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睡“早起”第三天

2019年6月3号,是我计划早睡早起的第三天。很高兴的是,这次,我做到了“早睡”,而“早起”只坚持了二十分钟……

昨天晚上,临睡前,我听了早起成长营发起者格格主题为《如何每年读一百本书》的分享。因为早先一直在关注另一个读书达人warfalcon战隼,所以也了解不少关于读书的方法论,故而我对这场讲座其实并没有特别的期待。

但睡前听了一下,还是有几点触动我的:

首先,关于“读书读了就忘,感觉读和没读基本无区别”的问题,格格的意见是,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将书籍中的知识思维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转变成行动。那么,最根本的核心就是——行动。读了书,要去根据书中的内容作出生活中的改变,而不是,读了就读了,行动是关键。这一点,以前我也听过,但是这次她给出了一个“升级、革新思维”的观点,蛮触动我的。我们大脑中很多的观念,可能来自于童年生活、成长环境各方面的影响,它不知不觉成为我们的一部分。因为我们已经习惯这种思维,很多时候可能意识不到问题的存在,而通过阅读书籍,倾听他人的观点,我们再去审视自己的观念,可能会发现“长在我脑海里的,不一定是对的”。

其次,关于“读书如过眼烟云”的问题,她是通过做笔记,写读后感,隔段时间再去重温书籍这三种方法解决的,我觉得是挺有用的。尤其是写读后感这一条,是我一直想要做,而从未认真去做过的,有必要借鉴。

另外很值得学习的是,她分享的思路,非常清晰,很有条例,而且情绪饱满。我希望自己有一天也可以做到这样。

听完讲座之后,我又刷了一下,主要是想看看我新写的内容有多少阅读。结果,阅读还是为0,哪怕我已经投稿到成长营里了。难免失望了一下。

但与此同时,我看到又有几篇新的投稿在小组里,发现自己其实也并没有点开那些投稿,忽然就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是书写记录的必要,这是为了锻炼自己的思维,同时也是在记录自己的生活,这本身就是件私人的事情,我们没有必要去管别人在不在乎。书写,是为了自己。从这一个观点出发,我忽然就明白了尼采所说的“少阅读、多思考”,一个多世纪以前,在粗制滥造的文字尚未遍布世界以前,尚且如此,那在如今这个“人人都是作家”的网络世界,更应如此。减少浏览,多多思考,多多关注自己的生活,这才是我生活的核心。

我们不否认人们能够创造出伟大的作品,但这毕竟是少数,人们大多在记录庸常的生活。我自己如此,别人的文字也是如此。

而那些爆款文、热点文,不可否认,它们非常符合大众的情绪,但绝大数创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迎合大众。那里面,并没有真正的知识。所以还是少读微妙。

这也是偶然一次和“安晨樱”交流的一点启发,当时我告诉她说,把她公众号里的内容都看完了时,她回复说现在的我很像以前的她,看到别人写的内容,都会按图索骥查看很多相关的内容,但现在她不会这样做了,因为这样沉浸式的阅读会影响到她自己去写作一些东西。当时我尚不完全理解她所说的话,可当我看到里无处不在的文字时,忽然就明白了。

另外,每次我打开,它都会根据我之前的搜索和浏览内容,给我推荐相应的热点文,这让我非常非常讨厌。我们原本在APP里随心所欲的探索和兴趣,如今变成了狭窄的私人精准定制推送,好像我尝过几次蛋糕之后,它永远要给我端来甜食以及相应的含糖饮料。可我只是尝了一下啊,这不代表我只喜欢这次,我的胃,永远保持着对未知的食物的好奇……

最后要说的是,我在成长营的投稿里发现了一个和我类似的小伙伴,对一些事情存在困惑和不满,甚至因为这些困难,而失去了对自己价值的认知……我非常理解那种感受,有些我在自己身上看不到,可忽然在别人那里,我一下子明白了,我们一部分的落后,并不能否认我们全部的价值。我们依然可以认真生活,认真吃饭,认真爱着自己,认真记录每一步。

生而为人,多么辛苦,又多么幸福。


树与夏天

你可能感兴趣的:(早睡“早起”第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