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把孩子养成了这个样子?

我怎么把孩子养成了这个样子

这是个很戳心的问题,代表着自我怀疑,也代表着孩子状态不好,我的状态也不好。

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老公专注事业,对家庭教育很少参与。我之前从事幼儿教育多年,好强,努力。我爱看书,爱运动,对一切新的事物充满好奇。

我从来没想过,在养育孩子这个问题中,我会陷入困局。

01 孩子生活习惯不好,不够独立

早上六点半,起床。简单洗漱后,一边听书,一边做早饭。

七点,叫醒。开窗,乐乐皱起眉头。开灯,闹闹把头蒙进被子里。我说:“起床咯!”孩子们没有任何反应。

七点零五分,我又叫,他们哼哼了一声。我伸手拍拍乐乐的手臂,怕拍闹闹的屁股。乐乐说困,我再睡三分钟。闹闹怒了:“不要叫我,烦死了!”

七点十分,我又叫,并把他们衣服拿好放在枕边。乐乐说:“妈妈我手臂很酸,你帮我敲一下好吗,敲一下我就起来。”我耐着性子给她敲,这孩子周末训练跆拳道,肌肉疼痛。闹闹开始皱眉,慢慢醒过来。

七点二十分,我提高音量,再不起来要迟到啦!并且把乐乐拉起来,把衣服递给她。闹闹一脸不开心地坐起来,慢吞吞穿衣服。

七点二十五,乐乐脱OK镜,闹闹整理书包。乐乐又用了10分钟梳头,她强迫症一般要把头发压得服服帖帖。几次梳不好不好就开始发脾气。我去帮忙,我觉得已经梳得很好了,结果她又解开重新梳。

我大声说:“如果你再在头发上纠结就迟到了。头发梳得再光,没人会注意到,但如果迟到,全班同学都会看着你,还会给班级扣分,你衡量一下,快点好吗?”她也大声说:“我不管,我就要梳好!”

闹闹这两天早上起来都会发会脾气,哭哭啼啼理好书包。踢了一下凳子泄愤。我没理他,按照经验,这个时候我去和他说话他也不会理。到楼下吃早饭时他心情稍微好点。

七点四十,下楼吃早饭。早饭是粥、炒蛋和面包。我给他们把筷子,水杯放进书包。乐乐说她的英语还没背好,不会背,不懂意思。我昨天陪她背过,又讲了一遍给她听。

七点五十,出门上学。

这就是早上的时间,短短50分钟,我好几次想发火。可以说从睁眼到出门,他们就是在我的提醒和催促下完成的。想想就丧气。什么时候他们可以自己定闹钟醒来,自己主动看好时间,起床洗漱吃饭,好好出门呢?


02 不爱学习,把学习当做痛苦的事

周日晚上两人经常心情不好,因为明天又要上学了。有时候闹闹还会哭,说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这么快,明天又是难熬的一天。

每天放学回来写作业也是个漫长的时间。这个学期她们俩放学回来后都不会马上写作业,会发泄似的玩手机,吃好晚饭才会开始写。我曾要求他们一回来就写。闹闹大声反抗:“我在学校里写了一天,回家继续写,我会写死的。我要玩,我要玩够了再写!”

闹闹真的很不爱学习,每次玩够了吃好了也就6点半了。他不情不愿坐在书桌前,把家校本翻开来,能对着他发呆呆很久。我要问好几次先做什么呢,他才会慢吞吞拿出第一样。更麻烦的是,写不到五分钟,他通常就会开始发火,就算是很简单不用动脑筋的抄写作业,他都会觉得异常困难。

昨天也是,写了一会数学,也不让我教,他就把笔一扔,说这个数学有病,就走了。要过很久,再慢吞吞回来。语文的阅读作业,通常都要我教才会。他不会自己静下心来看书。

乐乐相对来说独立一些,但是遇到困难就会逃避。所有的作业都是被动完成,应付完成就好,不会多考虑一点,不会多做一步。她说现在数学和英语听不懂。以前的数学都是我教的,昨天她自己用作业帮查。我随她去了,毕竟对她目前来说,独立比学习更重要。

我内心一直相信,他们俩是哪根筋没有转过来,才会不爱学习,总有一天,他们会体会到学习的妙处。就像我们小时候,不都是从被逼着学到后来开窍主动学吗?到现在我都保持着学习的习惯,我的孩子不至于一点都不被我影响吧!

03 谁让你要生我?

有时候,我和孩子们相看两厌。可能这一年,我全职在家,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太长了。他们对我,又依赖又嫌弃。我对他们其实也一样。我们没有找到好好相处的合适距离。

记得有一次和乐乐因为学习的事情吵架,她大声对我喊:“你生了我,自己没把我养好,我学习不好你们又怪我。”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温和开明的母亲,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没有执念。乐乐的话让我反思,很多时候,我们说的和想的、做的是两回事。而孩子和我母女连心,能够感知到我的真实想法,甚至可以感知到我的潜意识。

我真的对孩子们没有要求吗?我真的不期待他们表现优异给我带来荣耀吗?我真的接纳他们不够优秀吗?不,我甚至是有点强求的。乐乐敏锐地感觉到了这一点,所以她的反抗特别激烈。她顶嘴,情绪化,无非是对我的这些行为的反抗。

有几次,我万般沮丧地说,什么时候我才能够不操心,才能真正过自己的日子呢?乐乐会说:“谁让你要生我,你生我的时候问过我了吗?”就这样,我们陷入死循环。

写在最后 

我今天在开了这个“陪你们走过青春期”的专辑,并且在和博客上同步更新,可能我是希望记录下现在的困顿,通过记录和思考寻求突破。

我既希望别人看见,又希望别人不要看见,也许育儿的路是孤单的,也是需要同伴的。

《去情绪化管教》里有一句话:请相信我,你并不孤单,很多家庭都会出现同样的育儿难题。

我不知道身边的人会不会遇到,但我觉得,我的问题或许比很多人都严重。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怎么把孩子养成了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