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有巢氏,在安徽省立国,国家直到春秋时期才被灭亡

华夏时间线:上古卷

风云人物:有巢氏


(全文5800字,请耐心阅读)

在没有学会用火、没有学会盖房子之前,我们的祖先是以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活着的,这个时代就在传说中的有巢氏之前。

《路史》用了四个字来评价上古时代,叫作“人固多难”,这四个字现在听起来非常普通,可是放到人类的野蛮时代可以说是字字千斤。

随着华夏文明的发展,人类渐渐地自命为天地之灵、万物之主,可是在文明出现以前的野蛮时期,人跟动物看起来没什么区别,唯一有区别的就是人类没有厚厚的毛皮、没有凌厉的爪牙。

文明的象征之一就是对大地原貌的规模化改变,人类的文明进程极大地挤压了其他的动物的生存空间,但是在进入文明之前,人类在其他动物眼中看起来就有些单薄脆弱乃至可怜。

城市化进程推进到如斯地步,我们在生活中已经看不到大型动物了,曾经我们的祖先在它们面前瑟瑟发抖的狮子、大象、野牛,现在很多都已经关进动物园,变成了“保护动物”。

生活在有巢氏荫庇下的先民,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想到,有一天,他们的子子孙孙能强大到可以保护大象、保护老虎、保护鳄鱼......还有一些巨型的动物如剑齿虎、猛犸象,已经在我们走向文明的过程中,一不小心灭绝了。

要知道,这些不可一世的大家伙们,曾经都和我们光着腚的先民一起生活在丛林里。还是中国人的老祖宗说得好:“谁笑到最后,谁才是最后的赢家”,这些话都是从深林中实践总结出来的,都是茹毛饮血、带毛生吃猪肉熬出来的经验。

用郭德纲的话说,十个说相声的,最后熬死了九个,剩下的那一个就是艺术家。这话在普通人听来透着股奇怪,但是从野蛮竞争的丛林中走过来的人是大有感慨的,看来郭德纲也是生吃过猪肉的。

什么是丛林生活?

和飞禽走兽生活在一起,不懂耕种,又不懂用火,运气好的话,合伙干掉一只野兽能吃顿带毛生肉,还能给自己做件“皮衣”驱寒;运气不好的话就只能光着腚,只能采点野草、野果子填饱肚子。(宋代胡宏《皇王大纪》)

我们给动物分类的时候,根据进食习惯分为草食、肉食、杂食,草食动物是因为消化不了肉,肉食动物是因为草太难吃,杂食动物纯粹就是因为吃口肉不容易。你看看农村养的中华田园犬,别说吃肉了,有点剩菜吃就乐得够呛,我们家以前养过一条狗逼急了连苹果都吃。

所以,杂食动物的进食习惯很多都是因为在竞争的过程中捕猎太难,要不然,对于吃肉的动物来说,哪个不知道肉好吃呀,正是因为肉不是那么容易吃到的,这才不得不改改口味,吃口草、吃口菜、吃口野果子,填饱肚子活下去才能去找肉。

说到杂食动物,人类就是最杂的杂食动物,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草窠儿里蹦的、树上长的,没有什么是不能吃的,尤其是学会了使用火之后,就更加一发而不可收拾了。发明了厨艺之后,就走火入魔了......

这就是丛林竞争的结果,现在很多人对古人的丛林生活又开始感兴趣了,所以有很多所谓的丛林探险节目,但无不是全副武装的带好各种现代化工具。如果让你光着腚拿着棍子去原始丛林探险,你试试?

现在的原始森林比有巢氏那会儿和谐多了,很多很凶的大家伙都不容易见到了,就算是这样,恐怕你也不会像电视节目里面那么潇洒了吧。

设身处地想一想,在数十万年前的原始丛林里,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飞禽走肉,到处都是肉肉,你都想吃。可是,比你大的你打不过,比你小的你追不上,天上飞得你够不着,你不吃草不吃野果子你吃什么?吃大象?

那个时候大象是可以吃的,但是,毕竟不容易吃到不是。所以,人变成了很杂很杂的杂食动物。其实没有必要那么远,想想历朝历代的那些灾荒年头就行了,易子而食,哪个朝代的史书里都有记载。人快饿死的时候,别说树皮草根了,就算吃土活下去也要吃,清朝时候吃观音土胀死的记载也是屡见不鲜。

正因为在捕猎上的劣势,人类从很久远以前就开始跟各种有机物质打交道,只要能吃的都想办法吃,甚至连有毒的都能吃,后来的神农氏尝百草讲的就是这个故事。因为长时间跟万物打交道,所以才有了中医这门国粹,有毒的可以变成没毒的,明明有毒却可以治病救命,这都是有出处的。

除了吃的问题,还有住的问题。

丛林里的动物,只要不是在食物链的顶端,都要有一个蔽体睡觉的地方。鸟儿天生就会在树上筑巢,就连耗子生下来就知道怎么打洞,这样能保证自己更好地生存下去。

可是人呢?没有老鼠的爪子钢牙,长得又这么大,挖个洞都困难。所以,在有巢氏之前的人类,基本上都是住在天然的洞穴里(三国吴项竣《始学篇》),然后慢慢地扩充改造,很长时间以后才学会了自己挖洞,近代考古发现了很多远古人类遗址,基本上都是在很大的洞穴里。

因为人类在丛林中战斗力很弱,所以不得不群居,因为是群居,所以就必须要很大的洞穴才能安身。可是哪里有那么多天然的洞穴,所以总有几个倒霉没地方住的,晚上睡着了,第二天就不知道进哪个野兽的肚子里了。

没有地方住是非常危险的,生命时刻受到威胁,搞不好就会变得像李逵一样,出去接个水的工夫,回来老娘就只剩下一条大腿了,想想是多么的恐怖。这种事情是时有发生的,《韩非子》说,上古的时候,野兽比人的数量要多得多。

住所对人类是很重要的,它的主要用处有两个:第一个是安全,有一个蔽体抵御外敌的地方;第二个是避寒暑,夏天要避暑,冬天要避寒,华夏历史上黄帝始制衣裳,有巢氏以前很多人还是披着兽皮光着腚的。

这两个用途到现在还是最重要的,古代说一个地方治安好,叫作“夜不闭户”,可深林里的狮子老虎是不跟你讲治安的。

所以,华夏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圣人——有巢氏,有巢氏的传说完全是人类形象,已经脱离了“三皇”那种龙身马首的形象。顾名思义,有巢氏最大的贡献就是教会了人类建筑住所,传说中这个住所的名字就叫“巢”,也有文献叫“窠”(见《皇王大纪》)。

项竣《始学篇》说:“有圣人教之巢居,号大巢氏”,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巢呢?提到巢我们很自然地能想到鸟巢,你看巢这个字,“果”字上面一个好像鸟窝的符号,似乎指的也正是鸟巢。

难道有巢氏真的住在树上吗?还真有这样的记载,《庄子•盗跖》说:

“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食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

这是说,有巢氏居民早上就摘栗子吃,晚上就睡在树上,这倒是一个很理想的生活方式,不过想想这个画面都有些难以理解——一群披着兽皮光着腚的早期人类,像猴子一样呆在树上生活,这倒是证明了达尔文的进化论。

但庄周的说法并非孤立,《皇王大纪》也有“暮栖木上”的记载,这就让人殊为疑惑。

一群人是怎样一起生活在树上的?

《路史》有巢氏条说,人茹毛饮血而有争夺之心,所以就用树枝木棍打仗,一群人在树上打仗是一种什么画面?

又说,有巢氏民冬天住在洞里,夏天住在巢里,有秫秸类植物当褥子,如果巢真的在树上,那得多大的巢才能放得下这一床一床的褥子?

所以,我对此持严重的怀疑态度。

《庄子》中的“木”字指的会不会不是树呢?《路史》说“有巢氏作楼木而巢”,《韩非子》、《资治通鉴外纪》说“构木为巢”,郑玄注《礼记》说:“暑则聚薪居其上也”。这些记载都告诉我们,有巢氏是用木头作巢,而不是在树上作巢。

现在南方偏远地区还有一种建筑,是用木头搭建起来的,楼下养牲口、放杂物,楼上住人,我不知道这个在南方叫什么名字,但是这个应该就是所谓的“构木为巢”。《始学篇》说:“今南方人巢居,北方人穴居,古之遗俗也”,可见三国时候这个东西还被称作“巢”。

所以,“构木为巢”的正确解释应该是,用木头建一个类似鸟巢的建筑而不是在树上建一个鸟巢一样的住所。

因此,有巢氏并不是住在树上的。

只不过,一开始的巢肯定是很简陋,像郑玄说的那样,“聚薪居其上”而已。郑玄是汉朝时的通儒,见多识广,他说的话我们是应该相信的。

有了固定的住所之后,就有了防御外敌的能力,也可以很好地提高族群之间的凝聚力。需要出门狩猎的时候,就集体出门狩猎,妇孺老人在家里守着,这叫作“进可攻,退可守”。

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

中国古代的政治是圣人政治,家赖长子,国赖贤君,因为这一个变革,使某一个部落领先于天下,这个变革者就被称作“大巢氏”或者“有巢氏”,这个部落的居民就就被成为“有巢之民”,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这群家伙是家的人了。

有家的人当然让人羡慕,所以有巢氏的变革就引来了别的族群的学习,所以有巢氏得以“王天下”。有人说有巢氏王天下百余年,也有人说有巢氏王天下百余代,这个事情现在已经闹不清了。(刘恕《资治通鉴外纪》)

不过,有巢氏的这个王天下应该是有水分的。史书上记载,第一个王天下的人是燧人氏,又被称为燧皇,而有巢氏在燧人氏之前,自然不应该王天下。当然了,皇甫谧认为有巢氏当在女娲氏之后,那么有巢氏王天下是可能的。

但即便如此,这个王跟后来的王是没有可比性的。无非是巢这个东西普遍了以后,人类族群就可以远离丛林定居,一群人在一个地方定居就像是一个村子,有村子必然要有个村长,有巢氏就是这个村长。

后来巢这个最新科技普遍传播,好多村子都成了“巢”村,渐渐地形成了一个镇子,这个时候自然要推举一个镇长,掌握核心科技的有巢氏顺利成章的成了镇长,就这么个“王天下”。后来最新的科技变成了使用火,这个镇长就变成燧人氏了。

不过,我们绝对不能小瞧有巢氏,有巢氏对于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了一个重要的作用,所以现在有人称他为“中华文明之祖”。而且,有巢氏自技术变革后的若干年后,其影响力和势力范围也得到了很大的扩展。

那么,有巢氏发源于哪里呢?

三国时吴人项竣说,南方人居巢,北方人营窟,这是上古传下来的习俗,这也符合北方干燥、南方潮湿的地理常识。

那么,有巢氏自然应该是发源于南方,南方哪里呢?

安徽。

准确地说,应该是长江下游安徽的巢湖流域。安徽有个巢湖县,秦朝以前叫作南巢,秦朝以后改名为居巢,也叫居鄛,楚汉争霸时的范增就是这里的人,这个地方现在归合肥市代管。

南巢这个地方,在历史上很早就有记载,最早出现是在夏朝。《尚书•仲虺之诰》有载:

“成汤放桀于南巢,惟有惭德。”

是说成汤打败了夏朝最后一任国君桀之后,把他流放到了南巢这个地方。当然也有说法,说成败在鸣条打败了桀,最后桀逃到了鸣条,这里的南巢国应该就是有巢氏的后裔。

《周书》中有“巢伯来巢”一语,《竹书纪年》载:“武王十三年,巢伯来宾”,说的应该就是这件事,这说明周朝的时候,南巢地区的有巢氏后裔已经是一个伯爵封国了。

《春秋》里面也记了一件事情,说:“楚人围巢”,在周朝后期群雄迭起,巢国已经变成了一个小国,附属于安徽地区的另一个小国——舒国。

透过这些文字记载,我们可以大概地窥探到有巢氏发展变迁的轨迹。据《遁甲开山图》载:

“石楼山在琅琊,昔有巢氏治此山南。”

是说有巢氏曾经把治所放到琅琊石楼山,历史上叫琅琊的地方有好几个,在安徽潞州市就有一个琅琊,但这个琅琊是唐朝时才改的名字,显然不是有巢氏所在的琅琊。

古琅琊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在山东青岛的黄岛区,这里的琅琊最早见之于《山海经.海内东经》:“琅琊台在渤海间,琅琊之东”,秦始皇东巡到的就是这个地方。

另一个是在江苏连云港,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后,曾经迁都到这里,以后的越国七代国君在这里经营了二百多年,现在这里还有越国都城的遗址,非常壮观。

我好像在哪里看到过,有巢氏的一支前往山东。也就是说,有巢氏兴起之后,在南巢地区形成了巢国一直延续到了周朝末年,还有一支北上到了山东青岛的琅琊附近。但是从距离上来讲,到江苏连云港似乎也说得过去,我手头没有资料,这个问题只能暂时存疑了,好在山东和江苏离得不远。

(不过,有巢氏后裔——尧帝时的巢父,据说是葬在了山东聊城,这个也许可以作为一个辅助证据。)

近代考古在巢湖流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让我们可以大致梳理有巢氏的兴衰。

1973年,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陶店公社大陈村在一个叫汪家山的地方放炮打眼儿,突然炸开了尘封已久的洞穴,洞穴里有很多奇形怪状的骨头化石,大家都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地方。

这件事情传开以后,有一个中医就说这是中药里的“龙骨”,可以治病的,所以很多村民就去洞里取“龙骨”。后来这个洞顶部坍塌了下来,大家也就都不再去了,这个事情算是告一段落。

1980年,政府开始正式发掘这个山洞,至今为止发掘出了15件古人类化石,其中还包括一件完整的头盖骨化石,这也是国内古人类遗址的发掘当中发现的最完整的头盖骨化石。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粗糙简陋的骨器和火烧的骨片、灰迹等遗迹。

此外,还发现了50多种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化石,其中包括北方的剑齿虎、肿骨鹿、巨河狸、棕熊等,还有南方的大熊猫、剑齿象,以及华东地区特有的四不像和扬子鳄等。

在发现的头骨上面,专家还发现了有人为暴力伤害所留下的痕迹。

这处遗址被命名为和县猿人遗址,年代鉴定显示,其生存年代距离现在至少30万年以上。

1982年,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县银屏镇又发掘出了一处古人类遗迹,同样是在一个山洞当中,同样发现了人类化石和各种动物化石。专家将这处遗址定名为银山智人遗址,经过鉴定,其生存年代至少在20万年以上。

两处遗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发现的山洞都在远离地面的半山腰上。

从以上两处古人类遗址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推论:

早在30多万年前,巢湖流域就有古人类生活,那个时候人类的生存环境很差,跟许多大型的动物野兽杂处,而且人类之间也有争斗。为了躲避这些风险,古人类就居住在远离地面的洞穴之中。

以上的推论跟历史记载的十分吻合,唯一不太相符的,可能人类用火的时间比历史记载中的要早很多。以上这段推论的描述,很明显是在我们历史上的有巢氏之前。

有巢氏之前巢湖流域的人类是穴居的,后来有巢氏发明了巢居,渐渐地形成了大的部落,有巢氏也因此而“王天下”。1987年开始发掘的安徽马鞍山市凌家堆遗址,据现在大概有5300多年的时间,发掘面积160多万平方米,其文明程度已经进入了相当高的程度。

按照时间推算,其年代应该是在夏朝以前,这说明在夏朝以前,巢湖流域已经形成了大的群落甚至是国家,而且拥有相当高的文明程度。在此前后,有巢氏后裔有一支北迁,治所在古琅琊。

传说中的巢父,离这个时期应该不会太远。

成汤伐桀,桀逃到了南巢,被南巢国接纳,这里后来还有夏桀的遗迹。《江南通志》载:“桀王城在巢县卧牛山之阴,书所谓南巢也”,南巢国在商朝时被封为伯爵国。

商朝传到了纣王之后,周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巢伯听闻后就前往朝见。

到了周末春秋时期,巢国已经变成了一个夹在吴楚之间的小国,依附于舒国生存,最后被吴国灭掉。

有巢氏的历史自此落幕。

后记

写了两天整,脑瓜子嗡嗡的。

梳理华夏五千年历史时间线,喜欢历史的,点个关注,就可以看到我最新的文章了。

文|王玄陵

你可能感兴趣的:(传说中的有巢氏,在安徽省立国,国家直到春秋时期才被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