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时,日本人实际上非常害怕张学良

“九一八事变”,日军关东军以少量兵力,赶走人数众多的东北军,最终强占整个东北地区,进而获得了巨额经济利益。

事变前,板垣征四郎等几个关东军参谋,经过了长时间的策划。但是,到真正事变时,日本政府、军队,都没有足够的胆量,最后之所以成功,完全得益于张学良的“不抵抗”命令。

东北地域广大,是日本国土的几倍。张学良的东北军海、陆、空齐全、兵强马壮、武器先进,真正打起来,关东军绝不是对手。

关东军司令本庄繁的野心非常大,对东北丰富的资源垂诞欲滴,但又畏惧精锐的东北军,担心自己没有足够的实力。所以采取了暧昧的态度:给板垣征四郎足够的权力,任由他们去运作,自己却从不参与,也装作不知道。这样如果成功,就是他的功劳,一旦失败,自己也没有责任。

不光本庄繁,日本陆军高层也是这种态度,而且,在“九一八”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就暗中支持板垣等人。

1930年,张学良调集大量东北军入关,参加中原大战。日本陆军认为东北空虚,有机可乘,于11月派铁杆侵略分子永田铁山到东北,与关东军“协商”。当板垣请求国内支持时,永田铁山故意表现得非常慎重,也没有明确表态,但他回国不久,就调了两门巨炮到东北。

这两门巨炮在“九一八”当晚,一门轰击北大营,一门轰击飞机场。

关东军原计划于1931年9月28日挑起事端,但消息泄露,日本国内知道了具体日期。日本陆军认为关东军没有把握取胜,决定暂时不与东北军冲突,并派高级军官到东北,劝阻关东军不要挑起事端。

得知国内将派人到东北劝阻的消息后,关东军司令部里一片恐慌,板垣征四郎决定提前动手,在劝阻的军官到达前造成既成的事实。

板垣等人紧急行动,终于赶在9月18日完成了开战的准备。国内派来的军官也于当天到达旅顺,关东军几个参谋以旅途劳累为由,把他安排在旅馆休息,不让他有“劝阻”的机会。

当晚,关东军就迫不及待的挑起了事端。

直到开战,关东军司令本庄繁仍然没有足够的信心,带着一帮高级军官躲在旅顺的澡堂子里,故意装作不知道,避免事后被追责。而在司令部下命令的,只是板垣征四郎这样的普通参谋。

被张学良认为强于自己的关东军,其司令都害怕张学良。

日军向东北军进攻时,也心存畏惧。进入北大营的日军在人数众多的东北军面前,一时不敢前进,以致北大营内出现了短暂的僵持局面。

但日军的运气非常好,东北军被张学良的“不抵抗”命令束缚了手脚,面对站着不动的日军,竟然没有任何动作。

于是,日军胆子大起来,很快就冲入营房,将来不及起床的东北军士兵一个个挑死在床上。

东北军仍然没有反击,只是按照事先的计划------“退出北大营”。

日军在后面紧追不舍,直到碰到早有准备的团长王铁汉,才遇到抵抗。

王铁汉抵抗得非常英勇,但毕竟势力单薄,部下拿在手里的全是轻武器,无法击退日军,跟日军战斗一阵后,被迫撤出北大营。

9月19日凌晨6时半,沈阳陷落。

日军事先顾虑重重,但不到一夜就占领了沈阳。于是,本庄繁的胆子大起来,立即将司令部由旅顺迁到沈阳,并部署部队进攻其它城市。

……

手握重兵的张学良一直没有组织抵抗,很快,东北全境陷落。

随着东北的沦陷,老百姓可遭了秧,家园被毁,财物被抢,亲人被日军屠杀。即使幸存的,也被强征到军队,或被强征为苦工,终年累月为日本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占领东北后,本庄繁还有一些顾虑,“很有礼貌”的把大帅府里的财物集中起来,装了几节火车皮,运到北平,送给张学良。

“少帅”很有“骨气”,没要那几火车皮财物,令押运的日军原路运回东北。日军可没跟他客气,火车出山海关不久,一群日军士兵一哄而上,将火车里的财物洗劫得干干净净。

日本政府的胆子也随之大起来,向全世界宣布东北是日本的领土,把东北的资源全部占为己有,并向东北大量移民。

日本很快就获得了巨额经济利益,钢、铁、煤、以及大量农产品,通过鸭绿江上的铁路桥,一火车接一火车,日夜不停的运往日本。

日本的农民,也因东北而翻身,在国内世世代代一贫如洗的人,到东北后获得了大片肥沃的土地,很快就一夜暴富。

“九一八事变”,日本人真是瞎猫碰到死耗子,捡了个大便宜。

你可能感兴趣的:(“九一八事变”时,日本人实际上非常害怕张学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