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 || “小暑”


每年的7月7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105°时即为“小暑”。小暑是一年中的第11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

自然万物替人类观测着时令的变化,人类由此来顺应自然、休养生息。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暑”,炎热之意。“小暑”“大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节气,而“大”与“小”则是反映暑热程度的相对概念。“小暑”意指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小暑后紧接着便是一年中最热的“大暑”时节。古人认为,小暑期间还不是最热的时候,所以才称之为“小暑”。

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

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虽已到来,但还未达到极热的程度。进入小暑时节,江淮流域的梅雨天气即将结束,而北方则开始进入多雨时期,全国各地迎来了炎热的伏天。所谓“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三伏天通常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这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但是,小暑时节如果出现锋面雷雨,常常是“倒黄梅”的天气预兆,预示着雨带还会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维持一段时间。因此,南方地区也流传着“小暑一声雷,倒转半月做黄梅”的气象谚语。

小暑是赏荷的时节,而荷花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素有“君子之花”之美誉。因此又有“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等千古名句。

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入伏后天气炎热,往往会发生食欲不振、身体消瘦的情况。而饺子在中国的中国的饮食文化里,担任着“开胃解馋”的角色,因此就有了头伏吃饺子的传统习俗。

在小暑节气里,民间还素有“吃三宝”的传统。所谓“三宝”,即黄鳝、蜜汁藕和绿豆芽。俗语说,小暑黄鳝赛人参。黄鳝性温味甘,最适合进行夏季温补。而中医也认为,夏天人体心火极旺,人在这样炎热的环境中容易烦躁不安,出现疲劳、胸闷、睡眠不好、头疼头晕等症状,所以要格外注意饮食调养。

小暑时节,地热蒸腾。在防暑避暑的同时,我们也要预防情绪波动而导致的“情绪中暑”。饮食上要以性味甘凉、清热祛暑的食物为主,保护脾胃,才能安度苦夏。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类正是在这四季变换中,领悟自然之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节气 || “小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