砖木结构的哨楼一座,是守城将士的遮风避雨之所,可惜在清末时期坍塌,现仅留有残存的遗迹。站在镇北台的最高点,近可以俯瞰到款贡城和易马城,远可以将浩浩大漠,滚滚黄河,葱葱防护林,幽幽榆林城尽收眼底,既可以感受到镇北台居高临下,易守难攻的要塞位置,也可以感受到居长城要津,控南北咽喉的地理优势。

镇北台是与山海关、嘉峪关并称的长城三大奇观,它虽然历经数百年的风雨雪霜,但依然雄浑大气,傲然凝重的屹立在塞北之上,真是”远镇大荒,近抱绿洲,四层古隘雄天地;东邀山海,西连嘉峪,万里长城壮画图“。

你可能感兴趣的:(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