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关注营养以后,虽然如我上两篇文章说的有饮食强迫症,但同时也对每一口食物更加用心了。我发现,用心对待事物,认真感受每一餐,是解锁幸福大门的钥匙之一。
【一】食物背后的无穷味道
每一口的食物,都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恩赐,它带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吃本身,背后往往牵带着很多丰富的联想和记忆。
例如小时候家里经常做的菜,便会被深深刻入我们的记忆和基因里,让我们在潜意识中把它们与家、与温暖等同起来。于是此时的食物就被赋予一层新的意义了。相信每个人都可以举出无数的例子,如我家乡的白水角和粥,还有妈妈做的很多菜;也可以是某间餐馆的某道菜,只要背后有故事,日后在再次吃到时,心中的记忆也会再次被唤起,如小时候喝早茶经常吃到的流沙包,甚至是现在上班后在便利店吃的饭团,在Subway吃的三文治。有时候会突然很怀念以前吃过的某种食物,除了好吃,或许更多是一种对记忆的追寻吧。
除了记忆,一种食物,也可以让我们联想起某个景象。这似乎对想象力和味觉的敏感度要求更高,但有时只是一种直觉,可能也是与某种深层的记忆有关。例如对于我自己,吃着白萝卜很容易联想到冬天;芹菜汤那清新的味道很容易让我想到广阔的田野,想到春天;吃着冬瓜很容易让我联想到盛夏。加工程度越低的食物,越容易引发对景象的联想。它们背后天然的味道,能直接把我们与大自然联系起来,唤起体内深处某个潜在的情结,在身心引发一种奇妙的反应。有时候逛菜市场,看着五彩缤纷的瓜果蔬菜,也突然有一种「被治愈」的温暖感。
所以,于人类来说,食物除了填饱肚子,还有一个记忆携带和丰富感情的功能。当然,「忙」=「心」+「亡」,这里面的味道,要慢下来才会品味到。
【二】认真对待吃
最近发现,对于每一顿的食物,如果你对它从生产到送上餐桌的过程中参与得越多,对它的珍视程度会越高,幸福感也会越强。
拿我自己做例子,当这两个月都自己带饭以后,每天晚上到菜市场买菜、早上自己亲手接触食物和烹饪,然后提着便当袋去上班的感觉都很赞,中午吃着自己做的饭菜,会有一种「自给自足」的幸福感——无论好不好吃,这都是自己亲手做的啊。对比起以前点的外卖, 对于自己做的食物,会有一种踏实感,不用担心背后的卫生和过度调味的问题,最大程度地尝到了食物本身自然的味道。之前刚带饭的时候,我曾经纠结过自己做饭,与点外卖相比,究竟哪个成本更大,毕竟自己做饭要付出相当量的时间成本。但在这里,想到这种不能被量化的的幸福感,或许还是自己带饭的收益会更大。
唯有慢,唯有花心思和时间在食物里面,才会更好地体味到吃的乐趣。蒋勋在《生活十讲》里面说过
我觉得囫囵吞枣、大吃大喝,或是随手抓个汉堡往嘴里塞,都不够认真,这样吃不但吃不出食物的味道,也间接鼓励了生产食物的人,可以为了求快、求量,忽视质量,会用生长激素去缩短一只鸡的成长时间……如果你真的在意“吃”这件事,愿意去感受食物的新鲜度,愿意花费时间去了解一道食物从材料、处理到烹煮上桌的过程,甚至用很多道程序去料理一道食物,你才会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有机”。
越是认真对待食物,越会注重享受食物,享受把它们吞入口中的感觉,即使自己没有参与到生产和烹饪的过程。
但在现代的快节奏生活中,人们对于吃越来越马虎了。想想有多少人都是「手机拌饭」的:只要一到了吃饭时间,就一定要拿出手机或是平板,刷刷刷,吃饭只是次要——吃只是一个机械的动作,口里没食物了,继续往里塞就好了,大口咀嚼,三两下就把一顿搞定。我以前去学校饭堂吃饭特别有感觉:只要往四周一扫, 基本90%以上的人都是低头看着手机吃饭的,心思完全没放在当下的「吃」本身上。要是问「塞」进去的是什么、味道怎样、新鲜度如何、由什么构成的,大多肯定会说不知道吧。或许很多人会反驳说没办法,这么难吃的食物,只能用手机去「拌」。一方面可能的确是难吃吧,外面快餐对食物的过度加工,加上对速度的要求,食物本来就容易失去最自然的感觉;但另一方面,有时候所谓的「难吃」只是借口,更根本的是对待食物、乃至对待生活的态度,带着这样的态度,就算是山珍海味,估计也不能尝出个什么来。
丰衣足食的今天,食物的数量和可选种类比以前多了很多,餐馆也遍地而立,随时可以去外面大快朵颐一顿。可是人们对食物的感受力却因快节奏的生活变得越来越麻木了。或许是这个原因,我们才不断想要寻求新的味蕾刺激,但又很快厌倦。
食物,是解锁幸福生活的关键。背后的方法也很简单:慢下来,用心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