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这本书,安顿你的心

许倬云先生的一生,是困难的一生。

他生而残疾,长于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后来因为内战背井离乡去了台湾,再后来漂洋过海去往美国,一生病残,笔耕不辍,写下了《万古江河》、《中国文化等精神》、《历史大脉络》、《中国古代社会史记》《汉代农业》等作品。

他的知识与思想,有着令人震惊的开阔性,横跨在新旧、东西两个世界间,充满了感召力和生命力。

因此,他在九十多岁、基本已经瘫痪的情况下,写下的这本《往里走,安顿自己》,值得细细品读。

他要“尽其在我”,将剩下的一点点经验传给别人。因为别人很少有类似的经历,包括身体上的痛苦。但这种痛苦让许倬云先生对人生产生了一定的态度和看法。

这些态度和看法里,有他的人生智慧,值得我们一读再读,反复学习。

一、如何往里走

许倬云先生说,“往里走”就是将我们的观察、感受投射到内心最深处,进行认真的思考。由此我们得到什么样的新的理解、新的教训,立刻就能从行为上反映出来。

我们的日常生活里的许多事物,包括声音、颜色、别人跟我们谈话的内容、报纸上的消息,都是一股一股地打到我们心里。如果马虎过去了,就等于是走马观花,我们的心对这些事物没有感知。

人生如果只到这个地步的话,我们对事物思考的深度就不够,反省的能力自然也就不够,甚至连提升自己的可能性都没有了。如此情景之下,再有用的信息对我们也产生不了刺激和影响。

所以许先生说,人过日子,听、看、想的时候,要往里头去思考,将观察的结果吸收、内化为自己的观念、行为,这是“往里走”的本义。

二、如何安顿自己

有了不同的目标之后,每个人的内心要怎么充实呢?

许倬云先生说,靠输入素材,特别是有关生活意义的素材,充实自己的内心。

多看文学作品,多读好的诗词歌赋,多听好的音乐,多看别人讨论生活意义的文章。要专注要钻研,而不是通过刷短视频的方式来走马观花。

文学作品、诗词歌赋、音乐戏剧电影等艺术,帮助我们开阔视野,让我们明白,在我们自己逼仄的生活之外,还有更加广阔的世界和更加丰富的人间。

苏东坡一辈子起起落落,得宠、被逐,被人恭维过,也被人唾骂过,但他依然守持了内心的宁静,依然自得其乐,因为他安顿好了自己的心。

安顿自己更要紧的是,在欲望达不到的时候,你必须知道:人不可能所有欲望都达到,每个人都有抓不到的云,都有做不到的梦。

三、给年轻人的建议

许先生说,在你二三十岁的时候,要寻找自我,不要糟蹋它。

第一,不要被欲望糟蹋;

第二,不要被自怜糟蹋。

保持你的完整,不屈服、不腐化、不猥琐。

你是顶天立地的人,世界因你的存在而改变,因你的不在而缺憾。

虽然已经九十多岁了,但许先生的思想还没有定型。

他随时准备面对新的问题,随时准备用新的思考方式去处理问题。

他不会总是用同一套思考方式处理过去一直面临的问题,他会尝试新的角度,每天学一些新的东西,每天对过去的思考方式产生一些质疑。

这种习惯值得所有人学习。

四、关于爱情

许先生说,他心里一直存着界限:必定要有一个女孩子,能识人于牝牡骊黄之外,就像伯乐识马,她得看见另一面的我,不是外面的我,而我也看得见这个人,如果有这种心理上的自然条件,我会打开心门的。

这个女子就是他的太太孙曼丽,两人结婚五十多年,依然情深意笃,越来越懂彼此,越来越心心相惜,是百分百互相信任的好朋友、好伴侣。

孙曼丽说,婚姻这个事情很不简单,你必须尊重他,你才爱他

我跟他在一起,我像照镜子,看到他的努力,我想我必须要自己站起来,树立自己的性格,然后可以跟他平衡。

在《十三邀》中,许倬云说,“我伤残之人,要能够自己不败,不馁......全世界人类曾经走过的路,都算我走过的路。

许先生以一生的行动,向我们示范了一个人如何在艰难困苦中自处,如何与命定的种种不幸抗争或相融,修己以安人。

即使到了人生最倒霉的时候,我们也不要气馁,反而要振作、积极应对,像许先生一样,扛过了最艰难的阶段,就会完整地走完“否极泰来”这个过程。

我们要像他一样,向内挖掘自己,安顿好自己的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翻开这本书,安顿你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