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入门》第三章:心理结构(4)

《精神分析入门》第三章:心理结构(4)

初级过程的思维在一些严重的精神疾病中十分明显,病态表现在缺乏或者未出现次级过程的思维,而不是因为有了初级过程思维的存在。成人的生活中,初级过程的思维占了优势或占了全部的活动时,才构成了病态。

初级过程的思维并不像我们起初所假想的那样,与成人有意识的思维不相容。显然,在整个一生中它都存在,并持续地起着虽然是从属的但相当重要的作用。另外,就像我们在下一章将见到的那样,在正常情况下,自我保持着暂时地逆转到儿童所特有的不成熟模式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界定初级过程的思维,精神分析文献中用了两个术语来描绘这种思维的一些持征。这两个术语分别是“替代”(displacement)与“缩合”(condensation)。

精神分析的“替代”是指用整体代表部分,用部分代表整体,或用与某一个观念或意象有联系的观念或意象来取代之。弗洛伊德假定,这类取代是由于或者依赖于投注,即心理能量释放的转移,使它从某一个思维或观念转到另一个上去。

“缩合”这一术语,用于指单一的话或意象,甚至是其中的一部分,来表示几种观念或意象。

另一个初级过程思维的特征是象征性的表达(symbolic representation)。被象征所表达的事物及观念是被禁止的(如性的或“下流的”)。


接下来,我们转向内驱力能量理论的另一个方面,去了解自我如何从本我中分化出来,以及随后的发展。

这一方面叫内驱力能量的中立化(neutralizaltion)。中立化的结果是,迫切地、尽快地需要释放的内驱力能量(如所有的本我投注)变得可被自我所接受,在自我的支配下,按照次级过程来完成它的各种工作与愿望。

中立化有几个特点:
首先,中立化是渐进的,而不是突然的变迁。这一点很像初级过程到次级过程的不间断的连续谱。也许能量的控制是连续谱是根本,过程的连续谱是结果。是本和表的对应关系。

其次,被自我功能所接受的能量对自我是必需的。没有能量,自我就失去功能。换句话说:自我的能量来自本我。

下面从几个角度观察中立化。
1,中立化能量是内驱力去性,去攻击性的能量。因为内驱力是性驱力或者攻击驱力,因为被禁止,所以要去性,去攻击性,能量经过变形表现出来。这个变形就是前面说的替代,象征等。

2,中立化一词是指一种个体活动。这时,个体停止了通过投注释放而获得内驱力的满足,转而开始为自我服务

接下来举个例子,帮助理解中立化不好会导致的神经症问题。
像谈话这一类的、活动与内驱力满足之间的关系,在生命的早期是正常的。没有内驱力能量的贡献,语言的获得将会受到严重的妨碍。我们可以在临床的实例中,如在孤独的缄默症儿童、精神病儿童中看到这一事实。这些儿童与成人没有令人满意的关系,他们的言语只有在治疗的过程中,即重新开始有了或第一次有了满意的关系时才能恢复或首次产生。另一方面,如果涉及到的内驱力能量未能充分地中立化,或者在后来的生活中,未进行中立化,讲话或供它利用的中立的能量被重新本能化了,那么神经症患疗的冲突就会干扰自我的功能。

中立化的能量是在自我的支配下执行一些自我功能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精神分析入门》第三章:心理结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