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3

一封信

摘抄:

他们的心思很专一,淡青色的月光充满庭心,有好几种秋虫在那里叫,在他们都像是另外一个世界里的事。

重点:

作文、说话是一样的,在承接和转折的地方最要留心。承接和转折的地方弄错了,那就把一段的意思搅糊涂了。一定要辨别了前面后面的意思,拣那适当的词儿来用。

但是——用于转折。例如,前面说七个先生人都很好,待人和蔼,接着用“但是”一转折,下面便应该是某个先生在某一点上不好的话了。可是信中说周先生的话难懂。并不是他为人不好,也不是他待人不和蔼,这里用“但是”来转折是不对的。

写信时应该有深切地表达情感的语句。关于表达情感,只能在写作的经验多了之后,才能自如表达。特意求深切,结果往往平平;有时无意中说几句、写几句,重行回味,却是深切不过的了。

小小书柜

摘抄: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李白

(此书写于30年代,有些内容已经不符合现代情况,所以这一节所说的关于字典、诗集等古籍,就不进行重点总结了。现代书籍名目太多,除了读经典书籍之外,建议用“主题阅读”的方式读书。)

知与情与意

重点:

我们的心的作用,普通心理学家分为知、情、意三种。知是知识,情是情感,意是意欲。对于一事物明了它是什么,与别的事物有什么关系,这是知的作用。对于一事物,发生喜悦、愤怒或悲哀,这是情的作用。对于一事物,要想把它怎样处置,这是意的作用。

文字是心的表现,也可有三种分别,就是知的文,情的文与意的文。

(书中以当时的九一八事变,要求学生写抗日宣传文章为例):关于抗日事件,外交上、军事上的具体办法,抵制日货的切实方案,这是知的方面的事,我们在这些方面不很有明确的知识。这类文字,只好让专家们去执笔。我们对于东北事变,知的方面还缺乏,但情与意的方面是并不让人的。谁对日本人的暴行不愤激?谁不想抵抗呢?我们就应该从情与意的方面来说话。我们的文字是宣传品,是给大众看的,我们该以热烈的感情激动大众,以坚强的意志鼓励大众,叫大众也起来和我们一起抗日。

从情、意方面去说话,也须注意:情意如不经知识的驾驭,就成了盲目的东西。不按实际、一厢情愿的胡说,就是单逞情意,不顾知识的毛病。

作文时,第一步该认清目标:预备给什么人看?
第二步: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用知、情或意哪一方面去说话?
第三步:拟定文章大意。
(仍以抗日宣传文为例,学生们商定:第一节叙述经过情形,因为若不叙述,话就无从说起。但叙述要简单,几句话说明情况就够了。其次写感言,表达对暴行的愤恨,表达对不作为政府和个人的责备。最后写对于大众的希望。)

诗或文章都是在表达创作当时的状况,比如陶渊明的田园诗,从前都市没有现在的发达,大部分人都是在田园生活一世,他们所见的只是田园景物,所以田园诗有人作,有人读。时代有一定的特色,读古人的书须留心他的时代。现在的乡间不会再有陶渊明,也不会再有《归田园居》那样闲适的诗了。那些闲适的田园诗只能是我们的向往罢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