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情作死,朱元璋被逼迫无奈,将76岁李善长满门抄斩

李善长是洪武二十三年被满门抄斩的,此时距离胡惟庸案已经过去十年了,所以以胡惟庸党羽诛杀李善长家族,只是借口罢了。李善长被杀,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自己,我们从几个方面来看。

胡惟庸谋反案,免于株连

李善长应该是洪武十年左右卸任相位,致仕田园的,他走后,胡惟庸成为了左丞相。在胡惟庸的升迁之路上,李善长多有推荐,胡惟庸也经常把李善长当作恩师,不论是隐退前还是隐退后,他们的来往比较密切。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以谋反罪被诛杀,因为朱元璋对待下属的勋贵十分严厉,经常责骂他们严苛百姓,所以很多人都被胡惟庸挑唆收买,所以此案牵扯了很多的勋贵势力。但是作为和胡惟庸关系极为密切的李善长,朱元璋却没有牵连,甚至是和胡惟庸儿女亲家的李存义父子都没有牵连。

要说朱元璋这时候有杀李善长的心思吗?我认为是没有的,因为这是多好的机会啊,都不用太找理由,没有李善长,哪有胡惟庸的丞相之位啊。甚至是洪武十八年,有人告发李存义父子是胡惟庸党羽,朱元璋也没有进行处罚。而朱元璋为什么这样呢,不符合传统的认识啊,其实老朱并没有那么好杀的,牵连的胡惟庸案的勋贵,基本都是罪行累累的,而他不杀李善长,也存有告诫和示恩的意思,警告李善长,看看你来往的都是什么人,以后就老实呆者吧,别犯糊涂,同时免除兄弟李存义的罪过,告诉李善长,咱老朱不是不念你的好,咱心里有本帐,都记着了。

李善长的不知君恩,消磨了朱元璋的好感

朱元璋也并非是什么刻薄寡恩的人,他对和他并肩作战的战友兄弟也是很有感情的,比如徐达、汤和,还有后来加入的常遇春等人都是比较有感情的,当然伴君如虎,也不能一味将感情,存身之道也是要有的。这有感情的群里,李善长也是有位置的,但是这个李善长不太会做人啊。

洪武四年,李善长因病辞官归隐的时候,朱元璋对他赏赐极为丰厚,赏赐宅院、土地、护卫仪仗、甚至守坟的护卫都赏赐了,荣宠至极了。但是洪武九年,朱元璋把女儿嫁给了李善长的儿子李祺,不巧的是婚后不久,朱元璋就病了,有十余日都没有上朝了,李善长都不曾进行过问候,甚至作为女婿的李祺也没有去看望问候过老丈人,这人情也是单薄的可以了,虽然李善长因此获罪,被削减了俸禄,但是这不得不说的令极为注重儿女亲情的朱元璋寒心啊。

洪武十八年,李善长又一次作死了,有人向朱元璋告密,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父子和胡惟庸谋反有关系,朱元璋看在李善长的面子上,下诏免罪。老朱这姿态摆得够可以了吧,结果什么意思,老李你的表态了吧,可是李善长无动于衷的,并不上书奏谢,把老朱气的,这时候开始这感情就淡下来了。

屡次护短,朱元璋忍无可忍

李善长这个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待人刻薄,却又极为护短,这在很多时候不是坏事,但在发生了胡惟庸案的洪武朝这就是大事了,朝廷成你家开的了,你要干什么,得罪人的事都是我们老朱家的,好人好事都是你们李家的,是不是,这无疑在朱元璋本就已经绷紧的神经上刺激了一下,所以,决定借着胡惟庸案诛杀李善长。

朱元璋后期逐渐将朝政交给太子朱标处理后,他最担心的一件事就是勋贵勾连,尾大不掉,成为国朝的祸患。但是,李善长这个人老是犯糊涂,最爱干的事就是保人,这不是往枪口上撞吗,第一次因为保亲信李彬,和刘伯温干了起来,最后刘伯温被胡惟庸毒杀,这个是朱元璋可是没有忘记的。最后一次,又是想保一个亲戚丁斌,因为是胡惟庸的部署,因为受牵连被发配边疆,李善长又跳出来请求赦免,这老头子,真是改不了了。你保了那么多人以后到底的记着你的好呢,还是记着皇帝的好呢?简直拎不清啊!

这一次彻底激怒了朱元璋,决定将李善长满门抄斩,因为丁斌审问出李存义父子与胡惟庸勾结的事情,供出胡惟庸联系李善长,李善长纵容谋反的事情,最后决定处死李善长全家。因为胡惟庸案的爆发,朱元璋对勋贵势力十分的忌惮,担心对后来的继承人不理,所以从胡惟庸案开始,一直在着手清楚淮西勋贵对朝堂的影响力,这时候他需要的是能好好听话,愿意交出全力的好勋贵,但是大部分人好像不明白这一点,尤其是李善长,老是添麻烦,最后酿成大祸。

其实说实话,朱元璋知道李善长没有参与谋反吗,肯定知道,这件事从李善长死后,王国用的奏章中就能看到,王国用为李善长辩解,朱元璋并没有怪罪,说明默认了王国用说的话。那说明以胡惟庸案杀李善长只是一个借口,这十年间,李善长的所作所为,让朱元璋动了杀心。洪武二十三年的时候,李善长去向汤和借三百护卫修宅院的时候,汤和就曾经劝告他收敛一点,不要老给皇帝添麻烦,李善长却依然不改,一而再再而三地激怒朱元璋,这不是自己作死了吗?位极人臣,是要有存身之道的,这一点徐达和汤和都有,但是李善长没有,所以被全家诛杀!

你可能感兴趣的:(无情作死,朱元璋被逼迫无奈,将76岁李善长满门抄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