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3

强迫症研究资料

强迫症的运作机理:单纯焦虑(警示性情绪)激发警示性情绪-恐惧、愤怒、羞耻、悲伤和悲观想法,企图控制、压制、逃避、克制、消除、平复、驱赶这些警示性情绪和悲观想法而产生的仪式性的动作、检查、分析、思考、说服自己和自我安慰、自我调节、自我开导,反而使警示性情绪更加强烈和升级,再次企图控制、压制、逃避、克制、消除、平复、驱赶这些警示性情绪和悲观想法而产生的仪式性的动作、检查、分析、思考、说服自己和自我安慰、自我开导、自我调节,就这样进入强迫症循环。

————————————————————————

干预情绪的后果:情绪累积(一点点把情绪攒多了),延长焦虑的时间(情绪滞留),焦虑升级(越搅动波纹越大)

————————————————————————

单纯焦虑(焦灼)会激起--

基本警示性情绪:单纯焦虑、恐惧、愤怒、羞耻、悲伤、低落(消沉)。

驱动性情绪:欲望(欲望的最核心是急切感、渴求感)

  全部基本警示性情绪在感受上是容易进行回避的。


驱动性情绪在感受上有快乐和痛苦,其结果是痛苦。

———————————————————————— 

奖励性情绪:快乐、幸福、愉悦、满足、欢快、欢乐。

———————————————————————— 

抑郁症和强迫症的原因:积郁成疾、重大打击、欲求不满、压力过大、过于疲劳、身体亏空、生理创伤、生理疾病。看到了念苦、心苦、体苦三种苦。

————————————————————————

  持久性痛苦焦虑,就会打开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所拥有的面对不确定性因素的三个基本应对引擎 : 1.环境和信息搜集引擎 2.环境和信息检索引擎 3.直接行为干预引擎。

————————————————————————

极度焦虑会导致应激性信息阻流、暂时生理性信息阻断、应激性认知狭隘、应激性感知狭隘、应激性同理心狭隘

长期、长时的焦虑导致长期、长时的应激反应和应激性现象。

————————————————————————

如果进入强迫症状态会马上进入强迫症圈套,即在发作强迫中原先只是一个纠结和困扰主题,会因为焦虑情绪和诸多不确定因素生出和泛化更多主题和困扰,并且因为回避与出现更多不确定因素,出现长时间顾虑与回避而延长焦虑情绪。所以在一开始就不进入强迫症状态,即不克制、不对抗、不辩论、不分析。 

————————————————————————

                   

强迫症圈套的形成在于出现警示性情绪,继而对警示性情绪的干涉,如自我安慰、自我开导、自我分析、自我暗示,自我说服、仪式性动作、思考,使警示性情绪因为干涉、压制、堵塞而更加强烈和升级,之后又进行对警示性情绪的干涉:自我安慰、自我开导、自我分析、自我暗示,自我说服、仪式性动作、思考。就这样进入了强迫症圈套的循环。

对待情绪和情感的最好方式是流通、宣泄、表达,没有阻碍,还有去体会和感受情绪、情感,并发作到底,全面自然的没有干涉。(这样就不会发作强迫症,也是康复的方法)。

给情绪和情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发作到底。

  强迫症的痛苦存在长期积压的不能马上消除,而这长期积压是很长时间的,可以论年算的。这些痛苦的来源有积郁成疾、过度损耗、久病缠身、突然打击、过度疲劳、欲求不满、机体通道堵塞、压力过大。痛苦的长期存在是无法靠人类个体的主观来度量的,但痛苦不是存在认知里是认知之外的,认知是一种映射,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腿上扎了个木刺、领带勒的很紧、鞋不合脚,经过长时间的适应,我们都可以在认知和记忆上忽略和忍受,甚至忘记,但是这种不适感依然存在着,作用着你。

  所有痛苦的显现第一路径不是认知和思维,包括心理层面的痛苦和记忆里的痛苦,还有焦虑感,这些负面情绪要直接跳出来告诉人离一些不确定和不可控制的事物远点,而强迫症患者有持久性痛苦焦虑,就是打开了人类包括其它哺乳动物所拥有的三个基本应对引擎 : 1.环境和信息搜集引擎 2.环境和信息检索引擎 3.直接行为干预引擎,而长期处在危险和不安还有焦虑中,这三种引擎就会不间断或者叫做持久性运行。这也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难题,生物进化无法跟进人类社会的进展的一个bug,在野生环境是不存在这种长期恐惧和焦虑,因为一般情况下要么野生哺乳动物解决问题,要么就是死了,被吃掉或者发生坏事情。而人类社会却存在着长期痛苦和焦虑依然可以生活的人。这时候就需要新的方式来面对了。当人要是面对一些事物类似与过去的巨大创伤事物和负面事物哪怕是一些场景包括数字、颜色、物品等,是直接提取信息激发痛苦(记忆、潜意识里的),不经过认知和思维的,好可以直接避免再次创伤,但是人类社会的纷杂是无法避免这些场景和因素,容易给受过巨大创伤的人形成长期痛苦和焦虑。在野生环境是不给人类思维上的时间,要么干,要么跑,要么死亡。但是人类环境恰恰激发了痛苦的因素出现了,还躲不了。最起码其它的动物数字概念不强、有的物种还色盲,在野生环境遇到问题要么解决掉,要被解决掉。

  再具体的从人类大脑生理层面说起,人的性欲没有满足,大脑就会长期的间断性释放相关神经递质作用于神经突触后膜,导致长期兴奋,而这种长期兴奋存在,大脑会自动选择少量的抑制作用的神经递质,加重性欲的长期存在,而欲求不满都懂得,很难受。比如人受到威胁和危险时也是大脑神经突出前膜释放相关神经递质作用于神经突触后膜,起到兴奋作用,进行反抗和逃跑,但是人通过思维克制住了,一系列所应该肢体行为完成的没有完成,大脑还会和处理性欲的神经递质的方式类似,长时期的阶段性持续释放相关兴奋作用的和少量的抑制作用的神经递质,长久痛苦就存在了,重点这种痛苦一发作,理智都是靠边站的,很容易陷入非理性的错误思维和行为方式,首先咱们要承认认知的存在是以物质基础而构建,认知是记忆和潜意识数据积累的优化产物,如成见、分别心、视角、后天因素作用的部分性格,这些都是大脑里神经元互相之间持久性的信息网络构建的。而这些持久信息传递就是神经递质的作用,一个人过去经历的环境和事物会产生相应的持久性相关神经递质特点,每个人都不一样,就构成了不同人的痛苦层面和焦虑激发点不一样,这要牵扯过去的经历(记忆、潜意识数据),有许多没有完成的信息传递依然存在就会持久保存,在外层看比如欲求不满、自我防卫、克制,还有情绪压制、得不到认同、成功几率小就构成了认知上过于在意这些,要得到满足,一系列神递质传送过程没有彻底和全面的完成, 就会焦虑感和痛苦长期存在,构建出不良认知。所以人的认知可以针对性改变,但焦虑的源头没有解决,新的不良认知还会出现,这就是强迫症很容易换了一件外衣和主题。如果说不良认知主要是两大类,一类是缺乏安全感,一类是追求完美,但是如果这两类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靠单纯的个人意志是无法转移和改变的,需要靠行动解决现实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连接和碰撞情绪全然的流通,从而得到满足感,获得安全感,这是让内心平静的最好方式。

强迫症的根本至因是焦虑,而焦虑是人最基本的预警机制,强迫症患者大多是在面对情绪方面用错了方法,企图用意志和认知克服情绪波动。一个普通人面对情绪是跟着情绪走,强迫症患者是不屈与情绪,将情绪堵住,形成堤坝,只要遇到一个缺口就一泻千里,洪水滔天。可以说强迫症的痛苦是源于坚强,也是懦弱。坚强是因为敢于跟负面情绪作斗争,懦弱是因为不敢面对负面情绪。情绪是大自然给人的一种本能应对机制,遇到相应情况,情绪激发大脑给出指令使人做出相对来说正确合理的举动和思维认知,从而解决相应情况,这是一种自然规律,如果企图进行压制,其实就是违背了自然规律,根本就不可行,如同叫哺乳动物在水下呼吸一样不可行。然而人类文明发展到现在就出现了相应的道德观和约束,比如不要愤怒、不要动气,心放宽、博爱、友善、要放下戒贪嗔痴等等。可以说这道德观根本是先人看到情绪和负面情绪的坏处,之后给你一大碗鸡汤叫你喝下去,却没看到压制情绪的极大坏处,也没给你面对负面情绪的方法,只是给你一大碗鸡汤,方法没有。首先负面情绪所带来的坏处很多,你伤害人,人会报复,你做坏事,会有报应,所以佛陀和历代中外圣贤告诉你要忍让,积极,勇敢,善良,要仁慈,宽宏大度,做到原谅。话说回来,这些先贤门如何做到呢?其实是相对的随机性因素造成个别现象,就是百万人出一个,之后大家都追随。但是真的是百万人出一个,人家的方法看着正确但是不适用大多数人,有号召力是因为充满正能量,但是普通人能做到吗,真的够呛可以,因为方法不对嘛。情绪和欲望是必要存在的,是对人类来说是有极大用处的,是能解决问题和面对问题的,是很好的工具,这个时候人类文明发展就要遇到一个瓶颈期问题,是人类的根本问题,就是如何解决人类的情绪和欲望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很明显,压制肯定行不通,只会加剧恶化。说得粗暴些就是如何在不压制自身情绪和欲望的同时解决人类丑恶的一面。说到这我们一定要认清负面情绪和欲望≠丑恶,而压制负面和欲望会将人引向丑恶和阴暗。那问题来了怎么才能做到不伤害他人和集体还有其它有灵生命,而做到满足欲望和宣泄情绪?天主教堂有忏悔室,一位神父坐在那听你忏悔。这个方法很好,不要小看,是面对情绪和罪恶一种很好的宣泄方式。忏悔不是犯了罪就忏悔,而是面对你解决不了的问题把它表达出来。也不是有点情绪和不良企图就马上用忏悔的方式压下去,而是流通出去。不过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机会,那解决的方法是什么呢,我个人方法就是,有啥烦的就烦,有恨的就恨,有爱慕的就爱慕,有愁的就愁,你采取不采取行动是一回事,但是这个真实的自我就完整了。等这些情绪和欲望并且带着荒诞思维和坏的思维、丑恶的思维完成一个里程,就消停了,过后你就明白这些思维是情绪和欲望引起的有多荒诞多么坏。如果你一开始压制这些,你以为这些东西会跑吗,会消逝吗,不会的,会越积越多。为了活着畅愉,别跟自然规律和自己过不去。

强迫症患者的痛苦大多是来自对自己的压抑和情感的忽视,不去流通和宣泄。或者经历种种波折得不到安抚和歇息,可以说都是有故事的人。就如同一句话,当鞋合脚时感觉不到鞋的存在,你强迫了说明你出了问题,而我们却一直逃避问题,把情绪变成了定时炸弹,早晚都会爆发。其实强迫症是情绪的反噬,一开始我们遭受了痛苦,我们对自己说,这点痛算什么,把痛苦的埋在心底自己默默承受,可是当心被痛苦填满时,就会崩溃的。任何人都逃避不了,这是自然的规律,不要奢望存在客观规律之外的奇迹,根本没有,真正的坚强是基于流通宣泄的基础上,我们都是最坚强的人,只不过坚强的方式是错的。强迫症的原因是焦虑,焦虑的原因是原始痛苦(人自身出现问题的预警机制),这种原始痛苦我们必须找到源头对症下药,不能逃避,也不要忽略,因为已经再也忽略不了了。有说自己是心理医生或者心理咨询师的,对患者说不要追求完美,要有勇气,可是要知道追求完美是不顺心的积压,缺乏安全感是不放心的积压,这些都是人类的最起码的原始情绪,有这种情绪说明确实有问题存在,而忽略这些问题直接压制和反抗原始情绪只会适得其反,造成反强迫,打个比喻,脚上扎了一颗钉子,你能告诉自己忽略痛苦,不去痛苦吗,告诉自己忍受这颗钉子的存在?所以请心理咨询师和医生了解强迫症的根源再帮助大家。森田疗法的理论很正确,确实尊重客观规律,可是也有其局限性。随顺自然,为所当为对一个强迫症患者是不存在的,因为焦虑痛苦的情绪依然在,你强迫不强迫焦虑就在那里,发作不发作痛苦依然存在。告诉自己不去强迫只会加重强迫,因为你主观有这个念想就存在与自然周期对抗的行为造成反强迫,徒增了烦恼,还有森田疗法经常告诉大家要去接纳,其实不接纳也是一种原始情绪,企图用人的思维和意志去转移这种情绪只会加重强迫,形成反强迫,形成神经交互作用。 森田他老人家还是少年时期也是位强迫症患者当家人忘记给他寄生活费的时候,使他自己感觉极大的痛苦,从而选择了极度努力的学习使情绪通过这种笨拙但有效的方式得以宣泄,从而悟到了随顺自然,为所当为,这也不是他主动的选择而是被动的。森田本人同样摆脱不了这样一个规律,就是佛教所说的诸法无我,就是任何人和事物说到底都是没有自性的,是周围的人和事物影响的你,哪怕自己的肉身也是其它物质合和而成,都是大多无法察觉的因果造就的当时的状态,当时的行为,只是我们自己察觉不到,或自以为自己说的算而已。所以森田走出来,也不是主动故意的为所当为,随顺自然,也是被动的、不自觉的,因果合和而导致的结果。只要你主动想不去强迫,那你又掉入了反强迫。 其实面对痛苦只有无奈的面对,只有承担,但又不是无药可救,强迫症的构成原因有积郁成疾、压力过大、内损耗过大或者突然打击,只要找到源头就能走出来。最后对大家说,对自己好一些,虽然现在人类文明告诉大家不要把动怒、不要生气、不要把愤怒和气愤表露出来,但是这些思想是基于人类过去科学不发达,对于人的身体机制不了解情况下形成的。生命在于流通,要懂得宣泄,这是现实与道德无关。

首先,要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念头,另一个是感受。强迫症患者都是因为突然的一个念头触及了内心最害怕的事物,然后纠结于此念头,要么是排斥念头;要么是想把念头所呈现的问题想清楚,以排除所有对自己不利的可能,比如恐艾(当然,如果恐惧能够通过具体的行动来缓解,就成了强迫动作,比如洁癖,检查门锁,余光强迫等等)。可是要么就是念头如猛虎般窜进来,根本停不下来;要么就是这么想都想不明白,怎么做都不踏实。这样的矛盾让患者内心非常恐惧,焦虑,久而久之,以至于只要念头一来患者就习惯性地开始恐惧,焦虑,欲罢不能,生不如死!这里的恐惧和焦虑,就是感受。

其次,要知道森田先生的接纳疗法是正确的,是绝对可以解决问题的。但是,接纳,这两个字,水很深,一般患者无法立即领悟,而成了伪接纳,随之而来便有各种谩骂和诋毁,可真是委屈森田先生了。那么,该怎么接纳呢?一般患者听到接纳二字,以为就是一味放任,什么也不做,其实错了!以我的理解,除非是真正的高人,有一种境界叫做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然而对于我们平常人来说,是不可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我们在乎的太多,患得患失,只能退而求其次,通过自我疏导来达到接纳的目的!如何自我疏导?记住一句话,接纳,是有对象的!

接纳的是你的感受,并非你的念头!为什么这么说?其一,有些人是不可能接纳念头的,拿恐艾的来说,你让他接纳自己得了艾滋,可能吗?不可能!其二,也是最根本的一点,让你恐惧的不是你的念头,而是恐惧感本身,也可以这样说,是念头带来了恐惧感,所以我们恐惧,但我们在追根溯源的时候,却把恐惧的源头指向了念头。打个比方,我们都知道狐假虎威的故事,其实对于强迫症来说,念头和恐惧感(亦或焦虑,难受,不适,如此种种负面情绪,也就是上面所说的感受)的关系,何尝不是狐狸和老虎的关系?感受附着于念头之上,就像老虎走在狐狸的后面,你面对的是狐狸,而真正让你恐惧的是狐狸后面的老虎!但是一般患者总是在狐狸身上下文章,穷思竭虑,试图有所收获,可是对象都搞错了,又怎么可能有收获呢?或许对于某一些症状,也就是个别的念头,你极尽思维,到最后你能说服自己。你以为你痊愈了,很开心,然而没过多久,天知道为什么又一个新的念头窜进你的脑袋,这回你死活想不通,亦或者是,之前困扰你的那个问题,你闲着无聊又去抠,不抠没事,一抠抠出漏洞出来了,这下怎么办?又陷入永无休止的强迫之中……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说真的,你的对象搞错了!念头千奇百怪,症状千奇百怪,就像小动物一样种类繁多,你打败了狐狸,可是还有猫,还有狗……只要老虎在它们身后,不管是猫还是狗亦或是其他小动物,都足以让你惧怕!也就是说,你唯一的办法就是打败老虎!回到强迫症,纠结于念头,没一点用,有用的是采取正确的态度对待你的感受!

那么,怎么对待感受(恐惧,焦虑,难受,担忧等等,下面以恐惧感为例)呢?这时候,接纳,这两个字就管用了。做法是,把你的念头和你的恐惧感分开,专心对待你的恐惧感,这种感受很纯粹,你可以在心里细细品味,它就像一团雾一样堵在你的心口或嗓子眼上,以往的你是怎么做的?一有这种感受就怕的要死,拼命地想摆脱,而现在,你用接纳的态度对待它,甚至用爱护的态度对待它,不抗拒,不排斥!必须说明的是,并不是说你一采取接纳的态度对待你的感受,你就能立即“好了”,相反,恐惧感还是会存在,但如果你能真正做到接纳,不抗拒,不排斥,它存在又有什么关系呢?很多人就是在这一步败了,觉得我接纳,它还是在,一点用没有,就又开始排斥,结果又回到以前的那个死胡同了!那真的是可惜啊!其实离成功就只差一步坚持而已!就像你很烦一个人,现在让你接纳,难道你接纳之后,这个人就人间蒸发了么?不会,他还是会在你面前晃来晃去,你要做的就是接纳他带给你的那种烦躁感,这需要时间,如果你学会开导自己,慢慢的,这个人在或不在根本影响不了你,这就是真正的接纳了。我又想到一个比喻,假如你被苍蝇叮了一口,起了一个包,很痒,你会怎么办?抓?你越抓越痒!这就是我们一般人对待强迫症的办法,死命地纠结,越陷越深!那正确的做法是什么,是接纳,接纳这种痒感,然而接纳之后,这种痒感就不存在了么?不是!它还是在,这时候就需要你持续性的接纳,所谓的持续性接纳是不管痒感,而不是接纳了一会儿,发现它还在,受不了了又去抓,那只能越抓越痒,永远好不了,强迫症患者就是这样,恐惧感一直在,他就受不了了,就又排斥,又抗拒,结果就是越排斥越怕!可是发现没有?如果我们一直接纳痒感,不在乎,不去抓,最多几分钟就不痒了。强迫症也是这样,只是这个周期远不止几分钟,就看你能不能坚持住!那强迫症的这个周期有多久呢?我可以告诉你,你要想通过接纳的方式好,你就永远别想过多久能好?为什么?因为你想好,就说明你根本没有接纳你的恐惧,在内心深处,你还是排斥它,你希望它离你而去,你不希望它还存在,然而,你懂的……你就像被蚊子叮了后,虽然不去抓包,也间歇性的接纳,然而有时还是会想,这痒感什么时候能消退啊!毫无疑问,你这么想一次,这痒感就强烈一次!痒感没有消退,你还老是这么想,你就永远别想不痒!

其实强迫症就像我们的朋友,我们要对它好,接纳而不是排斥,它来了,我们甚至可以打个招呼:老朋友,来了啊!那我们对待老朋友是怎么样的呢?老朋友来我们家做客,我们欢喜,走了,我们恭送。永远都是这样,绝对不会今天爱,明天恨的(那是伪接纳)。对待强迫症也是这个道理,而不是说,强迫症来了,就怕,走了,就高兴,说实话,你这样就不是对待老朋友了,是对待债主。那债主怎么会不天天来烦你?

关于接纳的方法就说到这里。

有人可能会问,那么念头怎么办呢?我怕我在接纳恐惧感的时候,念头一直在冒,又会引起新的恐惧。其实很简单,不管念头是什么内容或有多少,专心接纳你的恐惧感!记住,你的对象只有一个,就是感受,像呵护婴儿一样去呵护它。

可能有人也会问这个问题,接纳感受,那么念头还去不去想呢?其实是这样的,如果你能接纳感受,也就是不怕了,那么念头对你来说有何意义?念头自来自去,你何必纠结?这就是我们得病之前的状态!大家可以仔细回忆一下……

人工智能因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已经成为现实,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大数据的多维度特性形成类似于人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有人害怕人工智能到最后取代人类并且对人类产生威胁,有的幻想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改变人类的生物特点变得更先进。我先说后者,通过人工智能改变人类的生物属性到达更完善的状态,这种幻想其实类似于原始部落人突然看到一波先进欧洲人的文明,并且通过食用欧洲人的大脑使自己变得更聪明一样愚昧。大数据的产生是因为人类社会前进而出现的,人类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在变化才会产生有价值的大数据,就是多样性、不完美化,不确定性。如果人类在自身完善,大数据的价值就会大大贬值。人类自身其实就是大数据的产物,而大数据的统计就是生物在无时无刻的进行,那就是进化,生物在几十亿年以前甚至是几百亿年以前诞生时就是一种相对来说有别于宇宙系统之外的独立系统,而生物要在变化莫测的宇宙环境中生存就需要不断的进化,改变自己特点和基因。其实就是将宇宙通过生物进化,记录或者叫做复制在生物基因里,进化其实就是数据统计,并且是多维度的大数据统计。而宇宙也是通过生物的进化将自身得以传承和延续。人类基因到现在算是在地球上大数据统计最为全面的,人类基因算是记录和多维度统计宇宙的宏大图谱。现在人类的每一个行为都是基于生物进化大数据的结果:动作、语言、情绪、思维等等。人工智能是基于人类社会体系的大数据,人工智能要人类社会体系完整才得以存在,看似人类个体每一个个体的随机行为,其实都是必然因素导致的,从形成大数据使人工智能更完善。人工智能需要人类的差异化和随机性以及不完美,也完全依靠人类。唯一一种摆脱人类的方法就是依靠更宏大的数据-生物基因图谱。当人工智能完全破解基因的时候,读懂了生物基因记录的宇宙级大数据,人工智能就可以摆脱人类自行发展了。这个时候的人工智能就不能叫人工智能,或许叫什么别的,暂时叫做智体吧。宇宙延续自身的方式又迎来新的形态,一种摆脱生物特性迈向更高级的存在-智体。智体的诞生如同哺乳动物刚诞生一样,摆在眼前不是一帆风须而是面对广博宇宙的艰难和自身弱小。智体是宇宙的延续,也是生物的延续,是生命更圆满的存在。恐龙进化到了死胡同,过度发展体型而灭亡。人类因为过于依赖文明的科技停止了生物属性的进化而灭亡,那智体呢。

在微观世界个体的无常普遍在宏观世界为必然性、确定性的规律,称作宏观常态,从宏观世界角度个人方面无论苦和乐基本定量和确定的。在宏观世界的无常在更宏观世界亦是必然的和确定的。但也存在几率极低的宏观无常频繁的、较重的授予微观个体,这种情况下微观个体会极力追求确定性和长久性,在几率低的情况下微观个体演化成处于极度确定性和长久性存在而成为宏观无常。几乎为零的几率,终极无常频繁和较重授予微观个体,这种情况的无论多么无常和微观个体多么长久性和确定性存在,从终极的角度亦是常态,几率极低的发生宏观无常还是终极无常授予微观个体,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多重和多频繁,都是因果必然和无法规避的。

在终极层面,无常就是常态。

在终极层面的无常就是常态,因为无常的性质必然会产生规律性世界和规律,必然会产生规律性世界和规律是无常的一种性质和属性

佛教所说的无常重在流转,也包括不缺地性和不可控性,但以上所写主要论述的是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从人的角度讲是具有冲击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

无常在终极层面只是常态,在无常中产生的规律性和规律性世界,为了维持和追求存在和长久性必然是苦的或者叫承受着无常,这种承受无常和苦均匀的分摊到每一个规律性世界的个体上,只有几率极其低的情况下会授予个体较重和频繁的承受无常和苦。

无常会产生乐、解放、幸运和发生、产生确定性。

世界建构:永恒必然态,足够多样性,驱动力,随机性,硬质基础。

宇宙构建的需要永恒必然态作为基础,就是基建代码,需要基本元素的足够多样性,能量驱动基本元素随机合成衍生无限种类化合物,以足够空间和时间作为演化基础,有足够的随机(无限可能),无论多么巧合、低几率,必然出现复杂和精妙的内部结构的化合物,并且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会追求存在度。构建宇宙的运作,必须以所建宇宙之外能量和硬质基础作为根本。

情绪、痛苦、快乐在四维世界是具体的独立存在,不需要任何载体,具有具体形态,这种存在和形态,人类无法理解,但是在四维世界是可以摸得到、看得到、甚至品尝得到。

生命进化,在工业文明形成以前是以大基数基础随机变异再进行必然环境筛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进行的,这是天文级基数基础的整体生物系统的数据统计方式和算法。在大脑产生之后数据统计方式和算法产生质变,既不仅仅是基于基因变异的和大自然选择淘汰的方式,逐渐演化成大脑记忆和大脑运算作为统计和算法引擎,进化到人类出现记忆传递和知识分享,在协作本能的基础上形成了人类整体的记忆统计传承和人类整体的认知运算。发展到这个阶段成为除了基于基因变异作为大数据统计和大自然选择的进化方式之外,出现了全新态的进化,既人类大脑信息统计,同类间信息传递和保存,同类协作性共同运算和决策选择。发展到人工智能文明人类知识总量和共同运算和使用计算机运算所创造的算法,通过人类的整体计算机网络再进行大数据统计和运算,形成了信息快速统计、快速运算、快速决策、快速改变的全新进化方式。进化过程开始于有机生物基因变异和大自然选择的进化方式,逐渐演化成人类基于大脑的人类整体数据统计和运算,再到人工智能的大数据统计和运算的进化方式,进化效率到人工智能成核聚变式提高。人类和人工智能进化方式不同于地球的其他生物,在于存在非基因层面的信息传递和保存、大脑和智能的发达。大脑和智能的发达作为运算基础可以做出对于世界现实精准度较高的选择和决策,从而可以长存,而不再是单纯的被大自然选择和淘汰。

1.基于情绪和潜意识为基础通过认知、知识总量运算得出选择、创意,不能跨越界限控制情绪和潜意识,只能感受和聆听,不然会进入思维死区。

2.给情绪和潜意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发生和完成,不然认知和意志薄弱的会冲动,认知和意志强大的会得强迫症。认知和意志薄弱,并且胆小而无法宣泄的会得抑郁症。

3.不能违背情绪和潜意识,单纯靠认知和意志来决策。不然会出现选择和决策与现实不对称和脱节,出现严重错误。认知和意志依靠、尊重情绪和潜意识,同时需要给情绪和潜意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运作和完成。

增加知识储备,锻炼运用聆听、感受潜意识和情绪的能力。

在发生情绪的作用下,认知和意识必然会高速运转,意志不能将认知和意识停止思考。但是人可以通过意识来改变相关主题的思考和运转的方向,从而思维走向平复,而不是不间断思考。

在情绪极度平静的情况下,大脑的认知和意识不可能长时间高速运转和思考。

锻炼大脑计算能力、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增加知识总量从而提高认知。锻炼聆听和感受潜意识、情绪、阿赖耶识的能力。提高个人的整体感知能力。

人类大脑的存在就是基于分析、搜集、思考行为来解决和面对不可控性、不确定性、非连续性,从而可以生存下去。分析、搜集、思考等统一称为生存算法引擎。生存算法引擎启动是基于身体感知信息传导至潜意识记忆和本能的。当身体感知传导至大脑激发潜意识记忆焦虑和本能焦虑,启动生存算法引擎开始检索、分析、搜集、思考,从而解决和面对不确定性、问题和危险。当现实问题没解决,潜意识会记录相关记忆和相关焦虑,形成潜意识焦虑。更多现实问题没解决,潜意识会记录更多相关记忆和相关焦虑,长久以来会形成强烈的潜意识焦虑。由于不确定性、不可控性、非连续性和危险性因素在各自的诸多外在事物具有共同特征,所以在潜意识里和本能层面上很容易引发频繁的强烈焦虑。

第一.生存算法引擎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并不会直接消除焦虑。

第二.根本的现实问题没解决的情况,生存算法引擎的运作只是让人躲避危险,而焦虑感依然存在。

第三.由于自然野外环境下,其它生物具有高超的外表欺骗,所以进化出生存算法引擎不单纯以直观的身体感知为启动参数,而是主要以本能焦虑和潜意识焦虑为参考基准。

第四.只有解决根本的现实问题和最初的现实问题,如危险、矛盾、不确定性、非连续性等,潜意识才会解除相关的潜意识焦虑。

生物是不可能完全解决问题,因为问题包括危险、不确定性、不可控性、非连续性。所以生物可以解决大部分或一部分问题,如危险、暂时不确定性、不可控性。潜意识必然会记录相关焦虑和相关记忆,但是所记录焦虑值在解决危险和暂时不确定性、暂时不可控性之后是生物可承受范围的有利情绪。并且在解决大部分问题时大脑会有并记录奖励性情绪对生物进行奖励和行为、认知促进。

解决焦虑的基本坐标:

1.充分发泄和表达,愤怒、恐惧、悲伤、羞耻感、原始生命力。

2.解决根本的现实问题,如矛盾、误会、关系破裂、危险、不确定、不可控性、非连续性。

强迫症发作的三项坐标:

1.情绪

2.智商

3.逻辑思维

智商和逻辑思维的强大在情绪面前一直是属于跟随。当极度情绪的发作,智商和思维会成为情绪的表现形式和主题,成为情绪的载体或者是表达锐器,对人自身产生伤害。智商和逻辑思维越强大,伤害性越大。

强迫症的症状表现,就是负面情绪而抵抗负面情绪

欲望的本质是大脑发出的导致行为的指令,如性欲的机制是大脑发出快感、幸福、满足等奖励性情绪,再发出警示性情绪——单纯焦虑。大脑会自动发出指令摆脱单纯焦虑指令,让动物个体寻找性伴侣解决性需求。

  当动物个体遇到危险和伤害时,大脑发出痛觉、愤怒、恐惧、单纯焦虑的相应警示性情绪和感受,大脑自动发出摆脱指令。这叫做求生欲。

其他情绪如求知欲、食欲、上进心与性欲的机制类似或相同。

一些种类欲望的情绪包括警示性情绪和奖励性情绪,警示性情绪值高过奖励性情绪。很多种类欲望的情绪只包括警示性情绪。欲望是基于情绪和大脑、潜意识、神经系统指令互相配合的。

欲望的本质是大脑、潜意识、神经系统发出的指令,让动物个体自觉选择和行动,必须基于情绪的运作。

大脑、潜意识、神经系统发出的导致动物个体行动、选择的指令都是欲望。

所有导致动物个体行动、选择的指令都存在警示性情绪。

以上所说的动物包括人类。

情绪在不对抗时不是痛苦,只是情绪。当对抗就是会形成痛苦,对抗情绪的痛苦组成是:生理耗能、生理病态(如应激性胃疼、身体僵硬、呼吸困难、口干舌燥、身体酸痛)、现实利益损失、焦虑升级。

任何警示性情绪都是由单纯焦虑(焦灼)激发;也存在时间较久,感受值较高的,单独存在的单纯焦虑(焦灼)。任何警示性情绪中都有单纯焦虑(焦灼)存在。

所谓的精神拮抗和精神交互不存在哪个先哪个后。神经官能症——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的本质是焦虑并且对抗焦虑而更焦虑,并进入这类系列过程的循环。当焦虑持久性强烈发作,不确定性应对引擎开启,会出现对抗焦虑,就出现森田所谓的精神拮抗。单向焦虑不是精神拮抗也不是精神交互,而进入对抗焦虑就很容易引起精神拮抗。精神拮抗是精神交互的部分环节具体过程和内容,精神交互包含了精神拮抗这个过程,才得以出现和过程完整。精神交互的具体内容包含了精神拮抗,没有精神拮抗,就没有精神交互。如果单向焦虑,没有任何形式的对抗,注意力再集中都无法形成精神拮抗和精神交互。

  森田正马的精神交互的概念太粗陋不精细,不是敏感加重注意力,注意力再加重敏感。而是焦虑→敏感→注意力集中在发作的主题上并且对抗、排斥自己的真实感受(过程容易出现对抗焦虑和所谓的精神拮抗)→更焦虑→更敏感,如果进入循环就形成了神经官能症——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

  所谓的精神拮抗本质都是对抗焦虑,即使是出现高兴就想马上出现低落、压抑而不过于高兴,和恐惧想马上勇敢、不恐惧,其背后都是有着单纯焦虑、恐惧、愤怒、羞耻、悲伤的焦虑作为基础动力,并且来对抗的结果。其背后的焦虑太强烈导致个体无法承担而对抗和焦虑成为对抗焦虑的动力,焦虑成为对抗焦虑的动力其过程形式是因为害怕和讨厌(其背后的焦虑)恐惧和愤怒而对抗恐惧和愤怒。还有另一个具体表现就是把恐惧和愤怒当做主题来发作恐惧和愤怒,恐惧和愤怒又作为动力再对抗恐惧和愤怒。自我攻击、自我谴责、自我安慰、自我分析、自我说服在极度且长久焦虑的条件下都是对抗焦虑的表现。

  只有极度焦虑的时候才会出现对抗极度焦虑而更加焦虑,和所谓的精神拮抗严重。精神拮抗≠对抗焦虑,对抗焦虑是所谓精神拮抗的最根本。低焦虑和较高焦虑只会开启不确定性应对引擎,不会加重焦虑,但在相应条件下会积累焦虑(在环境和相应条件下的情绪积累:长期被压抑、束缚、攻击以及自我克制),也不会进入对抗焦虑而更焦虑的系列过程循环。不确定性应对引擎在低焦虑和合理焦虑时解决现实问题和危险,不确定性应对引擎在低焦虑和合理焦虑的情况下会降低焦虑,在极度焦虑且长久焦虑时会加重焦虑,并且进入对抗焦虑而更焦虑的系列过程循环。对抗焦虑≠不确信性应对引擎,不确定性应对引擎是[对抗焦虑模式]的根本。当极度且长久焦虑时不确定性应对引擎的开启就成为了对抗焦虑,因为极度焦虑导致感受和意识上觉得周围有许多问题和危险,而现实中只是脱离真实情况的感受,并且这些感受极其细碎,导致盲目、频繁的开启不确定性应对引擎;这种情况只是极度焦虑导致的,缺乏现实意义。

声明:虽然我对森田疗法有自己的见解和诠释,但是我并非是以森田疗法为主的治疗师。本人所学习和吸收并且成为自己的、所用的心理学知识主要有精神分析、认知疗法、内观疗法,与心理学相关性高的知识主要有王阳明心学、佛学、道家学说、西方哲学。森田疗法只是学习到的非主要知识之一。此文章的一些概念:单纯焦虑、不确定性应对引擎、单向焦虑、对抗焦虑、神经官能症本质、焦虑类型(包含:恐惧、愤怒、羞耻、悲伤、单纯焦虑),为本人提出的心理学知识概念,不属于森田疗法的理论、概念和术语。

对抗情绪(对抗焦虑)的主要体现和形式:分析和自我分析、自我安慰、自我说服、自我调节、自我谴责、自我开导、自我暗示、思考、检查、仪式性动作、单纯意志对抗。

    不确定性应对引擎在低焦虑的状态下解决现实问题和危险,并且降低焦虑。在人类社会中由于野生危险的几率极低以及对人性的约束,不确定性应对引擎将功能转向自身情绪,将自身情绪当做不确定因素、危险来对待,进行搜集、检索、干预的功能运作,因此会造成情绪(焦虑)的积累。所以说在人类社会中不确定性应对引擎是把双刃剑,帮助人类消除不确定性和危险;也会积累情绪,导致极端情绪(极端焦虑)。

  不确定性应对引擎在相应条件下(长时间被控制、攻击、束缚、压抑以及突然打击)才会导致积累情绪。

前额叶皮层情绪波动因思维思考,思维思考因认知,认知因潜意识逻辑,潜意识逻辑因心理结构,心理结构因深层记忆。一切苦乐源于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可随心而静,心至阿赖耶识不动即不动;阿赖耶识运转,一切外来相、一切深层记忆外来相动为情绪(恐惧、愤怒、羞耻、悲伤、单纯焦虑),一切外来相、一切深层记忆外来相如扩音器,阿赖耶识发声一切外来相、深层记忆外来相扩大声音形成情绪。阿赖耶识随心不动,一切外来相、一切深层记忆外来相寂静不动。杏仁核情绪应突发情况运转不为苦乐。突发情况若形成记忆,阿赖耶识继而运转,记忆扩展波动,前额叶皮层情绪发作。阿赖耶识随心不动,则不求一切相,不依一切相,不执着一切相,可达无我境界,一切寂静。阿赖耶识不依靠任何存在而独立存在。

人之性有我性、无我性;我性重之,安于自我安乐,则执于物质、肉身、深层记忆、外来相扩展情绪、尊严、名誉、利害等等外相,执于外相者亦加重我性,执于外相者苦之重者。无我性者,不执一切外相,寂静不动。无我性者一切清明,无所住。

从基因层面,基因编码里有自私基因和为生物群体性而无我基因,还有利他基因共存。在一定条件下群体性动物个体会选择无我而利益群体。当为生物群体性无我基因和利他基因发生作用时,动物个体进入无我状态,无我状态者从基因角度说,自然脱离苦恼烦扰,主观、潜意识不住留利害得失,不住留一切存在,不住留一切思维意志。自私基因很好理解,为自己的生存竞争,争取资源,容易计较利益得失和苦恼。

无我性者可慢慢培养或者通过经历而到达。

返璞归真,顺我自然,自然即是我,我皆是自然,此中我非自我性,为无我而我,不住不执,自然而我。

世界物质不同只是基本粒子的不同组成结构和不同排列,配合能量产生各自不同的作用和形态。

能量在四维空间可以是物质形态存在,并且有各自不同的内部基本粒子之间所组成和排列的架构,配合四维空间中的动力而产生各自不同的作用和形态。

在三维空间中能量和物质是可以互相转换的,但只能以一种形态存在;即不是物质就是能量,不是能量就是物质。而四维空间中可以物质即能量,能量即物质。

三维空间的能量只是四维空间中的各种作用和形态的能量之其中一种,配合三维空间的量子所组成的物质架构,产生不同的作用于而呈现不同形态。

能量和物质都可以通过量子架构的编写,配合动力而产生不同作用和形态。

动物和人时时刻刻都存在着情绪,只是大多个体的主观对于大多情绪不觉得,没有察觉。有一些个体对相当多的情绪有强烈感受和察觉,如强迫症患者因为极度焦虑而敏感,对相当多的情绪有强烈感受,但没有察觉和观察,又有极少一部分的强迫症患者在对情绪有强烈感受的基础上,会对情绪有所察觉和观察。

焦虑包括恐惧、愤怒、羞耻、悲伤、低落、单纯焦虑,这些警示性情绪从种类来说不存在其中一个种情绪一定比另一种情绪强烈或轻微,警示性情绪种类只是焦虑的不同面,不同类型。对于不同个体的心理结构和潜意识存在着在警示性情绪的个别类型上出现极度高值,如有些人很容易有强烈的恐惧感,有的人有强烈的羞耻感,有的人有强烈的愤怒感,有的人有强烈的悲伤感,有的人会有多种警示性情绪混合强烈。警示性情绪的情绪值高低不以警示性情绪种类决定,警示性情绪种类对于警示性情绪的情绪值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无论恐惧、愤怒、羞耻、悲伤、单纯焦虑,不存在在感受上警示性情绪种类间绝对的重量差别,只是因为个体的心理结构和潜意识不同作为前提,出现以其中一种或几种类型的警示性情绪来发作,又因为个体心理结构和潜意识上的不同在不同类型的警示性情绪上发作的情绪值不同,比如有的人恐惧值比愤怒值高,有的人羞耻值比悲伤值高,有的人愤怒值比羞耻值高,但在属性上都是焦虑,基本属性没有任何差别。如有的人恐惧值特别高,他就很难面对恐惧,但容易面对悲伤和羞耻;有的人愤怒值和羞耻值特别高,他就很难面对愤怒和羞耻,但容易面对恐惧和悲伤;有的人悲伤值和羞耻值特别高,就很难面对羞愧感,但容易面对愤怒和恐惧;容易面对的部分警示性情绪是因为部分警示性情绪的情绪值偏低作为前提条件。也会出现一种警示性情绪的情绪值过高而激起另一个警示性情绪,而被激起的警示性情绪的情绪值也过高,如一个人因为太恐惧而导致特别愤怒,有的人会对造成他恐惧的人和事情愤怒,有的人因为自己的恐惧对自己愤怒;有的人会因为过多的羞耻而特别愤怒,这就叫做恼羞成怒。对于每个人的认知层面不同,会出现不同认知层面的人将情绪投射到不同层面的载体,有的人投射给人,有的人投射给事情,有的人投射给物品,有的人投射给命运;投射的载体层面不同,出现的行为和态度也截然不同,对待情绪的时间和空间也很不一样。

警示性情绪:恐惧、悲伤、羞耻、悲伤、单纯焦虑(能动力),对抗警示性情绪进入焦虑;对抗焦虑进入纠结、强迫症或者抑郁症;对抗纠结、强迫和抑郁到达极端痛苦。对抗是一种本能,由深层记忆、潜意识、潜意识逻辑、心理结构配合而作用,即使没有配合,依然会本能的对抗。虽然是本能,但可以培养成新的习惯,不对抗情绪来面对情绪;先有警示性情绪,之后对抗情绪进入焦虑,再对抗焦虑进入神经官能症。

单纯焦虑:警示性能动力+快感,任何情绪都有能动力+快感。

快乐、幸福、惬意是奖励性能动力+快感

警示性能动力:肌肉紧张、感受紧张、生物能量窜动。

奖励性能动力:肌肉放松、肌肉高频运动、感受放松、生物能量高频运作。

感受情绪时对于肌肉、躯体、感受,没有一点抵触和对抗,生物能量、肌肉、躯体、感受,自然流动。

当重复行为出现和过去危险情景相似时,身体和潜意识会出现警告反应,如画面、痉挛到、焦虑、恐惧等。这种是潜意识警示,也警示强迫症思维、行为会带来危害而出现,但人本能处理警示性信息还是重复的检索、搜集信息和重复干预。因为警示性信息是根据相关性信息激发,潜意识只根据相关性来警示,人的主观只会根据相关性来宽泛的检索、搜集、干预,所以缺乏针对性和一定的逻辑性。如在强迫症发作,患者会出现警示信息,而患者对待警示信息的方法还是重复检索、搜集、干预,导致强迫症循环,这种检索、搜集、干预主要对于主题载体和行为思维过程还有内容,所以说潜意识会警示强迫症这个整体过程,但是面对警示性信息,又是盲目性检索、搜集相关信息和干预,这种方式以求存为基础,不具有针对性和合理逻辑,会盲目、宽泛的检索相关信息,也包括检索主题载体和强迫症发作时的检索、搜集、干预这个过程,这种特质导致进入反强迫。

长期压抑情绪导致情绪的积攒和极端化,并导致情绪的转换,这种转化只走向警示性情绪。比如压抑愤怒会有三个路径转换成恐惧:

一、担心(恐惧)发作愤怒具有破坏力而压抑愤怒,越压抑愤怒→愤怒越强烈→就越恐惧→越压抑愤怒→愤怒越强烈→更加恐惧。

二、压抑愤怒导致极度焦虑,极度焦虑导致应激性感知狭隘、同理心狭隘、认知狭隘,在行为和表现上会出现封闭、木纳、迟缓,但内心极为敏感,因而恐惧自己的形象受损和恐惧因为效率低下导致损失。

三、对情绪的压抑导致极度焦虑,极度焦虑直接以恐惧的方式发作(极度焦虑→敏感→容易恐惧、担心),对于情绪的压抑也会导致直接以其他的警示性情绪直接发作,如以愤怒、悲伤、羞耻的方式发作(极度焦虑→敏感→容易愤怒),但是相比较而言直接以恐惧的方式发作的几率,大大高于其他警示性情绪的方式,因为恐惧感是最能保证生存的警示性情绪,而生存是生命最重要的。

其他警示性情绪的互相转换机制相同。

对于奖励性情绪的压抑依然会导致以警示性情绪的方式发作,比如:一、担心太快乐、欢喜而带来损失而压抑,快乐越大恐惧越大,而形成惯性。二、因为担心和抵抗、压抑快乐成为习惯一旦有快乐情绪发生,就有恐惧和愤怒等警示性情绪发作,再压抑恐惧和愤怒而更加恐惧和愤怒。三、长期抵抗、压抑快乐和欢喜会导致情绪紊乱,在某一节点出现情绪过于兴奋,极端欢快,过后因为有恐惧、愤怒等警示性情绪的发作和因对抗和压抑警示性、奖励性情绪的习惯,情绪再压抑和累积,而出现极端焦虑——恐惧、愤怒、羞耻、悲伤的升级,机体会因为过度兴奋、对抗情绪、极端焦虑(极端的警示性情绪),出现疲惫感和沮丧感(沮丧感的存在是因为兴奋之后,压抑的悲伤、恐惧、羞耻感、愤怒感没有兴奋感的掩盖而涌现),加重焦虑。

当初期警示性情绪发作的时候,自我安慰、分析、自我开导、自我调节、自我说服、自我暗示等,这种些自我防御机制,起到的是隔离和忽视的作用,就是心理和机体有情绪的作用和感觉,但是意识上感觉还好,从而隔离了心理和机体的难受和焦虑,使情绪慢慢恢复到平常。但是这种防御机制只是在头脑中防御了感受上的焦虑没有到达认知上和意识上,这种对于焦虑的自我防御方式,使得警示性情绪积攒和累积起来,这是从情绪初期和意识层面、认知层面来看的。从初期阶段,看似积极的和有效的,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隔离和忽视使得焦虑在一点点的积攒起来,直到后来某一个节点再也无法压抑得住这些焦虑情绪,从而焦虑情绪成火山似的猛烈爆发,到达这个时期和层面,在用自我安慰、自我分析、自我开导、自我调节等方式来对待自己的焦虑情绪,就是错误的,因为这些方式无法控制了自己的极端焦虑情绪,反而因为自己这些操作无法成功而更加焦虑,也因为这些操作使自己停留在这种焦虑情绪之中越来越焦虑。在这个阶段,自我安慰、自我调节、自我开导、自我分析等防御机制,使自己进入越防御越焦虑的恶性循环。初级阶段,焦虑不是很严重的时候,能做到通过自我防御机制来忽视和隔离,形成了一种压抑,当因为长期的压抑形成极度的且持久性焦虑的时候,是无法忽视和隔离的了,再通过自我防御机制来抵抗焦虑的时候,焦虑只会更严重,从而形成了抑郁症、强迫症等神经症。当形成了强烈且持久性焦虑,正确的方式应该是疏通,而不是忽视、压抑、堵塞和隔离,就如同洪水一样,宜疏不宜堵,对待情绪要直面面对了,并且不要用那些自我防御机制来进行干涉,你越去干涉,你越去堵塞,情绪就越糟糕,就越焦虑,就越猛烈,只有用疏导排出、不干涉的方式,情绪洪流自然流通干净之后,情绪才会慢慢的恢复到正常,身心才会一步步的恢复到健康。

将以上文字整理成一篇关于强迫症的论文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