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i酱被骂上热搜的背后,是互联网让人变刻薄了吗?我忽然懂了

虽papi酱生娃事件的热度,已经停息。

可网络舆论的攻击力是一直存在的,并且留下的伤害,也从未弥补过。

是【互联网】,让人们变得刻薄了吗?

如果在现实中认识的话,对方还会这样说话吗?

相对于面对面交谈,大家在网络上的表现是完全不同。

因为在网上,大家会感觉网络能保护自己,同时隐藏身份,所以大家会畅所欲言。

甚至可能会说出一些刻薄话,或做出一些刻薄事,或是吐槽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在网上,只要每人轻轻吐出一句,就会引起舆论山倒,像海潮般,猛扑打着那位被选中的人儿,一浪接一浪,仿佛没有停息的时候,直到新的目标出现,这股浪潮才渐渐散去——

可为何,在网络上,人就会随意的对别人评头论足?

研究者把这种现象称为【网络去抑制效应】

其中分为【恶性去抑制效应】

会使你在网上表现得比现实中要刻薄,让网络充满了敌意。

同时也有【良性去抑制效应】

人们会比平时更放得开、更喜欢分享,这便创造了积极正面的网络氛围。

凡事都有两面性,网络不是坏的,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只是既成就了你我,也伤及了无辜。

其中有三个特征,影响着【网络去抑制效应】

1 匿名性

我们在网上都是匿名聊天,这意味对方不知道我们是谁,长什么样,是什么人。

尤其是论坛或社交软件上,除了粗言秽语,基本等于你想说什么都可以。

也因此,我们很少会担忧话语背后带来的影响,就可能会说出一些“奇怪”的话。

但另一方面,也能让人吐槽觉得很烦的事情。


2 时间滞后性

当我们在网络和社交媒体上进行评价时,对方不会立马收到信息,也不会立马回应。

等收到评论后,滞后的时间能让我们,说些更冲动的话。

我们可能只是吐槽,然后拍屁股走人,不去担心会有任何后果。

不过,滞后时间也能给予我们更多思考时间,去停下来思考怎么回复别人。


3 缺少非语言暗示

在网上聊天,你不能读到对方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说话腔调,偏偏这些非语言都会传达出很大的信息,来让你感知到对方的感受。

当将一切感知抹去,只剩下冷冰冰的对话框时,人会情不自禁的打出内心最深处的话语,甚至那些一闪而过的念头…

不过我需要补充的是,【网络去抑制效应】并不是使我们在网上表现方式不一样的唯一原因,也随着你的性格、生活经历等等的方面所导致——

相信这些情况,大家或多或少见过,也可能曾经就经历过。

网络其实很好,可以带着我们走向世界更多的角落,让你见识到更多,缩短信息差,带动社会经济,触发更多的就业机会,还能营造更大的幸福感,帮助更多边缘群体,还有很多很多——

更希望的是,能看到更多正面的网络环境。

就比如,有人在网上敞开心扉说一些私事,期间能获得大家的支持与认同,或说出自己无法跟身边人倾诉的心事,能获取到陌生人的安慰。

愿大家都能被温柔以待。

很想知道你们在网上经历过什么难忘的事情,在评论区告诉我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papi酱被骂上热搜的背后,是互联网让人变刻薄了吗?我忽然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