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2022.1.2

1、其实,养老院里也挺好


今天到老庙大街,喝喜堂弟刚子嫁女的回门酒。

首先看到了堂弟刚子的母亲,也是我的远房姨妈,86岁的姨妈,已不能正常行走,厚重的身体堆满了轮椅,满嘴牙齿掉的还剩2颗,她没有包上假牙,想来可能一是怕花钱,二是出行不便,子女就没有带她包假牙吧

姨妈见到我和四妹,有点伤感起来,因为看到我们,她就更想念我母亲和另外一个姨妈了(母亲和姨妈远在城里,很难见面)姨妈说:自己眼瞎耳聋,不想走到人前,而她的儿子非要接她到饭店来吃饭,让母亲见见亲朋好友,并且吃点饭店的喜宴饭,姨妈的另外意思是:儿子很孝顺。


她不停地问着我母亲的情况。人就是这样,喜欢关心同龄的人,我母亲像是她最后的亲人,因为她们才有共同语言。孩子们跟他有一定的代沟,说话没有共同语言了,她心里很是孤单。


养老院费用一个月1600元,她说费用有点贵,开始都是刚子出钱。姨妈眼见刚子也有很重的负担,就趁子女都在时,安排五个子女兑钱负担。

我们的上一辈人生活在穷困的年代,他们没有受到相应的教育,没有健康的身体,没有社保的保障,只有靠她的一群子女了。而子女们大都是艰难打工人,真是够艰难的了,好在姨妈的子女大都孝顺勤劳。

姨妈本想在养老院过年,她儿子刚子一定要接她回家过年,儿子是孝心一片,而姨妈却不情愿,这就是她儿子超出了自己的边界,用自以为的孝顺害姨妈心烦了。


姨妈悄悄地说:还是在养老院好呀!有人一块聊天,人家领导一天来能问候几遍;然而,在自己家里的话,侍候的子女总是很烦恼,不断地惹我生气。姨妈还说:我当初是死活不愿去养老院,现在发现还是养老院最好。

据了解,好多老年人根本不愿意去养老院,恐惧在那里会被欺负,就因为个别养老院的服务差,给老人形成了恐惧感。

比如我的母亲,就不愿去养老院,说是名声不好听,而且害怕养在老院被欺负。其实,我了解到的养老院,都有很好的条件。也难怪,一般人们都害怕改变现状,老年人更是害怕换地方生活。


2、遇见我儿时的伙伴

今天回老庙喝喜酒,很开心见到了儿时的玩伴景云。小时候,我俩总是像影子一样相伴,中年的景云口若悬河,逻辑清晰,谈笑风生,满脸的自信和阳光。

我一直夸赞她的能说会道。询问她为什么变得如此健谈,她说:以前我也是很怕说话,后来到了新疆推销,硬是逼出来的。不过,儿时的景云就自信满满,她家的兄弟姊妹全都是很自信的人,这应该跟基因有关吧?我想:景云的成长除了基因遗传,主要还是后天锻炼吧!

我们俩开心聊天,谈到了儿时的故事,多少个月朗星稀的夏夜,人们都敞门睡在屋子外面,大人们聊天,孩子们玩耍,景云、我和利军表妹丽君一起,总喜欢披个白色的被单,装作鬼神去吓唬大人们。

我说:为了躲避要饭的“乞丐娘”来找我们回家,我俩吓得躲到柴火垛里一整天不敢出来。

再大一点,我们一起上学,一起割草,在树影下玩石头子,一起下河游泳,一起跑几公里外的村庄看电影,那时一定会有不快乐的故事,但我们记住的都是美好画面。

人们习惯性记住过去的美好,而忘记其中的不开心,因为人有厌恶悲伤的情结,自然地摒弃了悲伤,而留下美好记忆。

有人说:怀旧是因为没有积累。然而,我们都已经不是儿时的那个简单的人,而是有了升级的大脑,景云虽然没有怎么上学,但她见识广博、思考有逻辑、沟通交流能力不是一般人能比。没怎么读书的景云,看起来比我这个大学毕业的人还要自信。人的很多能力,就是在人群之中,长期做事和社交所锻炼而成。

姨妈说,景云是经常回来看望老人的女儿,每逢家里有大事儿,她都第一个回来帮忙。孝顺老人自不必说,看起来,她和老家所有人都很熟悉,虽然远嫁千里,但她经常回乡照顾父母,开朗的她,自然和老家人打成了一片。

景云谈到她的二姐,平时外地打工,很少来看望父母,就算老爸病危的时候,电话催请也没回来。景云没有直接抱怨二姐,她很平淡地笑眯眯道:“二姐心大,她在全力以赴为子孙挣钱。”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景云是个乐天派,她没有抱怨的习惯,所以她能生活的自信满满、快乐无边。愿好人一生平安,愿景云永远幸福美满!

3、你连想改变别人的念头都不要有

今晚外甥晨子来我家,我们娘俩谈了半天。我劝他多读书、多写作,但是他很有主见,他说不一定看我说的书,学计算机不一定要写作。

我继续解释了读书写作有哪些好处,直到最后,他也没有太赞同我的观点,他说自己才上了大一就很忙,下学期课程更是满,如今的大学比高中还忙,根本没有时间做其他的事。

晨子没同意我的建议,要么我没有说清楚我的主题,要么就是他没有理解我说的内容,我是心里干着急没办法。我感觉,他总是看到问题的极端一面。

他听从学校老师的观点,本科的学习不需要那么精专,只要多涉猎范围就行,知道有那些事实存在就行。我说,要想扩大知识面,读书就是最好的方法,他说没有时间阿!

现在的他作业很多,都是做那些高难度推算题目。这些推算题练习,只是为了打本科的基础,增加知识广度吗?

我还是不认可,如今的大学教育模式,大批学生学习纯理论,不和实际结合的理论,会有多少用呢?

李笑来说:“学习不是目的,‘用起来’才是,因为价值只有通过创造才能实现。”

我们娘俩最终没有说到一块儿去,看来,我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说服他,我的水平还不够高。

荣格说:“你连想改变别人的念头都不要有。”

我还是先把自己做好,再去影响别人吧!


4、咱不能做人不知足

母亲摔跤需看护,我主动去陪伴,扔下受伤的老公,他不得不自己照顾自己了,我心里有点抱歉。我微信里告诉老公,今天我要和四妹一起,坐农工车回老家喝喜酒,老公热情主动地找朋友开车,和我们一起去回去了,喜酒主人堂弟看到我们来的人多,他的面子很好看,特别感动和自豪。

老公先看望了我母亲,送去新锅和水壶,又买了两个大柚子,还给了钱。而他自己的手和腿都是在受伤疼痛中。老公的表现让我感激涕零,他自己受伤还总是勤快做家务,对我的事情总是很关心。

前天安分局打电话联系我,几年前的民间存款牵涉了案件,叫我前去做笔录,我一听公安局找我,吓得一下子六神无主。

我立即想起自己的安全靠山——老公,紧张地给他打电话,老公立即说:“不用害怕,你又没犯法,就是存个钱,利息又不高,如实的说也会没事儿。别着急,我找个熟人问一下,尽量不要你前去,天太冷了。如果一定要去,就找个熟人陪你进去吧”。

唉!每到关键时刻,都要靠我的老公,好一个温暖的港湾,我以前竟一直看不到他的好,盯着鸡毛蒜皮事儿,只看到自己的付出、看不到他的奉献。

老公的软肋就是他的爸妈,他很孝顺负责,这也是一种好品格。不过,娘婆二家的事,他都主动操心,只是他爸妈的事偏向了而已。

就因为这个,我总是抱怨,他爸妈的事情都让我辛苦包圆了。其实,他也让弟兄五家做了分工,只是我相对做的多了些。相比之下,他对我的贡献,远远超出了我的那些付出阿!

为了将来不再抱怨,我最好记住今天的感叹!公婆之事何足挂齿,主动包干也不为过;而且还要把公婆当成自己的父母看。想想老公的付出多,怎么能一再不知足,那我又是一个什么人呢?咱不能呀!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活随笔20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