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思维》听书笔记

作者斯科特佩奇

经验的抽象集合,比如万有引力定律或者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不是把知识的定义换个表示吗?

有一个模型来理解世界根本不够,要想理解真实世界,需要多模型思维。

比如牛顿的物理学定律。

厨子多了煮坏汤。

模型适用的场景不一样。

23组思维模型,所有模型加起来将近100种。

打开了一扇走近模型思维的大门。

多模型思维首先是一种意识。其次才是能力。

时刻提醒自己,自己是不是在用多模型思维。

多模型思维的意识。

一、抛弃习惯经验,利用多模型进行思维的状态。

大概一百多年前,美国人从东部移居到西部居住。森林大火经常发生,林业局夫规定所有火情一旦发生,必须立即扑灭。

先扑灭一堆小火灾,再来一场束手无策的大火。

为什么扑灭大火之后,要想发生大型火灾,需要两个条件,一要有大风,二要有燃料。

扑灭小型火灾,会让干枯的树枝作为燃料留下来。

原来东部的森林,气候潮湿,树枝不会成为燃料。西部干燥,树枝全部成为燃料。所以东、西部的美国情况不同,美国人把这个现象定义为森林大火现象。

数据,客观数据。

信息

知识,特定知识就是模型。

四是智慧,在多个模型作出选择切换的意识,从传统火灾模型转换到新型的火灾模型。

第一流智慧的体现就是同时掌握多种模型,并且根据情况切换。

逻辑化

所有模型都是不全面的,任何单一模型没办解释世界,真理就是若干独立谎言的交集。

场景变了,模型也要跟着变。根据环境,抛弃固有模式,进行不断转变的意识。

二、正态分布(常态公布)和幂率分布。

第一、正态分布,让我们设计公交车上的扶手高度,我们设计一种不高不矮的高度就符合正态分布。

幂率分布是平均值的优势消失了,网络大V占据了绝大多数流量。森林大火的预防就是密率分布。

身高,张三的身高影响不到李四,就是正态分布。

森林大火和财富存在关联分布,这就是幂率分布。

隧道模型,各顾各的,谁也不妨碍谁。真到了施工就会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每个环节环环相扣。

假如你早早意识到是幂率模型,你就会提前做到各方的沟通。

第二、夏普利模型,假如一个公司是做贸易的,必须同时和西班牙人和美国人沟通。

假如这个人同时精通西班牙语和法语和英语,那他的工资应该是多少?

这个团队多你一个人,到底会怎么样?

团队一个人时,你贡献的价值,第二人的价值?第三个人的价值?

这就是夏普利模型,另一个第一人入职,首先在会法语的人入职后,在西班牙人入职后,在会英语的人入职。他在团队里有多大的不可替代性?所以那个懂三门语言的员工,他的工资应该是八千。

第三、网络模型,把人群看成一张网,假设在一个城市里爆发了病毒,有一种特效药,有限,应该给谁用这些药呢?

把人群看成网,把人看成节点,按照网络模型,应该把药给这些节点上的人。不管是扩散还是关注模型,就是网络模型。

我们到底应该怎么看待模型?怎么建立自己的多横型思维?

很多时候,我们做了很多,却没有成功,其实可能是自己用错了模型。很多时候,模型比方法更重要,假如方法正确,但是没有做成,很可能是模型用错了。我们就要思考用什么样的模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模型思维》听书笔记)